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十论现代保险服务业”系列访谈之五

郑伟:监管者是“裁判员”不是“教练员”

发布时间:2014-06-17 08:13:42    作者:本报记者张伟楠整理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杜亮:企业破产、退出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保险保障基金的风险处置也是很特殊的一种情况。走到这一步之前,经营遇到麻烦的机构还可以通过收购、重组等方式重塑公司的价值。那么,从收购兼并的角度,您对目前的保险市场怎么看?

郑伟:这些年保险业收购兼并暗流涌动越来越多。监管机构刚刚出台一个收购合并管理办法(即《保险公司收购合并管理办法》)。为什么要出台这个办法?一是要支持,二是要使收购兼并更加规范。这也是保险市场化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准入与退出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况,收购和合并是其中更常见的市场化竞争形式。不仅是主体的变化,还有业务的变动。在这个办法出台之前,保监会有一个规范,讲的是业务转让的问题。例如,一家机构原来开展10个条线的业务,但是发现其中某个业务并不擅长,就把它转让给另一家机构。这也是一种退出方式,也是市场化的组成部分。

退出的方式多种多样,最没有办法的时候才采用破产的方式退出。因为有些保险公司的股东可能不看好这个行业,可能是出于行业共性的原因,也可能是自身的投资策略失误,因此决定退出。但与此同时,市场上还会有其他一些投资人非常看好这个市场,同样一个时间,一定有人看好有人不看好,在这种情况下允许进行股权转让、收购,作为一种完全市场化的交易,我认为很好。

在中国,保险业目前还是一个前景被资本很看好的行业,这是个很难得的局面。之前我看过英国财政部做的一个报告,展望英国2020年保险业发展目标,其中有一条就是“对资本还有充足的吸引力”。在任何时候,社会资本都是有限的,其他行业更赚钱,我为什么要投保险业?如果说某一天,谁都不再愿意进入某个行业,这个行业就麻烦了。

一个行业要发展,从宏观角度来说,有两个方面比较重要:一方面是对消费者的保护,保护了消费者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需求;另一方面就是对资本的吸引,只有资本不断投入,整个行业才能有供给、才能发展。这两个方面都不能偏废。消费者可以选择用脚投票,即买还是不买保险产品;资本也可以选择用脚投票,即进入还是不进入这个行业。

由于中国的服务业、包括保险服务业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还体会不到资本的稀缺性。英国这份报告让我意识到,如何维持行业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想进入保险行业的人太多,准入卡得比较严,要拿到一张牌照很不容易。但我预计10年后这个情况会发生变化。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各类性质的资本在市场中充分竞争,不能够有所歧视,而且要给它一个合理的回报。

说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保险监管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核心工作就两项:一是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整的是保险机构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另一个就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调整的是保险机构之间的关系。前者是纵向的,后者是横向的。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这两年从监管层面看有非常大的进步。10年前虽然也提及消费者权益保护,但是并没有落地,不像现在成立了消保局,解决理赔难、销售误导、投诉热线开通等,做了大量工作。这点是值得充分认可和肯定的。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则有很多市场化改革的内容。包括去年做的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以及投资渠道的放开等等,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