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行业新闻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保险应做“有价值”的公益

——访万通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劲

发布时间:2013-12-13 09:03:29    作者:苍翯    来源:

本报记者 苍翯

李劲,万通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基金会中心网执行理事。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北京大学政治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专业硕士,曾分别在国际计划组织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工作。2009年1月,受万通董事长冯仑邀请加入万通公益基金会。

万通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是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致力于环保、节能、教育、社会扶贫等公益领域的交流、宣传、研究、资助及相关公益事业,由独立的理事会治理和专职团队运作。近日,《中国保险报》记者采访了负责人李劲。

记者: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基金会的概况?企业与公益有哪些关系呢?

李劲:中国的捐赠者和基金会的发起人,从掌握资金到捐出资金做社会事业,时间是很短的,因此财富积累是不够的。我们国家现在整个基金会资产总额大概在140亿到160亿美元,美国Hewlett基金会一家就80亿美元的资产,如果两个Hewlett基金会,就会超过我国整个基金会的资产总额。

现在有很多非公募基金会包括企业基金会可能是在外部的压力下捐钱,企业是要捐钱的,特别是大的企业,公众会说这么大的企业不捐赠像话吗?其实公益环境就是这样的。每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同,因此,我希望企业不要做一锤子买卖的生意,而是要回到长期利益下,形成战略化、机制化。在不伤害底线的同时,把基金会公益发展的高度提升。

记者:公益与慈善有区别吗?您如何看待“公益营销”?

李劲:有些人站在道德高地,说一些事情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他们对公益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是片面地去理解偶尔发生的特殊事件。很难有人搞清公益与慈善的区分,我认可同行说的一句话:慈善是富人对穷人的安排。所有被捐赠者其实是被慈善,被公益。因此,我认为,慈善公益应当将人群区分开来,慈善是一种非社会非市场的行为。对于一些质疑,我们可以利用“三分法”,民间、政府、市场。用“三分法”去判断,得到建立、推广、市场的融合,这三边应当相互支持,了解动机的判断后,再去下结论。

其实我们做公益的人很多时候缺乏尊严感,就是小打小闹、成果也弄不清楚,有很多的质疑、有很多挫折感。我跟我的同事说,你如果没有挫折感没有经历痛苦的话,你不要说你在做公益,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入门。

记者:您对保险业了解的多吗?如何看待将慈善公益引入保险?又如何去实现有效公益呢?

李劲:我自己在5年前就购买了一份保险,每年都在续交,对于保险业的各种产品不是特别了解,但我觉得保险与公益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都需要有信誉,信誉第一。很多时候,好心不一定能办好事,怎么做不要紧,如果以公益性质为代价,用各种方式寻求回报,那就得不偿失了。保险业有其特殊性,我认为可以用保险知识去服务各类弱势人群。其实给他们捐赠保险产品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应该去告诉他们如何才能做到健康生活,管理好风险。

对于有效公益,举个例子,儿童长期健康成长也有个社会成效问题,现在国内已经有几个公益机构组成了有效公益的讨论组,专门讨论什么样的公益是有效的,他们可能还要评估机构的绩效,机构的长期作用是什么。很多人停留在公益就是献爱心、基金会就是给钱这样肤浅的认识上,没有人认识到,其实公益的成果是可以评价的,而且是应该评价的。要做到从透明公益到有效公益的发展。

保险业,我认为可以做“有价值”的公益,去增加人的福利,不能有消极的思想,认为是不得已为之,要把价值扩大。爱心是极其宝贵的东西,我们只有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一块,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去帮助弱势人群,才能成功。

有效公益是机构有效,但是机构的核心业务是项目,核心业务好了机构才能更加有效,更能有效推动社会进步。公益行业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大家都会看表面的东西。规模有多大、你筹钱能力怎么样、花钱能力怎么样,这是表面的东西,接下来必然是说,做得怎么样、为什么存在,是否真的实现了存在的原因,公益机构是要被问责的。

记者:万通基金会的前景和发展思路是怎样的?

李劲:万通基金会现在主要做的是生态社区模型,但是光有模子不行,还需要把它做出来。就像是你去做一双鞋,如果只做出了一个鞋模子,那没有用,只有做出千百万双鞋,穿在人脚上才是成功。看起来我们基金会是做社区生态,与建筑、投资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我们的精神本质是一样的。万通的核心价值是“守正出奇”,我的理解是要走正道,但是要有创新。我们以基金会的规范来做事情这就是守正,同时我们尝试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就是出奇,我们要引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