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充满挑战的再保业(上)

——记2014蒙特卡洛再保险年会

发布时间:2014-10-09 09:40:07    作者:阳映红/编译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美丽的蒙特卡洛仍然欢迎参加2014再保险大会的宾客们,但今年年会所讨论的问题无疑是最多、最为棘手的。

市场环境不断变化

当再保商齐聚蒙特卡洛,参加年度盛会时,改革之风正贯穿于整个行业。

与往常一样,此次蒙特卡洛年会召开期间也举行鸡尾酒会和帆船比赛。但是自1957年第一届再保险行业年会召开以来,今年九月举行的年会所讨论的问题无疑是最多、最为棘手的。

随着竞争压力越来越紧迫、承保能力供过于求的现象愈演愈烈,很多评论家均提出业内普遍面临的诸多特定挑战。虽然很多再保机构的财务状况良好,大部分集团在目前仍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但是这种局面很可能无法持续。

著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最近发布的一份再保行业报告“适应、创新或落后”中就给出了明显的警示。据报告预测,由于受利润驱使,资本会持续涌入再保市场,整个再保行业来年的保费定价将出现5%—10%的降幅。此外,很多原保企业由于自身风险管理加强,分保需求也会有所减少。

鉴于此,标准普尔公司指出,再保机构必须重塑业务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否则会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无论是企业选择避开保险行业、寻求其他可替代风险转移机制,还是那些拥有无限数据资源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利用这些数据、开展风险承保业务——我们确信这些情况均不无可能。

此外,标准普尔还指出,再保机构必须发展新的机遇以彰显自身的价值。例如,再保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帮助客户识别欺诈行为;保护客户免受网络攻击的影响或是帮助企业对风险敞口进行更好的管理等。同时,再保机构还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他们免受极端事件的影响。

另一家著名评级机构穆迪对再保行业所面临的诸多不利因素也表示不容乐观,如:竞争激烈、承保能力过剩、投资回报较低等。鉴于此,穆迪进一步加强了对再保行业的负面展望评级。

此前,穆迪预测再保行业保费定价将下滑15%—20%。但是目前,该机构表示不太可能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对于像保险连接证券(ILS)基金等非传统竞争者而言,鉴于今年利润已经处于低位,因此价格下行空间相对有限。穆迪副总Kevin Lee指出:“尽管下跌速度有所减缓,但是价格下行的趋势将依旧持续。”

贝氏评级发布的《全球再保险行业评论》警告称,过去几年,由于巨灾呈现良性发展态势,萎靡的盈利环境可能因此被掩盖。报告指出,从再保行业2013年年终业绩及2014年年初至今的业绩来看,盈利趋势及未来盈利潜力均有所偏离。此外,这些财报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公司用于承保风险的收入呈递减态势。然而,整个再保行业将持续“最理想的状况”——良性或接近良性的巨灾发展态势、赔付准备金顺差净额的持续流入、金融市场保持稳定——才能实现较低的两位数增长回报。

据贝氏评级预测,短期内大量再保企业出现负面展望或评级下调的现象不会出现,但是“整个市场的诸多不利因素给再保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此外,最新公布的《怡安奔福累积风险(ABA)报告》对31家主要再保机构的业绩进行了汇总。据报告预测,截至6月末,全球再保机构资本总额约为5700亿美元,上升了6%。与此同时,报告显示本年度上半年发行的巨灾债券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上升幅度高达50%。

报告指出,资本筹集与保险风险缓释方式正在经历“结构性的转变”。

“潜在投资者范围不断拓宽,新进资金逐步流入那些相对低价、涉及优质业务的结构性产品。面对这些变化,报告所涵盖的再保机构均不得不对自身的业务模式进行重新评估。”

此外,根据怡安奔福最新发布的《再保市场展望报告》显示,在多数情况下,巨灾风险的再保资金成本已经跌至保险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一半。

