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今日头条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十论现代保险服务业”系列访谈之十

王和:科技将颠覆传统保险业

发布时间:2014-07-17 08:40:23    作者:杜亮 见习记者 赵广道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屌丝逆袭传统行业”已经成为一股声势浩大的潮流。对于传统保险业来讲,是坐以待毙,还是进行脱胎换骨的变革以应时局?带着这个关乎保险业未来的根本性问题,《中国保险报》总编辑于华专访了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王和。王和主要观点如下:

1、保险立业之本面临根本挑战

保险业需要高度关注四大领域:大数据、平台化、行为科学和基因工程。此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社交媒体、定位技术、生物识别、遥感技术等也将深入地影响保险行业。这些技术都是改变甚至是颠覆传统行业的力量。对保险业而言,它的三个立业之本(预测、大数、专业),都将面临来自科技特别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根本性挑战。

2、技术变化来自两方面动力

未来技术的变化来自于两个动力。一是洞察需求、服务社会。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服务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求。二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始终讲:未来商业一定是属于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包括“三新”:新技术、创新应用和新的商业模式。

3、“前定价+后定价”模式将出现

种种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对保险业来讲,看似无解,其实是有解的。从“预测”的角度看,保险业需要与时俱进,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并改变传统的经营技术和管理模式。在预测科学面临挑战时,“定价在前,成本在后”的模式也面临挑战。解决之道,可以采用“前定价+后定价”的动态定价模式。从“集合”的角度看,保险业需要对“平台化”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从“专业”的角度看,保险业需要以互联网思维构建全新的专业能力,人工智能将成为重要构成。

4、“互助”回归与“众保”登台

保险起源于互助。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保险业一定会从公司制回归到互助式,但是“和而不同”的互助模式。而且,它不仅是以一种组织形式的回归,更是以经营理念、模式和技术的形式回归,是基于科技创新,特别是基于互联网和平台化的升华。用互联网的语言,可称为“众保”模式。

5、风险非互联网金融“专利”

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家谈得较多,我有三个观点:一、风险不是互联网的“专利”,传统金融企业同样也有风险,不然就没有金融危机。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传统金融的风险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不要简单地用传统金融的风险观去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三、要更多地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去管理互联网金融风险。

6、解决观念问题关键有三

面向未来,保险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脱胎换骨”地转变观念,这要求我们彻底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式,放下架子,用一种开放、尊重和拥抱的心态去面对新事物,而不是嗤之以鼻。如果不能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就可能被时代淘汰。我认为,解决观念问题的关键有三:(1)把握根本;(2)与时俱进;(3)互联网思维。

(访谈全文请见下页)

 

全部十篇访谈见专题: “十论现代保险服务业”系列访谈

布赖恩·伯勒的《门口的野蛮人》一书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商业读本之一。它描述了私募股权投资大鳄KKR如何与一家著名食品公司的管理层博弈,进而取得公司控制权的故事。随着这本书在商界的流传,“门口的野蛮人”成为那些似乎不怀好意的业外颠覆者的代称。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屌丝逆袭传统行业”已经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潮流。从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门口野蛮人”的影子。面对逆袭者,传统保险业是坐以待毙?还是进行脱胎换骨的变革以应时局?带着这个关乎保险业未来的根本性问题,《中国保险报》总编辑于华专访了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王和。王和作为一个学者型的企业管理者,不仅对于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有着很深的理解,而且对于整个科技进步给保险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有着透彻的观察。传统保险业如何“脱胎换骨”?请看他给出的解答。

于华:马云有一句经典的话,“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是他2008年年底说的。现在回看起来,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到了。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网络理财产品大有颠覆传统银行业生存根基的势头。对于保险业来讲,您认为,颠覆的力量来自何方?

