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构建保险支持体系 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发布时间:2015-06-16 10:30:46    作者:王稳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是中国版的全球化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外交思想的重要表述,意义重大。保险业作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应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发挥风险管理的专业服务价值,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全面可靠的风险管理服务。

共同做大蛋糕

从新时期大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来看,中国的国际定位和大国战略将随着全球格局的不断变化进行调整。“一带一路”战略是对新时期大国战略的顶层设计。与新常态、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构成内外统筹的总体战略思路。

“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基于正确义利观的外交新理念——互利、共赢、合作、发展,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外交思想。中国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坚持不懈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为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发挥更大作用。

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新机制,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一带一路”战略将形成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培育竞争合作新优势,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把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推动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应,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形成互补互利互惠的良好局面。

从外交和国家关系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将打造新的区域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将促进区域内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人文交流更加顺畅,使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将优势互补转化为务实合作,真正构建起“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从中国自身发展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布局,中国将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重现往日的辉煌和繁荣,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中国模式,在继承中华文明优秀遗产的基础之上,走的是一条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风险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不可避免地要与沿线已有大国政治势力发生碰撞和摩擦,这就使得“一带一路”战略整体上面临着地缘政治带来的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是新兴市场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来说面临着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商业环境风险。从中国信保2015年国家风险参考评级的结果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险水平为5.5级左右,总体较高,中国企业的“走出去”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挑战。

宏观上,“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着突出的地缘政治风险。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俄罗斯的“欧亚联盟”计划等都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存在区域的重合。中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美国借助反恐战争插足其间,美俄形成争斗之势,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必须要通过中亚地区,这势必与美、俄发生碰撞,面临着美、俄两大势力的压力。南亚地区存在着印度这个地区大国,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使得印度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保持高度警惕,中国在南亚地区的经营拓展面临着印度的强大压力,作为中国之后最具潜力的发展中大国,印度在南亚的存在感是“一带一路”难以回避的地缘政治压力。东南亚地区的局势由于美国和日本的介入而变得格外复杂,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就是以东南亚为突破口,力图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日本更是把东南亚当成与中国角力的重要战场,在美日的影响下,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受到严重的影响。

微观上,中国企业面临着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商业环境风险的多重考验。中国信保对600多位企业风险经理的问卷调查,获得了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前十位风险事件(见下表)。

分区域和国别看,“一带一路”国家风险评级多为5-9级,其中国家风险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上的国家有48个,占比为76%,区域绝对风险水平处于相对高位。在21个关键国别中,国家风险水平在中等及以上的国家有18个,占比为85.7%;在21个重要国别中,国家风险水平在中等及以上的国家有14个,占比为66.7%。

中亚5国风险水平均值为6.2,主要风险特征为:多国领导人年龄较大,面临政权交接的不稳定性;错综复杂的阿富汗局势使得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向中亚渗透,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经济结构普遍较为单一,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差。

东南亚11国风险水平均值为5.9,主要风险特征为:政局稳定性面临较大挑战(如缅甸等国);汇率波动剧烈(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法律变更风险较高(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

南亚8国风险水平均值为6.5,主要风险特征为:部分国家国内局势依然错综复杂,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大;基础设施整体较为薄弱;经济改革等政策的连续性能否得以保证仍需进一步观察。

中东欧16国风险水平均值为4.7,主要风险特征为:大国博弈加剧地区冲突,战争与内乱风险较高(如乌克兰、摩尔多瓦等国);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如斯洛文尼亚、马其顿等国);商业环境风险相对不显著;法律法规模糊多变(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

大俄罗斯地区8国风险水平均值为6,主要风险特征为:乌克兰危机的爆发致使地缘政治局势趋于紧张;俄罗斯与美欧的对立致使独联体国家内部社会矛盾更趋复杂,党派纷争呈现出激化趋势;各国经济结构普遍单一,经济依附性强,抵抗风险能力不足。

西亚北非16国风险水平均值为5.3,主要风险特征为:近期该区域的冲突和教派矛盾引发的大规模动乱和内战问题,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实质性解决,地区新秩序的重建需要较长时间;“伊斯兰国”使得该地区的恐怖活动日渐频繁,社会安全风险增大;大多数国家属于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受到国际能源价格波动风险较大;受持续不断的政局动荡影响,除部分经济基础较好的海合会国家外,其他国家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保险业如何提供服务

保险业服务于“一带一路”,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构建支持企业“走出去”的保险支持体系;加大与海外保险公司、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以及各国保险监管机构的合作,统筹信息、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共享与互通,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

