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行业新闻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互联网与大数据为个性化服务奠定基础

——中国第八届保险业管理信息化高峰论坛▪信息技术应用交流圆桌论坛

发布时间:2014-03-27 09:25:02    作者:王薇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编者按:

3月20日,在中国第八届保险业管理信息化高峰论坛信息技术应用交流圆桌论坛上,参会代表就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保险业的影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对IT及IT部门在保险业中的角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版编辑整理了代表的精彩观点与读者分享。

信息技术圆桌论坛上,与会代表就保险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史方舟/摄

互联网帮我们把“长尾”做好

许振辉:人民人寿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我们一直在讲互联网,互联网最重要的主体是什么,就是客户,客户体验、客户数量、客户规模。宏观地看,保险深度和广度应该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是我们在这两个指标上做得都不是特别理想。尤其这几年,我们这个行业都在往理财产品转的时候,我感觉真正保险行业的本位,就是我保险行业到底给客户提供什么,有一点走偏了,有往理财方向走,反而在保障方面有一点缺失。

我们原来的销售模式都遵循“二八定律”,但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长尾理论”,“二”后面的“八”给我们带来的实际上才是互联网最优势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要扩大或者加深保险广度和深度非常重要的一块。所以我想,希望互联网能够帮我们把这个“长尾”做好,让保险深度、广度做得符合我们的预期和理想。

今天大家讲了很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培育客户、IT和公司整体运行的关系,等等。大家考虑了这么多,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IT怎么助推保险业改革再腾飞,或者说IT怎么引领业务。《IT经理世界》讲到,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有着本质的差别。所谓金融互联网,本质是金融企业,它的决策跟互联网是不一样的,互联网企业经营的根本两点,一个是技术,一个就是客户,恰恰在我们金融企业是不够的。但是IT对我们企业的经营决策确实有很大的关系。在这方面怎么提升IT的地位或者作用,一个关键是我们也要有互联网的思维。

从串联到并联

赵桂芳:阳光产险再保险部总经理

IT技术的推动对保险业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这几年保险公司开始逐步应用IT技术来影响公司的业务流程和模式,提升管理的平台。10多年的变化,从零到现在可以跟国际上比较接近、接轨,迅猛发展,这里面有着IT行业所有的同仁,还有优秀的管理者们,他们的远见卓识,才有快速发展的保险业的今天。

今天讲到了很多的解决方案,我们是通过大数据的挖掘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典型案例的分享,来达到事先或者叫预防,降低整个社会的风险成本,这才是保险业真正的价值和功能所在。

以前,保险的提供商多数是一种串联的方式,就是客户来投保,我要核保,再到理赔,都是一个串联的,一个节点一个节点下去,才能做好客户的服务。我们现在借助互联网,提供了更多并联的可能,这种方式的便捷和透明,我想在思维方式上真的是一种改变。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来讲,保险的需求是越来越大。现在经济结构要转型,对保险的需求在加大,我们的保险业还是有很多的功课要去做。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支付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但产品的个性化能力是不足的,我们给客户解决方案的能力是不足的,这是保险业的同仁应该更多努力的方向。

互联网金融的三个阶段

单建洪:泰康资产互联网技术支持部负责人

看到余额宝的成功案例,我自己把互联网金融的整个发展也定了三个阶段:

第一,金融产品的标的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是货币基金。它只是在渠道层面有一些创新,用户渠道方面,大家通过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可以很方便地购买这些产品。

第二,达到个性化的用户服务。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自己的风险偏好的设计,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根据自己的现状和收入情况做一些个性化的定制。我看国外很多都达到了这个阶段。未来保险行业能够达到金融标的资产是个性化的。随着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定价和精算都可以用统计学的大样转到精确化的设计方面,根据每个人做一个定价的依据,这是比传统产品的优势。

第三,为什么大家觉得互联网金融看起来技术层面没有什么创新,但是整个社会一下子变得这么热,改变这么多?还是跟生态环境有关。生态环境有三个要素,人、物、微观的环境。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形成了,人变得越来越鲜活,以前是B2C,有了东西卖给人,现在这种生态环境生成之后就变成B2B,未来再发展下去的话,有人说保险公司会消亡,因为保险会回归它的本质,未来一个社区的形成,大家一人掏10块钱就形成一个社区,然后发生风险我们会给他做赔偿。这是未来保险行业发展的趋势。

