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中信“薪金宝”反击互联网金融

发布时间:2014-05-06 09:14:29    作者:毛亚斌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尽管目前存款利率尚未实现完全市场化,但是在互联网“宝宝”的推动下,银行已经坐不住了。近日,中信银行推出“薪金宝”被誉为中国版的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薪金宝”有何魅力?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未来你的工资躺在账户里,你连个手指头都不用动,就能享受5%的利率;当你需要用现金了,直接用ATM机就能瞬间赎回给你的宝(货币基金),而不用在手机上申请赎回,等着钱以各种不同的速度到账;未来你的信用卡账单可以直接使用货币基金偿还。这些是不是很令人兴奋?

2013年,随着余额宝的成功,互联网宝宝们如雨后春笋般“捕获”了广大投资者的钱包。银行存款流失,存款增量放缓,银行流动性吃紧,这些词从2013年余额宝诞生以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财经新闻中。虽然银行对余额宝的火爆怀有“羡慕嫉妒恨”等各种复杂感情,也想出了种种招数围追堵截,但是直到中信银行宣布,将推出中国版的货币市场存款账户,才算是银行拿出了真正像样的武器对抗互联网“宝宝”。

什么是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账户)?它是西方商业银行为竞争存款而开办的一种业务。开立这种账户,可支付较高利率,并可以浮动,还可使用支票。这一账户的存款者可定期收到一份结算单,记载所得利息、存款余额、提款或转账支付的数额等。另外还有一种NOW账户,即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是一种计息的新型支票账户(活期存款账户)。他们都是出现在美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为了应对货币市场基金快速发展,银行存款缩水而产生的存款业务。此次中信银行“薪金宝”的思路与之类似:较高的收益率,等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甚至产生的背景都如出一辙。

为什么是中信银行?其实,现在各大银行也都推出了自己的银行“宝宝”,但仔细研究一下这些“宝宝”产品,就会发现,其实银行“宝宝”和互联网“宝宝”并没有实质区别,比拼收益成了银行唯一反抗的方式。但大型银行从来不缺客户,他们的“宝宝”产品“T+1”的赎回规则更显无力,中小银行在与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中,则显得更积极。

中信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左突右进,却屡屡受挫,如今能否“薪金宝”突出重围还未可知。然而这种以用户体验为先的精神还是颇得互联网金融的精髓。可以肯定的是,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小银行跟进。

“薪金宝”是未来的趋势,甚至出现类似SUPER NOW账户(无利率上限的NOW账户)的产品。其实,“薪金宝”不仅是银行用来对抗互联网“宝宝”的武器,它还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薪金宝”吸引客户开设存款账户,间接推动信用卡等其他银行产品的销售,并且银行推出类似产品的条件也非常成熟。

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存款保险制度也未推行,而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大型银行的客户规模优势,迟早会受到威胁。未来随着越来越多银行推出“薪金宝”,或许就该轮到互联网“宝宝”们喊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