保险业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作为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针对三部委发布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的政策、道路、贸易、货币、民心五通,以及具体的合作项目和领域,保险业必须积极主动对接,做好保险服务“一带一路”的“五年、十年规划”,提出明确的行动纲领。目前,中国信保已经梳理“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清单,建立项目储备库,参与设计重大项目融资保险方案,目前跟踪项目有180多个,涉及铁路、电力、电信、船舶等行业。

具体说来,一是为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和服务;二是通过保险机制引导企业加速产业升级与转型;三是发挥保险资本融资作用,直接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四是协助企业对跨境投资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海外利益的保护。

构建企业“走出去”的保险承保体系。根据不同类型保险公司的比较优势,保险业要形成差异化的保险体系,即政策性保险公司应主要承保以政治风险为主的国家风险,而商业保险公司则主要承保商业风险,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服务;同时,重视再保险的发展,构建“一带一路”区域的国际再保险中心。

首先,政策性保险公司主要承保政治风险。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政治风险是企业经常碰到又难以应对的主要风险,2011年利比亚战争前,中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有50个,涉及金额188亿美元。利比亚政局动荡对中资企业的经营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但是中国企业几乎没有投保,中国信保赔付金额1.3亿美元,赔付率为1500%,但仍有大量的损失得不到保障。

2014年5月越南多地爆发反华排华打砸抢烧中资企业暴力事件,包括台湾和香港地区在内的一些中国企业以及新加坡、韩国等企业遭到不同程度的洗劫,造成企业财产和员工生命巨大损失。中国信保当年承保的越南业务下降39.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状况整体比较高,未来发生类似政治风险事件的概率比较大,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行中,要充分发挥政策性保险公司的作用。中国信保作为专门防范信用风险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充分发挥了对外经贸的“导航仪、稳定器、减震阀、安全网”的独特作用。2009年到2014年,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的覆盖面迅速扩大,中国信保共实现承保金额17553亿美元,是公司成立前七年累计承保金额的10倍。2014年末,中国信保的出口信用保险对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渗透率从2002年的0.8%达到15.6%,承保规模在全球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的排名从第十名位上升到第一位。

其次,商业保险公司应主要承保商业风险。从世界范围内保险公司的发展经验看,本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保险公司的国际化,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和风险管理,是国际知名保险公司发展的共同经验。在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商业保险公司以有形的海外网点和无形的保险技术为中国企业提供囊括财产险、工程险、意外险、人身险、健康险等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帮助中国企业应对商业风险。

再次,建设“一带一路”区域再保险中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保险市场大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相对较小,保险供给能力也无法满足区域保险需求,这就需要推动由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区域再保险中心建设,增强区域内保险供给能力,以满足区域保险市场的需求,为沿线国家提供风险管理和再保险服务。

保险业要加大对外合作力度。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面临各种风险,保险机构服务于中国企业的海外战略一样也面临着信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困难,这就需要保险业加强国际合作,这种合作包括监管机构间的合作、保险公司间的合作以及保险公司与多边金融机构间的合作三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保险监管方面的合作。在国际保险监管合作框架下,构建“一带一路”保险监管合作新机制,如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多边保险机构、金砖国家信用保险合作机构、保险“一带一路”建设基金等。

其次,加强与外部保险机构的合作,以降低进入目标国保险市场的难度。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如土库曼斯坦保险市场最主要的主体是国有的土库曼斯坦国家保险公司,垄断了几乎所有的保险业务,能提供诸如财产险、人身险和责任险等几乎所有类型产品;中国的保险公司要进入土库曼斯坦保险市场,最好的途径就是与土库曼斯坦国家保险公司合作,加强在人员、信息、技术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共享,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企业开拓土库曼斯坦市场。另一方面,积极支持保险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如复星并购葡萄牙最大的保险公司caixa旗下三大全资附属子公司80%的股权,安邦保险并购比利时保险公司FIDEA。

再次,保险机构要加大与多边金融机构尤其是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和协调,充分利用这些金融机构在政策、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如进入印度、俄罗斯等国保险市场,借助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力量无疑会降低很大的难度;而亚投行目前更是有50多个创始成员国,涵盖了“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和地区,借助亚投行的网络和信息资源,无疑会有助于中国保险机构在海外保险市场的开拓。

最后,加强保险协会、学会、高等院校与国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保险人才培训、保险专业学生交流和互换、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平台。

加强保险业公共产品的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沿线国家、行业和企业的风险信息的调查,需要专业的评级机构、第三方智库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中国信保国别研究和资信调查团队已经连续十多年发布相关国别、行业和企业的风险评级服务,是保险业可靠的公共产品供应商。建议行业更加重视保险信用体系、资信评估体系和风险管理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作者系中国信保国别风险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