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南海渔船一夜

发布时间:2016-04-19 09:25:33    作者:李俊岭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捕鱼

渔船上的工人开始依次挑起渔船两侧的电灯。左右两侧分别有两排灯泡,每个灯泡都是1000瓦,总共100盏灯。夜色中,排灯闪烁,映照在海面上。开灯的目的是为了吸引灯光鱼。灯光鱼,是这个季节渔民主要的捕鱼种类。

夜色中的大海更显深邃。渔船随着海面的波浪摇来摇去,有如婴儿的摇篮,一刻不停。亮灯之后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等待鱼儿聚集到渔船周围。渔船上的工人们有的在船边聊天、钓鱼,有的回到船舱睡觉去了。

记者初次随渔船出海,新鲜感过后,“晕船”症状随之而来——呕吐、呕吐还是呕吐,尽管胃中已无东西可吐,但每隔15分钟左右仍要蹲在船舷边上向海中干呕,干呕后的刹那是最感轻松的时刻,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晕吐。“我们当初随船出海打鱼也是这样,吐了两次就适应了。”岑新波说。

远处海面上的渔船同样是灯光闪亮。岑石生整晚不困。坐在凳子上聊天的同时,他还钓上来一条大的墨鱼和几条小鱿鱼。当场他将墨鱼洗干净放在锅里煮熟,和几个人“分享”了。当然,记者无福消受。

凌晨4时35分,岑石生慢慢把大船后面拖拽的小船拉近,然后敏捷地跳上了小船。不一会儿,小船两侧分别挑起一盏灯泡,亮度甚至比大船的灯泡更显明亮。之后,大船两侧高挑的灯排朝着小船的方向渐次熄灭。最后,只剩下小船上的两盏大灯在闪烁。

5时30分许,大船启动,围绕亮灯的小船开始转圈,边转边撒网,船工撒网的速度极快,大船转完一圈后,撒网也完成了,随即开始迅速收网。此过程紧张忙碌,人工操作船上的机器迅速完成。

4月9日凌晨,近海,“琼万渔00011”号渔船上的渔民开始收网。

6时25分许,收网接近尾声。渔网开始慢慢收拢。遗憾!工人们没有看到鱼儿欢蹦乱跳的“丰收”景象。打上来的少量灯光鱼被迅速放到一个大塑料桶中,并加入了碎冰。碎冰是出海时装到船上的。“这次打上来的鱼估计也就100斤左右吧。”岑新雄说,“出海打鱼遇到这样少的情况也属正常。一次出海打得多的时候有一两万斤,甚至三万斤都有。那时船舱都堆满了鱼。”

捕捞上的鱼迅速进行冰镇处理。

收网后,“琼万渔00011”号渔船踏上归程。这是4月9日南海的早晨,天边泛起微红,晨光熹微。

4月9日清晨,“琼万渔00011”号渔船在晨曦中踏上归程。

渔船慢慢靠岸。此时,港北港内已经有一些出海归来的渔船停靠。岑新波将工人们挑拣好的小鱼和一些小鱿鱼卖给了前来批发的商户,收入仅300元。

打鱼是一项充满风险的工作,不仅有自然风险,还有经济风险。“一次出海,不算人工成本,柴油、冰块等硬成本就近2000元。这次出海打鱼是赔本的。”望着港口里穿梭来往的渔船,岑新波平静地说,“打鱼就是这样,经常空手而归。这和气候、海水等条件有关。”

万宁市和乐镇港下村村委会主任卓关生正在码头上忙碌。他告诉《中国保险报》记者,当天出海归来的渔船基本都没有打上什么鱼来。港下村只有农田92.3亩,630户共2400人全都以打鱼为生。

渔民将捕捞上的鱼进行分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