互联网金融拼的还是眼球

穆参天:正德人寿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

互联网金融,我个人的体会是,大家都是贴钱赚吆喝,无论是7%的收益率,还是嘀嘀快的之争,基本上大家都是拼一个吸引眼球。

目前的保险确实不好干,保障类的产品不好卖。营销人员上门服务推销保障类的产品都卖不出去,不要说互联网金融直接让人家主动购买了。目前新的技术确实是可能会带来一些契机,包括物联网,大数据这些东西。我觉得作为我们IT最好的方式确实是能够主动去接受一些更新的东西,努力把它用于公司层面,这是挺重要的一个事情。

保险业需要互联网思维

赖安徽:东吴人寿信息技术部运维经理

现在都在讲移动互联网,这确实是一个趋势,嘀嘀快的,这些软件为什么这么疯狂的砸钱,说到底是一个入口的问题,谁掌握了入口谁离用户是最近的,离用户最近得到的信息最多,你采集到的数据会越准确。然而,对保险这块,掌握最多数据的可能恰恰不是保险公司,而是互联网公司。比如像淘宝,它后台可以把一个人分析得非常细致,包括长期购买行为,喜欢的类型,我觉得它对这些数据的采集,包括产品的制定,都是有很大帮助的。现在的情况就是无论通过PC端还是移动端的数据采集,包括物联网的兴起,大家都在争夺一个入口,就是家庭终端,在这一两年之内肯定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它不仅仅可以了解到你个人的信息,其实通过移动终端可以了解到你家庭的情况,你购买了一些什么样的家具,包括你房子的一些情况,这些对财险都是有很好帮助的。移动互联网对保险不应该是一个挑战,而应该是一个机遇。

对保险行业来说,其实必须要跟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公司紧密的合作,因为他们确实是有这样的,他们整个公司架构,包括思维,他们都是建立在整个移动互联网思维下的。就像小米公司,他们在手机的红海当中,能在一两年之内做得这么大,不是说它技术有多牛,也不是说它产品有多牛,恰恰就是他们利用了互联网思维。保险行业这块,我们一直都在讲移动互联网,但我们做的这些移动互联网的APP到底有多少用户在用,用完之后到底有多少好的反馈,通过我自己的试用来说,跟互联网化确实相差太远了。

培育好市场才能分蛋糕

李志勇:中融人寿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大家谈到保险业的技术应用,更多的是讲保险怎么利用这些技术挣钱,如利用大数据从市场上分析用户挣钱。我有另外一个观点:云计算、大数据更多的应该是培育市场,只有把市场做大才能分蛋糕,所以我觉得保险应该从娃娃抓起,应该从教育起步。

另外大家学互联网金融也好,金融互联网也好,一个焦点就是向互联网学什么。包括领导都在想怎么通过互联网把公司做大,怎么样做更多的利益。其实互联网在起步的时候往往是烧钱的,往往是培育市场的。比如像腾讯,现在做得很大,但它刚开始的时候QQ是免费的。我们的免费保险也有,但都是一些对个人的,没有太大价值的,有价值的保险能不能免费,这是值得思考的点。

先管好公司内部数据

王自杰:华夏人寿信息管理中心副总经理

我们确实要把数据作为公司的资产,不纯粹是从大数据的角度,而是从公司战略经营的角度。如果不上升到这点,外部的数据、内部的数据,我们自己的数据都搞不清楚,就没有办法提大数据。因此,第一,把数据作为资产进行管理,上升到公司的高度。第二,数据处理过程中严把数据质量关,把它作为资产的话,最终数据处理、收集都要进行一定的把握。第三,数据有了,要保存好,下一步做分析。

现在移动互联网非常热,我觉得关键是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方式给整个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以前很多不能做的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去开展很多的业务。但是如果要把这些移动互联网的业务都放开,对我们后端的技术架构平台就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可能云计算的方式是我们做移动互联网要借助的。余额宝后面运行的是1500台服务器,它租的是阿里云。如果保险公司也要推出这样的业务,我们是自己去建这些技术架构,还是采用云租用的方式,确实需要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

保险要体现自己的价值

粟涛:新华保险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助理

从国际上来讲,互联网方面,特别是数据这快,包括欧美还是初级阶段。实际一点的方式,就是线上解决客户对保险的认知和教育的问题,线下增加业务员,解决实际的成交和交易的。

互联网确实营销模式是不一样,它是吸引眼球的代表,它第一个是吸引眼球,然后培育客户,慢慢把客户变现,不管腾讯还是余额宝都是这样的模式,这个钱的投入是很大的。但保险是必须有一个可预期的回报才会做,这跟互联网很不一样。

我们不能被这个热潮冲昏了头脑。国外的保险走在我们的前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怎么突出自己的价值,就是从保障入手,结合服务管理,再有就是养老配套,能够体现你的价值,这样才能在整个价值链当中发挥我们保险行业的投入和回报。