王和:我认为,未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时代浪潮,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许多经济和商业领域的变化将是颠覆性的,特别对一些传统产业,包括金融保险业也将或已经面临着挑战。对此,需要引起全行业,特别是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就保险业而言,我的观点是未来属于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此同时,保险业需要高度关注四大领域:大数据、平台化、行为科学和基因工程。此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社交媒体、定位技术、生物识别、遥感技术等也将深入地影响保险行业。这些都是改变、甚至是颠覆传统行业的力量。

于华:您能否具体谈谈这些技术将是如何颠覆保险行业的?

王和:我们还是从问题出发,即问问保险的立业之本是什么?通常认为保险经营的关键有三:一是预测,二是大数,三是专业。此外,从金融行业的角度看,还有一个是信用。我的观点是:保险的立业之本都将面临来自科技,特别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根本性挑战。

首先,我们看“预测”的前世今生。自古以来,预测就是人类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预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占卜,后来又有了以《易经》为代表的各种各样古老和传统的预测方法。我把这称为预测的第一个阶段。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把数学应用到预测领域,于是,就有了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体现在保险领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保险精算,这属于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利用统计技术,对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寻求发展的规律,辅之以主观假设与判断,以此对未来,尤其是经济变化进行预测。但我们知道,传统的统计分析均是建立在历史数据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其缺陷和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不仅可以获得“全量数据”,而且,还可以获得维度更丰富的数据,甚至是实时数据,这一数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理论与技术。《易经》里有一句话:“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或许是对大数据在预测领域应用的最早和最好的解读。从保险的角度看,以往我们是通过行业和公司的历史赔付数据去做精算和定价,未来我们可以获得全社会和多维度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就可以更加科学地预测风险,并开展定价和产品开发。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因果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转向回答是什么。为此,多维定律可能替代大数法则。这些由科技带来的变化,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的经营基础和环境。

未来,预测将进入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在充分感知和连接一切的时代,科技将从根本上改变预测科学的基础,从一种相对静态的预测走向一种相对动态的判断。最典型的案例是2008年谷歌公司推出的“流感趋势预测”系统,它利用每天数十亿条搜索指令,建立运行了4.5亿个数字模型,通过“流鼻涕”和“打喷嚏”这些关键词搜索量的统计分析,就可以判断某个地方已经出现流感。这种预测的准确度与官方的实际数据吻合度达到97%,而时间却大大提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流行病管理基础,势必也会对健康保险的经营产生深远影响。另一个案例是在美国和日本的地震灾害中,人们发现一个“秘密”: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人们开始利用即时通讯技术,向异地的亲人和朋友发布地震消息,结果使另一个城市的人赢得了“黄金十秒”,在地震波到达之前,采取应急措施,快速撤离,大大降低了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我们看“大数”,即集合的可能与效率。保险经营的重要基础是大数法则,而传统的大数集合更多的是通过物理的方式,通过网点、产品和时间这三大要素实现。一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经营网点;二是需要开发保险产品,并以保单方式进行销售,同时,还需要后台运行支持系统;三是需要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客户的时间投入,保险公司往往需要经营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形成一定的业务规模。但在互联网时代,数的集合已经变得轻而易举,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是零成本,集合起难以置信的大数。如网络大V们,动辄就可以拥有数以千万计的粉丝,利用“粉丝经济”,他们可以“坐收渔利”。同时,一些门户网站拥有数以亿计的客户,这些客户的“流量”成为他们最大的资本,也是盈利模式的重要基础。互联网带来“大数集合”的可能与效率的变化,无疑将从根本上改变保险业。“余额宝”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而保险行业的典型的案例就是“退货运费险”,按照传统的模式,无论是业务操作,还是成本核算,这种业务均是不可能进行的,但在互联网环境下,集合的可能与效率被彻底改写,于是就打造出了颠覆性的全新模式。

第三,我们看“专业”问题。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一是靠信息不对称,二是靠个体智慧。“专业”这两个基础,在互联网时代均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对信息不对称来讲。互联网时代,特别是搜索引擎技术,最大的贡献是信息的平等。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上网搜一下,就什么都知道了。此外,以往的“专业”更多是以个体的专家为载体,但在维基技术和互联网社会化的环境下,专业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社会互动与共享。从保险专业看,传统的风险管理专业能力也面临来自科技时代的挑战,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流行病预测问题。

最后,还有一个与预测相关的问题,就是基因工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项目的完成,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商业应用已呈现价格直线下降的趋势,并迅速平民化。美国的“23andMe”公司提出“一口唾液+99美元”就能够解读你的前世今生的推广模式,承诺能够为客户提供254种因子的相关信息,从疾病携带状态、药物反应的可能性到祖先起源。保险业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生命和健康是已知的,我们将如何存在?


