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保险业要处理好变革与坚持的关系

——专访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总经理任建国

发布时间:2014-12-17 08:12:53    作者:李画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任建国在接受《中国保险报》记者专访时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的出台,给保险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在此新形势下,保险行业必须坚持变与不变的统一,也就是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变革与坚持的关系。

新常态下积极求变

“新国十条”是一份关于改革发展的文件。保险业要改革,一方面思考“如何改”,一方面思考“改什么”。对“如何改”的问题,任建国认为,保险业要顺时而变,紧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改革创新,积极求变。对“改什么”,任建国说,“新国十条”所指出的保险业现状与现代保险服务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就是行业需要去改革的地方。在他看来,保险业主要应在4个方面寻求变革。

首先,“新国十条”进一步强调了要提升保险业对外开放水平,特别是鼓励中资保险公司尝试多形式、多渠道“走出去”,为我国海外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深入了解国际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积极参与国际保险制度和规则的制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特别是,要在学习和引进外资公司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适应和融入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大环境,提高应对国际市场风险,服务我国海外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面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常态和大金融的竞争格局,保险公司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理念必须要变。任建国认为,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竞争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扩大。银行理财产品、券商资管业务以及信托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保险业必须跳出保险看保险,发挥好保险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使保险真正成为政府、企业、居民进行风险管理的首选金融工具。

此外,按照为保险消费者服务的根本宗旨,保险公司服务理念要向以服务客户为中心、以保险需求为导向转变。一方面,大众对保险功能的需求已经由简单的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逐渐向包含投资理财、居家生活等在内的多元化功能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全社会保险意识的提高,大众对保险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期望。这就要求行业紧跟市场需求变化,以客户满意作为评价自身工作的重要标准,不断加强保险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改善保险服务质量,不断完善保险汇聚爱心、传递爱心的机制。特别是要提高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治理体系以及灾害救助、支农惠农等领域中的风险管理和服务保障能力,把高尚的事业真正做高尚。

不仅如此,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保险公司的经营机制和方式要变。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态发展势头很强劲,对金融行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和交易行为方式形成了很强的冲击,保险行业也不例外。因此,必须以战略眼光看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积极探索运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保险产品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增强保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个方面不能变

任建国认为,包括保险监管部门、各公司等在内的全行业要积极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通过变革来实现国家对保险业的新期待。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保险业的发展也必然有永恒不变的本体存在。必须把握住保险行业最本质的、不变的东西,也就是要守本分,具体而言有五个方面不能变。

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不能变。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保险业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换言之,保险业只有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得以自身的壮大。脱离了经济社会这个大环境,保险业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建国说,实践证明,保险业只有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路子才会越走越宽,不可能脱离经济社会的大环境而“一枝独秀”,更不可能偏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而“一夜暴富”。“新国十条”明确提出要使现代保险服务业成为完善金融体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高效引擎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不仅体现保险行业的责任意识,也是行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

坚持行业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功能不能变。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15世纪颁布的诏书中对保险作了如下表述:“保险是将损害由少数人的重负担变成多数人的轻负担”。这一古典定义高度概括了保险的特定含义,至今仍为世界各国保险界所认同。胡适对人寿保险也作过精辟的论述:“保险的意义只是今天作明天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作儿女长大的准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保险业的发展,保险的功能作用也在不断扩大,但保险业的每一步发展变化,都是紧紧围绕保险的基本属性展开的。因此,“新国十条”明确提出,保险是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保险的核心功能就是风险管理。如果脱离了风险管理这个本质属性,保险就不是保险了,保险行业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坚持防范风险的底线思维不能变。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是保险业的基本职能。要做好风险管理主业,保险业首先必须管控好自身风险。中国保监会始终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行业风险,提出了“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新思路。“新国十条”也明确提出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个目标任务,旨在加快保险市场化发展的同时,有效防范和化解行业风险。随着保险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程度将更加激烈。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适应得好就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适应不好就会被市场淘汰。而适应得好与不好,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高低。因此,在加快行业改革创新的同时,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始终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行业发展的主题。

坚持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不能变。保险经营的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规避风险、管理风险的承诺和服务。诚信是保险业的生存之本,是行业发展的生命线。《保险法》开宗明义,强调“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任建国说,最大诚信原则要求保险行业及其从业者要以最高的诚信标准要求自己,守承诺、讲信誉,杜绝销售误导等只顾个人和小集体利益,不管他人和行业利益,只看眼前蝇头小利,无视发展长远利益的现象。中国保监会这几年重点治理了“销售误导”和“理赔难”,实质上就是在重塑行业的诚信形象。因此,“新国十条”强调优化行业发展环境,首先是要推进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说明,最大诚信原则是行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行业发展内在要求不能变。任建国认为,关于保险业未来发展,“新国十条”已一一作了解答。“新国十条”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绝好的外部条件,保险行业能否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利用好、落实好这些政策,开拓保险业新的发展空间,练好内功是关键。行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包括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特别是要加强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