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十论现代保险服务业”系列访谈之八

郑功成:缺失商业保险 多层次社保体系是空话

发布时间:2014-06-27 07:42:09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赵晓强:近几年,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下降,更加重了对第二层次——企业年金的需求。但数据显示,到2013年末,我国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占参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的比例仅6.7%。如何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职工享有企业年金?如何让个人愿意花钱买保险?

郑功成:从全球养老保险改革的取向来看,是既要维护公共养老金的公共性,又要利用市场机制、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来进一步分散风险,确保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法定养老保险必须强化公共性,通过互助共济给人们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这一点不应该有模糊认识。但在人口老龄化时代,不能单靠公共养老金来包办,因为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而家庭保障功能与人口抚养比却在下降,代际养老负担的公平会因老龄化打破,进而导致利益失衡。因此,各国养老保险改革在继续维护公共养老金公共性的同时,也通过调低公共养老金替代率,让商业保险发挥作用。

法定养老金替代率在一些国家曾高达90%以上,现在更多的可能是40%-50%。很显然,如果退休之后拿的收入还不足在岗时的一半,晚年生活肯定受到影响。所以,在人口老龄化与公共养老金替代率下降的情况下,处于第二、第三层次上的企业年金、商业寿险就要及时得到发展,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一种多方分担养老责任的合理调整。通过把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降下来,政府承担的就是有限责任。第二层次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主要是劳资双方分责,第三层次的商业寿险完全是个人承担。如果没有商业保险的发展,就没有第二、三层次的跟进,法定养老保险就将独木难支、不可持续,这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大势。

目前,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因没有企业年金的配合,尽管法定养老金已连续十年每年增长10%,却未能赢得退休人员的满意;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亦是缺乏第二、三层次养老金的同步配合。

因为,单一层次的制度变革意味着要大幅降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如果大多数人成为利益受损者与反对改革者,这种改革如何成功?因此,在尽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走向成熟、定型的条件下,国家宜将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摆到重要位置,同时通过政府减税、企业让利等措施让中小企业也能承受得起。只有让这种机制覆盖大多数劳动者,才能消除企业年金是垄断企业“福利腐败”的恶名,才能真正成为可以预期的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层次,而不是少数人的专利。

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养老金收入与在职时工资收入的比率,是衡量退休后养老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意义在于保障职工不因退休而使生活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