改变行业的十大科技 数据来源:PICC 制图:王梓

于华:要是一切都变成确定的话,保险公司也不愿意卖给您保险吧?

王和:道理似乎是这样,但实际上还不行。随着基因技术的普及应用,2008年美国出台了《反基因歧视法》,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和雇主不得以“某种疾病的易感基因”而歧视任何人。其背后的逻辑是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基因,因此,以基因为由惩罚任何人均是不公平的。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基因测序技术的背景下,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投保人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逆选择。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当人们通过基因测序技术了解了自己的情况之后,改变长期医疗保险计划的可能性是原来的6倍。这意味着基因测序技术,在反基因歧视的背景下,将对传统保险业,特别是健康保险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另外,基因技术还将带来医疗技术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如通过基因干预进行治疗,再如人体器官的产品化,也将从根本上改变寿险经营环境。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就是基于车联网的永不碰撞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乐观估计,这种技术的商业应用将出现在2020年,如果所有的车辆都永不碰撞,或者车辆碰撞事故大幅度减少,无疑将从根本上改变以碰撞为主要承保风险的车辆保险,同样,车辆保险业也面临着“如何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车辆保险在财产保险行业的业务占比超过70%,因此,这不仅是车辆保险的问题,也是财产保险行业的问题。

所以,我经常问:当现代科技将从根本上改变预测科学的时候,保险业终将面临“措手不及”的尴尬和“防不胜防”的无奈。这时候,保险业存在的依据是什么?保险业未来该怎么办?

于华:您有答案么?

王和:种种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对保险业来讲,看似无解,但我认为其实是有解的。这些年,我一直讲一个观点:把握根本,把握未来。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不断地回望根本,回望出发。只有牢牢地把握根本,我们才能够很好地把握未来。只有不断地回望出发,我们才能够看清前面的路。古人讲:君子务本,本立道生。

从“预测”的角度看,保险业需要与时俱进,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并改变传统的经营技术和管理模式。顺着“把握根本”的思路,我们需要问:预测的目的是什么?从保险经营的角度看,预测的目的是定价。如果预测的问题解决不了,不妨从定价的层面寻求解决。保险的根本是互助,保险制度是实现个体损失在群体进行分摊。现代保险的特点是将这种分摊,以基于预测的精算技术进行事前分摊,并体现为保费。在预测科学面临挑战时,这种“定价在前,成本在后”的模式也面临挑战。解决之道,则可以回到根本再出发,采用“前定价+后定价”的动态定价模式,就能够有效对冲预测风险,同时,也符合保险经营的根本。

从“集合”的角度看,保险业需要从根本出发,对“平台化”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保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实现互助的平台,一个数的集合平台。传统保险更多的是基于制度的实现平台,而未来保险将逐步走向基于技术的实现平台。同时,“平台化”将推动集合方式的进化,实现一种“和而不同”的新模式,即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形成一种相对个性的互助组合,同时,不同组合之间还可以在一个更大范围实现互助和平衡。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个体更多的主动选择的可能性,以及对组合风险的知情权。保险业更多是扮演提供互助组合的管理服务商的角色,而互联网平台给了各种自由组合的想象空间和实现可能。

