新闻频道行业新闻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政策性农险为民撑起保护伞

发布时间:2013-05-08 09:21:02    作者:苏洁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3月1日起,《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总结农业保险发展的实践经验,侧重于保护投保农户的利益,针对农业保险业务的特点,对农业保险合同和农业保险业务经营规则作了相关规定,对服务“三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受到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

     自3月1日起,《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对于农业保险的一系列政策将有法可依,同时,国家将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比如,《条例》规定,将对农业保险给予保险费补贴,对农业保险经营依法给予税收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投保农业保险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此举的实施将真正使农民受益。

     那么,《农业保险条例》实施后,对于农民有何影响?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农业保险示范省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几个县区。

     4月的苏北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走在乡间的小路边,油菜花正开得繁盛,远远望去,一片金黄。作为苏北农业保险示范城市之一,连云港农业资源丰厚,种植业以水稻、小麦、油菜、蔬菜、花木、旱杂粮为主,其中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70%以上。

     据气象资料显示:该市平均每7年发生两次自然灾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17年间,就发生4次大的涝灾;仅2002年8月30日的洪涝灾害,就造成全市种植业、花木业、养殖业、水产业损失达25.08亿元,农民人均损失786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自然灾害后的广大农民,深切盼望着农业保险支撑起化解灾害风险的“保护伞”。

     记者了解到,2007年7月,连云港市正式启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6年多来,在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人保财险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覆盖了全市80多个乡镇,保障品种由2个发展到9个,保费规模从3740万元提升到2012年的1.8亿元,风险保障额度也从7.2亿元达到2012年的134亿元,其中累计承保:240万户次水稻1114万亩、284万户次小麦1508万亩、49万户次玉米148万亩、3016户次44万亩蔬菜大棚、36万户次89万头能繁母猪以及45万只家禽、1982头奶牛。

     为了完善保费补贴政策,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全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预算安排力度,预算安排资金从2007年的21.5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97.06亿元,年均增长45.8%,5年多来,仅连云港市的农民享受财政保费补贴累计超过5.1亿元,农业保险分散农业生产风险的作用日益凸显。

     “6.25元钱就能保一亩小麦,万一遇到灾害天气,就能获得保险公司500元的赔偿。”家住连云港市灌南县长茂镇70岁的大妈在田间播种时向记者说道。令记者感到诧异的是,这位大妈能够清晰地说出保险金额和所缴保费。而对于承保细节,人保财险连云港市分公司副总经理张霄鹏表示,农民所缴的6.25元钱只是应缴保费的25%,还有18.75元是政府补贴的,而对于此,很多农民朋友不清楚,还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政策性保险的宣传力度。

     令人欣慰的是,应缴保费中大部分来自于政府补贴,农民只需很少一部分保费即可享受保险公司对于灾害等风险所给予的赔付,这也要得益于《农业保险条例》的出台。

     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的温氏集团种猪选育有限公司,在全县有6个种猪选育基地,生猪存栏量超过15万头,目前是江苏省内最大的种猪企业。“我们从2007年开始参加保险,不算政府的保费补贴,每年光企业要缴的育肥猪和种猪保费,都在30万元左右。”该公司总经理李荣刚介绍说,从全国来看,养猪企业最大的亏损就是生猪死亡,不论管理和防疫工作做得多好,总是会有一定的死亡率。

     “还好这几年我们没有遇到大的疫情,保险公司平均每年给我们的保险赔款在80万元左右。只要一出险,一打电话,畜牧兽医站和人保财险公司都会过来联合查勘,10天左右就能拿到保险赔款。” 李荣刚说,“用这些赔款购买饲料和疫苗,就可以扩大再生产,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在他看来,对养猪企业来说,政策性保险就是正常年景能保本,重大疫情之后能有保障。

     东海县农委专家段祥茂介绍说,东海县属于生猪养殖大县,全县生猪存栏100头以上的养殖企业有1000多家。由于饲料价格上涨和猪肉价格下降等因素,现在生猪养殖企业的日子过得比较艰难,多亏还有政策性保险、能繁母猪补助这些国家政策,降低了企业的负担,给养殖企业撑起了腰杆。“现在企业参保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不用像以前那样需要我们做动员工作了。”段祥茂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