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魏迎宁:保险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

发布时间:2014-11-21 18:19:58    作者:吴弘毅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中保网讯【见习记者吴弘毅】

11月21日,中国保险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保险教育专题论坛暨南开大学保险教育30周年纪念会议在南开大学召开,讨论主题为“责任与梦想:中国保险教育回顾与展望”。

会上,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魏迎宁指出,魏迎宁表示,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决定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由于停办国内保险业务已20年之久,当时急需保险专业人才。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高等院校,包括南开大学,及时开展了保险教育。30多年来,高等院校为我国保险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我国保险业发展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我们不应该忘记高校老师的辛勤贡献。

魏迎宁表示,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把保险大国发展为保险强国,以及进一步加快保险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

魏迎宁对保险教育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不断完善保险学科建设。要研究保险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保险业发展的新趋势,调整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考虑到保险是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适当增加风险管理、投资理财方面的内容。还应当加强保险的教材建设,希望能够出现一批经典的保险教材。现在保险学会每年组织优秀论文和专著的评选,建议每两、三年组织一次优秀保险教材的评选。

第二,加强保险基础理论的研究。学术研究也是高校的任务之一。与其它学科相比,保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突破,新观点、新理念的提出,可以使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保险,对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学科建设都有重大意义。比如,2006年“国十条”中提出的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今年新“国十条”中提出的保险服务社会治理等,都是基础理论上的突破,这些理论上的突破,拓宽了保险服务领域,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

第三,保险教学要紧密结合最新的实践。近年来保险业不断有所创新,新的保险产品、销售模式、经营模式(如以房养老、养老社区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医疗等)不断出现,新的偿付能力标准也将采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保险业的运用,对保险产生了深刻影响,带来了巨大变化,将来还有可能对某些领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应当让在校学生了解这些保险业的最新实践。这些最新实践不一定能写入教材,但可以通过行业专家讲座等方式来开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