网上更多的是和第三方渠道合作,这也是需要的,但更多的是我们通过服务去打通,形成自己的圈子,自己的生态。

公司层面的认知很重要

冯健:中再资产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大数据是对认知领域的拓宽。移动互联,认知范围的拓展,实际上是价值空间的拓展。现在谈得比较热的就是新兴感知、普适计算。你的感官做了延伸、想象做了延伸,这样带来的变革才叫“技术创新助推保险业变革”。保险怎么变革?一个是管理变革,一个是思想意识的变革,技术不变革是推不起来了。

结合自身的工作,互联网也好,技术开发也好,创新也好,整个公司层面的认知度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谈自身工作的时候,要结合公司的实际,和业务部门通过认知协同推进,让技术变革带来公司的收益增长,我们才真正做到不光是保险业,还有保险公司的整个变革,甚至再次腾飞。

我们整个企业的技术变革和模式的变革,还停留在买产品的阶段,这样带给后面整合的难度就会很大。所以,从统一的架构设计,开源的技术应用,还有一些新模式,和业务部门达成的共识等等这些都非常的重要。

大数据的应用受大环境影响

王洋:安华农险运筹与系统研究所部门总经理

最近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上面,我们也有一些想法。我们去年推出了一个叫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跟原来的标的不一样,指数也不一样。猪肉的销售价格和粮食价格比较,一旦超过一个阈值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定下来,只要你在互联网上想要买就可以买,这个产品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产品。

我关注我们圈内的泰康人寿,在微信里推出了“微互助”形式的防癌保险,这是非常创新的方式,就是大家替对方来买,在微信里面,我加一块钱,你加一块钱,最后用大家的钱对这个人形成了保障。

这里面也可以看到一个问题,我朋友在做车联网,车联网里面可以收集到驾车人的所有驾车的习惯,行驶的路程,包括一些其他的信息。这些信息我现在觉得安全的保障还不够,试问大家是不是愿意把自己每天的日程安排,行车的信息公布给一个不足够取信的第三方的服务公司,这在中国目前的诚信环境下还有一段路走,大数据的应用还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IT后台如何支持前端

马连敏:太保系统应用部副总经理

为了支持前端的处理,我们后端的平台必须要处理好四方面的压力。

第一,系统、用户能级升级的压力。这个压力一定要能够应对得了才能扩展很多互联网方面的运作模式。

第二,由于IT的外延不断延伸带来的业务架构、系统架构的优化压力。以前看起来跟业务完全不搭界的东西,现在都要不断地加载到核心的业务系统上面,这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架构来支持新的功能、新的应用,同时核心平台仍然能够保持继续高效的运作,不至于瘫痪掉,或者在哪个方面锁掉,这样才能支撑外延的拓展。

第三,业务数据质量压力。我们保险公司数据库里面记载保险业务的数据其实80%的仍然是交易数据。历史数据的质量问题要解决,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设计规划,要不断地治理历史数据来提升数据的质量,才能支撑拓展新的业务端口和新的模式。

第四,对IT全流程的梳理和优化的压力。IT长期充当一个救火队的角色,哪里有问题就上去扑灭,但这个火种甚至是IT和业务一同埋下。然而,现在很有必要回头看一下IT的管理流程是不是完善,在IT技术突飞猛进的情况下,在业务系统上的、流程上的疏漏可能会给公司带来灭顶之灾,所以有必要梳理一下IT,特别是IT和业务接口流程上的衔接点、检查点,要细化这些检查点,把更科学的管理控制制定出来。

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变

李可:中金数据业务连续性服务中心副总经理

大家都在谈大数据,究竟什么是大数据?大到什么程度才叫大数据?我认为适量的数据就是大数据。适量的数据就是足够你把产品推销给你的客户,这就是适量的。现在电子化的社会,我的生活记录都会在社会里面留下痕迹,比如医院里面的记录,社交的记录。一个第三方销售员,他会分析用户,给用户所谓定制的产品。

作为IT行业的从业人员,大数据的来临是真的能够让我们从后台走上前台,这是我们的机遇。以前,保险公司的IT部门往往被定义为成本中心,在老板眼里你就是花钱的,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我相信大家都在用网银,网银不是业务的变革,是技术的变革,网银最早的技术模式不是业务部门提出的,是IT部门提出的,就是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开发的IT系统不只是他在用,还卖给别人用,现在工商银行的开发中心已经变成了利润中心了。我接触到的一个城市商业银行,就把开发中心从哈尔滨搬到北京,我问为什么?他说我这个开发中心不要做成本中心,要做利润中心。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我相信保险公司会将技术部门开发成为利润部门,不会让这些部门经理一开会都是说你今年又是花了多少钱。我希望通过这些会,能让我们从被动变成主动,从后台搬到前台。