根据怡安奔福发布的《保险风险研究》报告显示,尽管产险行业在去年实现了全球性的承保盈利,但是在很多机构看来,在创下新高的资本环境中,大数据是实现持续盈利的有效方式。

佳达再保险经纪公司(Guy Carpenter,简称“佳达”)总裁兼CEO 艾利克斯·莫扎尔斯基(Alex Moczarski)表示:“有限的巨灾损失及可替代资本的流入将继续推动市场行情的发展。”

据佳达预测,全球产险巨灾上限约为3000亿美元,其中非传统资本占比约为16%。这一数据较2013年的14%有所上升,在2008年8%的基础上已经实现了倍增。但是,这场暴风雨来势汹汹,所造成的后果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航行在陌生海域的船只一样,与其坐以待毙,再保巨头们除了改变航道别无选择。

“任何被动的应对方式都将于事无补。我们必须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对于保险经纪公司而言,主动意味着持续创新、预测客户需求以及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莫扎尔斯基不无忧虑地表示,资本过剩引起的通货紧缩效应可能会导致“消极自省”或“危机来临”。尽管困难重重、挑战不小,但是从目前来看,尚无人员就此断定大型再保机构无法挺过此次“暴风雨”的袭击。

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价格竞争愈发激烈、保险公司需求持续低迷——这些不利因素导致再保机构的利润进一步被挤压。对于那些缺乏全球触角或是业务分散的再保机构而言,传统的并购路线可能不再是实现自我救赎的法宝。与会高管均表示,对于那些“人云亦云”的中型再保商而言,洗牌重组的时机或已成熟。值得一提的是,当2015年年会召开时,哪些公司又能得以幸存、继续出席——很多嘉宾不由充满了疑虑。再保机构往往通过承保保险公司的大额损失赔付以换取部分保费收入,但是保费逐年下滑导致再保机构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美国Drinker Biddle律师事务所一位负责保险业事务的合伙人汤姆·道森(Tom Dawson)指出:“面临严峻的市场环境,中型再保公司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以下几个方面——推出更好的产品、实现地域多样化、提供不同的承保体验或进行技术创新等。”

法国Scor再保险集团表示:“公司目前尚无并购计划,但是对于其他再保公司而言,并购可能在所难免。”集团首席执行官丹尼斯·凯斯勒(Denis Kessler)打了这样一个比喻:“舞池之上,看见别人随乐队演奏的舞曲翩翩起舞,你也会不由跟着舞动身体。”

标准普尔称,再保公司今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可能仅为7%—9%,与企业资金成本持平,且远低于14%的历史平均水平。标准普尔分析师丹尼斯·苏格鲁(Dennis Sugrue)指出,在全球23家被评级的再保机构中,半数左右的公司更容易面临竞争与盈利的压力。与其他公司相比,这些再保机构会发现难以捍卫自身的竞争地位,在维护自身市值与盈利方面也困难重重。

“此外,一些规模较小的再保机构可能会面临生存的考验。”瑞再再保业务负责人克里斯蒂安·穆曼撒勒(Christian Mumenthaler)指出:“你可以是一家低价保险供应商,或仅聚焦于细分市场,但是你必须定位清晰。因为在众多同业竞争者的围剿下,将来你是否还能获得一席之地?——这是个问题。”

对于像瑞再、慕再这样的顶级再保机构而言,他们在全球任何市场均可以提供品类齐全的再保服务。但是,对于很多中型的再保机构而言,他们往往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道森指出:“有的时候,事实就是如此。——通过收购,你只是让自己的规模有所扩大。但是对于再保险行业这个有着众多参与者的行业而言,你必须实现足够大的规模,才能做到与慕再、瑞再及通用再保险(Gen Re)相抗衡。”

2013年,日本财产保险公司(Sompo Japan Insurance)以将近1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英国私有再保机构——Canopius集团的收购。一直以来,诸如韦莱、Arthur J. Gallagher等保险经纪公司也纷纷加快了对关键市场专业机构的收购举措。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