从“专业”的角度看,科技时代“专业”的存在形式将从以个体、机构和静态形式走向以环境、聚合和动态形式,为此,保险业需要以互联网思维,构建全新的专业能力,人工智能将成为重要构成。建立新专业能力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从传统的风险等量管理向风险减量管理过渡,特别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通过动态和自主的“点对点”匹配与对冲,实现社会总体风险暴露的降低,继而为社会创造福祉。风险心理学将成为保险专业能力的重要内涵。通过对风险专业认知和管理技术的导入,辅之以损失的分散和对冲,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社会风险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化解不确定性约束,推动社会进步。

于华:刚才您谈到的科技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目前大家谈论的颠覆创新更多是聚焦在互联网、物联网上,聚焦其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上。

王和:是的,我一直在用“科技”这个概念,而不仅仅是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这些具象概念。因为,我认为,未来改变社会的力量远不止这些,尤其是对保险业而言,它还包括了我们谈到的基因工程和行为科学,还有纳米技术和量子理论等。在此,我阐述下我一直在讲的一个重要观点:未来属于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其中有三个“新”,即新技术、创新应用和新商业模式。而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有两个:一是洞察需求、服务社会,促进行业发展。二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行业竞争力。不久前,我接受了《中国保险报》的专访,专访的话题是:车联网将引发“车险革命”,目的就是想从车险和车联网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科技将对行业带来的影响。因为,车联网保险这个话题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味道,行业外对车联网保险的话题讨论的热火朝天,而行业内却是关心重视的不够,我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引起行业的重视。

于华:能否具体说明一下“新技术”、“创新应用”和“新的商业模式”三者的关系?

王和:就车联网保险而言,车联网本身是个新技术,创新应用就是UBI模式,即基于使用的保险模式,新的商业模式就是“车险2.0时代”。具体讲,传统的保险定价是基于保额和车型的定价,这种定价模式更多采用相对静态的风险因子,如传统的定价因子中,从人的因素更多的是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态等,而这些因子与车辆的实际风险,特别是驾驶风险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因为,即使是这些因子均相同的人,其驾驶行为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别。过去没有车联网技术,就无法对人的实际驾驶行为习惯进行观察,但在车联网的技术支持下,我们不仅可以动态地观察记录驾驶员的行为,还可以了解车辆的使用状况,包括使用的里程、区域和时间,并将这些因素纳入定价。我说的“车险2.0时代”是更加关注并突出客户体验,其内涵有三:一是科学定价,为客户提供更为合理和廉价的车险产品;二是个性化服务,给客户更好的个体体验;三是发挥正外部性,即对社会管理发挥积极作用,如促进和谐交通和绿色交通,提高人们文明驾驶的意识等。

与车联网保险非常相似的还有一个话题,就是数字人生和数字医疗背景下的健康保险变革问题,当各种穿戴式和植入式的感应系统、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和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将彻底改变我们对健康管理和医疗技术的理解,同时,也将彻底改变健康保险,甚至是人寿保险的经营基础,继而催生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关于这个话题,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物联网时代的健康管理与保险》。

于华: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和传统思维的区别?

王和:是的。我认为,面向未来,保险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脱胎换骨”的转变观念。“脱胎换骨”并非易事,因为,它需要我们彻底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式,放下架子,用一种开放、尊重和拥抱的心态去面对新事物,而不是嗤之以鼻和不屑一顾。如果不能实现这种根本性的转变,就可能被时代淘汰。我认为,解决观念问题的关键有三:把握根本;与时俱进;互联网思维,尤其是互联网思维。现在许多人不要说擅长互联网思维,甚至连什么是互联网思维还不太清楚。互联网思维的内涵没有统一的标准,但经济平等和信息民主是基本特质,开放、平等、透明、参与、分享、协作、共生和高效是主要特征。

于华:当年汽车颠覆了马车,电灯颠覆了蜡烛,这些革命性技术直接改变了一个产业。对于保险这么一个古老的服务业,新技术不可能让它作为一个产业消失,对于它的颠覆最终体现在商业模式的变化上。目前在保险业,有哪些商业模式可以称之为颠覆性的?比如抗癌公社是不是一种颠覆模式,或者还有哪些颠覆性的模式?

