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净利增速放缓 银行不良暴露加速

发布时间:2016-04-18 10:33:29    作者:冯娜娜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冯娜娜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脱媒和竞争加剧对银行传统盈利模式造成冲击,银行的不良贷款呈加速暴露的趋势,资产质量持续承压,风险防控成为了银行的重要命题。

日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银行业经营压力加大,根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对16家上市银行近几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的测算,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增速存在稳定的相关关系,且可能存在明显的加速特征,即当经济增速持续下降时,信用风险的释放速度将有所加大,估计2016年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达到2.0%左右的水平,拨备覆盖率逼近监管红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是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最重要因素,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将下降9个百分点左右。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努力实现制造业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升级,并探索从过度依赖投资拉动转换到由消费和投资协调拉动。2016年正是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预计GDP增长在6.8%左右,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将出现“零增长”。

净利增速放缓

银行业告别了以往的高速增长期。近日,银行陆续发布了2015年年报,五大行中,工行、建行、农行、中行2015年分别实现净利润为2777.20亿元、2288.86 亿元、1807.74亿元、1794.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5%、0.28%、0.7%、1.25%。交通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65.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

股份行中,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95.28亿元、506.04亿元、411.58亿元、461.11亿元、576.96亿元,分别同比增2.23%、7.61%、1.15%、3.51%、3.19%;平安银行净利润218.65亿元,同比增长10.42%。

“尽管静态看增速放缓,但从经济金融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下,动态和辩证地看待本行的经营业绩,不仅符合预期,而且来之不易。”工行行长易会满谈及银行业绩时表示,这一经营业绩是在增长难度加大的高基数上取得的。利润总量越大,增长难度也随之增加。现在该行净利润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5年前的1.7个百分点、10年前的7.3个百分点。2015年的净利润超过了2000年之后8年的利润总和。

不良上升 银行拓宽处置方式

作为观察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的“双升”也成为银行现在的常态。

银行发布的年报显示,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仍是不良贷款分布行业的重灾区,建行指出,2015年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增加较多;截至2015年12 月末,农行不良贷款余额上升较多的两个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分别增加306.12亿元和231.62亿元。

不良贷款的分布地区方面,截至2015年12月31日,农行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不良贷款额较上年末增加较多,分别增加335.89亿元和154.42亿元;光大银行长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珠江三角洲的不良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24.51%、20.16%和17.87%。

中信银行指出,截至2015年末,该行不良贷款持续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亲周期性的行业、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互保联保圈风险加剧扩散等,导致违约概率加大,信用风险加剧,形成较多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承压,各行都在思考如何稳定资产质量、拓宽处置方式、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

工商银行组建了专业化的不良资产处置团队,统筹运用多种手段加快处置进度。针对资产管理、代理投资等各类新型金融风险,工商银行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场、全产品、全口径的投融资风险管理机制,注重加强底层资产穿透管理,实施压力测试的常态化,避免风险的交互传染。

建行方面,注重提高回收盘活的处置占比,充分发挥批量转让规模效应,有效运用核销手段,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率。主动创新处置手段,推进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模式创新,积极探索不良资产证券化,优化个人类不良贷款重组政策。

农行方面,深入推进担保圈、隐性集团客户、理财“飞单”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强化“两高一剩”名单制管理和行业限额管理,运用贷款重组、再融资等措施,化解潜在风险。创新处置手段,综合运用清收、核销、市场化转让等方式,扩大清收处置成效。

中行方面,严格业务准入、审批、贷后管理各个环节,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主动清退不符合宏观调控方向的行业和客户。建立重点地区重点督导机制,综合采用现金清收、重组、批量处置、核销等多种措施,创新清收模式。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银行全年共化解不良资产1044亿元,实现若干重大项目的重组盘活;光大银行于2015年共清收现金46.59亿元,核销呆账55.79亿元,债权转让51.47亿元;中信银行通过实施“授信后全面管理体系建设”项目,落实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要求和三道防线职责,通过清收和核销等手段,消化不良贷款本金454.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