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记者观察:把握健康保险新语境

发布时间:2015-02-04 10:26:28    作者:王方琪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假如一个人通过基因检测被确定为亚临床高危人群,他会不会想到去投保重疾险,以解决自己很有可能因疾病而遇到的经济困境呢?

此次关于“基因与保险”的采访中,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颠覆”。在这样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基因”和“保险”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概念,通过对生命不同侧面的注解和阐释紧密联系在一起。

基因技术的发展使得基因测序技术应用到临床中,这项技术能否大规模推广开的关键是成本。有医疗领域专家指出,到2020年,基因检测技术将以普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格被广泛使用。届时,人们将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神”。

据了解,目前的基因检测技术已经可以筛选出亚临床高危人群。这个群体在临床上各项指标均属正常,但在未来的3-5年内成为某一项重大疾病如癌症的临床患者的几率非常高。

有基因界人士举例说,某一重大疾病亚临床高危人群的数量大约是临床患者的10倍,也就是说,如果某种重大疾病的如今的患者是1000万人,其亚临床高危人群的人数可能达到1亿人。

这是一个如此庞大的群体!这是健康保险将要面对的“新语境”——它为带是利好还是利空?恐怕还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可以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当一个人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其在未来3-5年内罹患某种恶性肿瘤的可能性非常高时,他完全可以到保险公司投保高额重疾险。如果保险公司由于某种限制不能掌握基因检测的结果,其被动的赔付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而在传统语境下,即使因为客户投保保额过高,保险公司要求其进行体检,普通体检无法查出其身上已经存在罹患重大疾病的因素。即便条款设定了观察期,也同样起不了应有的作用。我国重疾险的观察期一般为90天或180天,这是基于之前的检测水平所做出的规定,目的就是防止逆选择。然而,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这样的检测水平已经落后,传统重疾险的观察期在基因检测技术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同样,我们可以设想另外一个场景,当一个人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其罹患重大疾病的可能性非常低时,他还会去投保重疾险么?

美国有一项调查表明,当人们通过基因测序技术了解了自己的身体情况后,改变长期医疗保险计划的可能性是原来的6倍。这意味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将对传统的人身险,特别是健康保险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如果这种情况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健康保险业该怎么办?要凭借什么才可以继续行走江湖?

从目前情况看,不是每一位保险企业的领军人物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甚至对新技术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一些人习惯地认为,包括基因技术在内的新技术还存在许多问题,普及的那一天还遥遥无期。

由此,我想起鲁迅的一句话,“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维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无疑,保险业目前拥有在位优势。然而,一位保险界人士表示,如果行业领导者面对新技术采取鸵鸟政策,在未来的5-8年之内将优势不再。

只有把握根本,才能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