王和:这两年,我一直在讲一个观点“代际理论”,这里“代”的内涵不是人口学和社会学意义的,而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步,引发社会、商业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形成了一种“更新换代”式的变化。代际变化的特点是革命性,甚至是颠覆性的,并引发商业模式,乃至行业的重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并根本性变化的时代,其最重要特点是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和物是人非。在这个时代,规模与经验也许不再是优势,大小和新老公司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因此,每一个行业,每一家企业均要把“与时俱进”作为一种思维常态,否则,就可能成为明日黄花。同时,洞察力、结构力和行动力将成为适应快速变化的三大关键能力。

关于您提到的抗癌公社,我认为:它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社会实验样本,是互联网时代社会风险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和积极实践。它集中体现了我们谈到的许多话题,如回望根本,回望出发;如互联网和平台化对集合产生的影响;再如“后定价”模式。我们知道,保险的出发是互助,最初的互助是基于单纯人际关系,而后来逐步演化为基于合同关系的互助,就有了保险公司。我有一个预测:“互助”的元素将会回归,而且,它不仅是以一种组织的形式回归,更是以经营理念、模式和技术的形式回归。互助的回归,就像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样,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历史重复,将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是基于科技创新,特别是基于互联网和平台化的升华。用互联网的语言,就称为“众保”模式,即一种全新的集合方式。“抗癌公社”现象的出现,对于保险业最大的启示是:效率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保险业要反思并追问自身的效率问题,特别是在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这种效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集合效率,当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体器官”时,给了集合的可能与效率以巨大的想象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实现零成本集合。二是内部运营效率,科技时代同样给了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如人保财险将遥感技术应用在农业保险领域,提出了“按图承保,按图理赔”的模式,实现经营效率的根本性提升。同时,平台化社会也给了消费者参与生产以可能,因此,让投保人参与保险经营,包括产品开发和理赔处理,均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思路。

于华:抗癌公社的运作是点对点的,不能有资金池。

王和:我们看到抗癌公社做了许多制度安排,也包括了这种“点对点”的安排,就是平台“不过钱”模式。这些制度安排的目的是要解决两个问题,对于内部成员而言,要解决信任问题。记得一开始我就谈到“信用”问题,这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金融活动的命脉。对于外部社会而言,要解决风险问题。这也是监管部门和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也是传统金融企业最容易拿来说事的问题。

我先说风险问题。因为,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传统金融企业的人士在批评互联网金融的时候,总离不开风险的话题。我想就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谈几个观点:其一,风险不是互联网的“专利”,传统金融企业同样也有风险,不然就没有金融危机;其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传统金融的风险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不要简单地用传统金融的风险观去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其三,要更多地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去管理互联网金融风险。

再说信用问题,这是一个难题。现实社会的信用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好,虚拟社会的信用问题就更难解决。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仍然要回到互联网思维上,信用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互联网技术给了我们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各种可能性,比如淘宝店的卖家评价制度,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于华:最后,请您对科技时代保险业的未来做一个展望。

王和:谈不上展望,我只是有一点建议:面对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很强的敬畏心和好奇心。敬畏心是对经营管理的根本心存敬畏,对创新变革的力量心存敬畏。好奇心是对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带来的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永远保持一种好奇,并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编后语:

从5月26日到今天为止,本报策划组织的“十论现代保险服务业”系列访谈共10篇全部刊发完毕。来自保险公司、高等院校以及政府部门的9位专家学者和官员就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内涵、保险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合理定位、当前我国保险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面向未来的重大挑战、保险业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乃至保险监管转型的思路等,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充分而有建设性的讨论。这些专家的观点和建议对于明晰保险业的定位和发展思路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和启发。本组文章结束之际,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了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历史责任,为保险业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这是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意见》正式发布后,本报将继续组织业内外力量,全方位予以讨论、解读和报道。

“十论现代保险服务业”系列访谈

微信查询关键词:十论十

获取方式: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保险报》微信,然后回复“关键词”,直接获取系列访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