把价值转移给用户

童良发:阳光保险信息技术服务中心运营部总经理

技术在影响业务的时候,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今天说的无论是大数据,还是互联网,你说它还是新技术吗?它不是新技术。像大数据挖掘,我们电销里面也用,数据你说没有效果也有效果,但是到底有多大的效果谁也不知道,这跟我们的数据有关系,跟我们积累的有关系。

保险行业在互联网里面能干什么?作为一个渠道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渠道真的占的你销售量百分之多少,可能不会超过10%。真正火的就是互联网金融,余额宝,一下子一天多少个亿,这跟互联网影响力肯定有关系,但是你想一下,7%、8%的收益率,你在银保渠道里面是不是也能卖得很火,用户看到的是你的价值在哪儿。余额宝真正的价值在哪儿?它是把银行里面一些潜规则,我们存的活期可能没有利息,但是余额宝里面就有4%,余额宝是真的把价值转移到用户头上去了,这是它最成功的地方。

保险在互联网里面怎么发展,我们公司在这方面非常重视,董事长定义我们为互联网公司,就是觉得互联网一定会影响金融行业,但是怎么影响,将来影响成什么样子,其实我们都是在拭目以待的。

如何持续挖掘使用大数据

詹强:大地保险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

现在大数据已经进入了冷静期,冷静期就是真的要做一些事情了。怎么做呢?我从大地保险的角度来看要解决三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我们到底有多少资源。论规模比不上产险前三家,论数据源我们比不上第三方。我们到底能挖多少东西,我们到底有多少资源可挖,我们是买资源还是挖?电商将来也是我们服务的渠道,我们到底是利用类似的云服务还是共享服务,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

第二,我们自己准备好没有。当大家感觉到真是需要IT的东西了,我们也感觉到IT真的能够做一些事情了,但是我们自己准备好了没有,我们业务人员准备好了没有,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第三,我们要清楚地看到,或者我们应该跟业务部门认真的讲,我们挖出来的数据干什么用,做什么用,能用吗?这是很重要的问题,这是能持续化使用、推进大数据的观点。我认为挖一次数据很容易,持续地挖、持续地用真不容易,一定要想好怎么用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是买方市场

胡玉欣:长安责任保险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我跟大家分享三点。

第一,互联网金融。长安保险也做了一些尝试,也做了爱情保险,现在被互联网金融评为百强的品牌,也算是对互联网金融的初步试水。

我理解互联网金融是一个买方市场,是用户说了算。操作方便性和产品的理解性要强,本身保险产品不好理解,我们就要把产品尽量碎片化。营销包装上要吸引眼球,比如我们现在有爱情保险,还有我们推出了摇号险,还有泰康做的求关爱,对整个保险行业的触动是很大的。

第二,互联网金融跟个性化和差异化分不开。我们现在保险和车险,可以有一些个人因素的考虑。比如租车,租了几个小时,我们也可以给他提供一些保险,是针对驾驶员的保险。要想做到这些,IT支持是很关键的一方面。比如,基础设施架构上是不是能满足要求,能力和设备上能不能支持快速发展的要求,产品能不能快速的定制,跟第三方渠道能不能快速的对接,都是对我们IT的考验。

第三,IT的发展阶段和IT的定位问题。我们经常认为IT是技术部门,随着发展我们认为我们是服务的部门,这里更多的是内部服务。之后,就是我们业务怎么让用户满意,提高满意度,这时候我们跟业务是合作阶段。但光这些还不够,我们应该做一个引领的服务,IT不是为了做技术而做技术,不是为了创新而做创新。

在互联网生态圈中找准定位

徐怀哲:永安保险信息技术中心总监

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认为互联网是新渠道。但是渠道的发展过程当中发现,它的费用依然高。后来我们发现互联网的模式跟我们想的不一样,我们在生态圈里面要找准定位。在这里面有几个层面:第一,在销售方面要利用一些微创新,包括求关爱、爱情保险,这不是变革式的创新,而是在互联网的过程当中寻求自己的定位。第二,对基础架构,对于我们的基础如果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在互联网来临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支撑那么大的数据量,能不能支持那么大的交易。

在移动互联网方面,我们的微创新和合作,或许是我们助推业务发展的起点。在大数据方面,我比较欣赏毕闯说的,大数据并不是说海量数据,而是说有用的数据,这和我们的数据模型有很大的关系。

 

链接:中国第八届保险业管理信息化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