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政策给力 股市发力

保险业基本面持续向好

发布时间:2015-06-11 10:04:08    作者:李忠献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中国保险报数据中心 李忠献

据保监会数据统计,2015年前4月, 保险行业累计保费收入为10025.15亿元,同比增长19.90%。其中,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653.78亿元,同比增长12.02%;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344.58亿元,同比增长22.02%;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809.98亿元,同比增长34.89%;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 216.80亿元,同比增长12.78%。


人身险原保费收入 单位:亿元


财产险原保费收入 单位:亿元

传统险、健康险和养老险将成为保费增长主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4月,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延续了一季度的高增长,达到157.88亿元,同比增长45.23%,比一季度的增速多出12.63个百分点。

中华保险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医疗服务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加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社会医疗保障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在此形势下,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构建社会医疗保障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双重保障体系将成为未来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

从去年8月国务院下发“新国十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险,到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再到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鼓励购买适合大众的综合性商业健康保险。这不仅是促使健康险业务快速增长的原因,也将是健康险业务继续高增长的动力。此次税优政策落地,将助推保险公司健康险业务快速发展。

此外,养老保险税收递延政策有望在今年正式进入试点阶段。此前上海作为试点区域已经率先开展税收递延。养老险税优政策将有助于引导资金低成本流入保险行业,利于保费收入的增长。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个税制度改革顺利,有望带来万亿级的保费增量。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日本自1970年税改后的20年内税延类保费收入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在“新国十条”的意见指导下,保险业不论是产品创新还是服务创新,都越来越回归保险保障的本质。2015年1季度,寿险公司传统险保费收入3082.9亿元,同比增长48.1%,占寿险公司总收入的48.8%,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传统险产品具有保障和储蓄功能,相信在行业回归保障的背景下,有望迎来一轮高速增长。

作为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的最后一步,分红险费改方案日前草拟完毕,正式改革有望于下半年落地。从征求意见稿来看,费改之后,分红险的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预定利率低于3.5%的,向保监会备案;预定利率高于3.5%的,则报送保监会审批。分红险费改的即将落地,意味着占保险业六成江山的人身险业务,将实现价格全面市场化,从而释放和激发保险业的市场活力。

央行宣布自 5 月11 日起分别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 个百分点,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从1.3 倍调整到1.5 倍。在存款利率下行的情况下,保险预定利率放开,保单优势上升,利好保费增长和结构调整。

在低利率环境下,理财产品等财富管理产品的收益率预计进一步走低,从而间接增加保险产品的吸引力,保险公司推出的传统寿险预定利率普遍高于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出现存款向保费转移,保险产品具有的保障功能和消费属性将得到释放,有利于传统型产品占比的提升,保费结构得到优化,新单保费得到稳定增长。因此,从人身险的角度来看,传统寿险、健康险、养老险将成为保费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将得以延续。


保险资产总额 单位:亿元

商车改革利好财险市场

从财产险的角度来看,2014年车险保费收入为5515.93亿元,占整个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达到73.11%,作为财险业第一大险种,商业车险市场化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近日,保监会发布了《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商业车险费改试点地区及改革步骤,稳步推进商业车险改革,广西、黑龙江、山东、青岛、陕西、重庆6地被定为试点地区。

随着改革的逐渐推开,这可能带来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对于中小保险公司来说。由于大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严密,内控严格,市场份额较大,不会轻易打价格战。可以预见,改革初期,由于竞争,车险保费收入会有所下降,保险公司在竞争中也会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差异化的商业车险保障和服务,将利于行业激发创新活力,促进车险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下一步,保监会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将商业车险改革推向全国。


保险资产配置

权益类投资成为险资的重点方向

在股市走牛的大背景下,险资入市比例实现连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我国保险资产总额突破了11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 100400.51亿元,较年初增长7.59%。今年前4个月,保险公司连续追加投资额,规模都在千亿元以上,其中今年2月新增3380.56亿元。


险企每月资金运用增加额 单位:亿元

从投资结构比例来看,最新数据表明,银行存款和债券占比下滑幅度较大,权益类投资占比不断提高。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银行存款25435.04亿元,占比25.33%,较年初下降了1.79个百分点;债券35518.1亿元,占比35.38%,较年初下降了2.77个百分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 14591.03亿元,占比14.54%,较年初上升了3.48个百分点;其他投资24856.34亿元,占比24.75%,较年初上升了1.08个百分点。

降息周期下,固定资产的收益下行。在一定的程度上将对新增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利率维持低位背景下,保险公司将加大权益类资产、另类资产和海外资产配置力度。股票市场的持续上涨,将带动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提升,未来保险公司有望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提升业绩。

降息之后,短期债券收益率下行,长期债券收益率向上,债券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明显。陡峭化曲线意味着保险公司能够在较低成本获得资金的同时进行较长期限投资获得较高收益率。陡峭化利率曲线下资金成本下降速度快于收益率向下速度,利好长期限保险资金保持合理利差,从根本上缓解保险行业可能遭受利差损的担忧。降息初期,新增保险资金配置收益受损,但保险资产的久期普遍较长,需要再投资的资金有限,所以这部分影响短期相对较小。

2015年一季度沪深300指数上涨14.64%,二季度至今上涨32.33%,受益于股票市场大幅上涨,一季度保险总投资收益率达8.5%左右,综合投资收益率达9.7%。大幅攀升的投资收益也刺激着险资的进一步入市。根据我们的测算,一季度,险资主动大幅加仓权益类投资约1000亿元,预计二季度险资主动加仓的金额要高于一季度。各家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可期。

目前为止,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已数次扩围,在市场化改革、保险“新国十条”等政策红利的促动下,2014年以来,保险资金频频出师海外。国寿、平安、安邦、阳光、太平等公司均有不同斩获。毋庸置疑,险资投资的全球化配置之路已经开启,很多险企都在积极研究和探索。业内人士认为,从长期战略配置角度出发,增加海外投资比例可以有效利用全球市场内各类投资机会,分散境内投资组合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截至2014年12月末,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余额达239.5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65.8亿元),比2012年末增加142.55亿美元,增幅为146.96%。然而,这一数字在全行业超10万亿元的总资产中,占比仍不到2%。

今年以来,保险资金海外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在今年1月,中国平安旗下子公司平安人寿以3.27亿英镑(约合30.54亿元人民币)买下伦敦办公大楼 TowerPlace。2月8日,阳光保险斥资2.3亿美元,收购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心的酒店Baccarat。近日,中国太平联合开元城市发展基金、厚朴资本等发起设立的海外投资基金正式成立,该基金参与投资位于纽约曼哈顿核心区域的翠贝卡111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约8亿美元。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保险业走出去迎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目前不少保险公司已经开始了积极准备,如中国人保、中国信保、中国平安、中华保险、中银保险等多家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并着手一些基础研究。预计保险公司海外投资的热潮会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而到来。

数据来源:保监会 制图:康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