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美国电影金融公司中国区总裁叶禾卿:

完片担保帮助投资人规避风险

发布时间:2016-05-04 09:37:48    作者:记者 秦嘉敏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2015年,中国电影收获了440.69亿元的总票房。在投资不断涌入的势头之下,电影能否如期完成制作,成为电影行业的重要风险节点。在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完片保险成为参会人员的热议话题。为此,《中国保险报》特别走访制片人、完片担保公司,力求全面呈现完片保险在中国的现状。

美国电影金融公司(FFI)中国区总裁叶禾卿认为,完片担保其实是在帮助中国电影产业慢慢地建立起一个制作系统。“好莱坞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有非常严密完善的制度,不管是从资金、创意,还是从风险把控方面。”叶禾卿说。

《中国保险报》:完片担保与单纯的完片保险有什么不同?保险公司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叶禾卿:电影是一个比较特殊和专业的行业。完片担保公司相当于是保险公司的前端。我们直接面对投资人、制作公司,做电影完片的所有技术性的评估和监督工作。我们决定承担一部电影的完片担保之后,会转身跟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如果需要有赔付的,保险公司会根据我们的判断进行赔付。

在全世界范围内,完片担保公司现在还能做业务的基本上也就4家,我们占到整个业务量的80%。我们的业务量非常大,赔付的案例很少。保险公司也会衡量这一年里面做了多少片子、赔付情况是怎样的,然后再决定明年怎么收费,就跟你买车险是一样的。

我们在除中国以外的地方以及在中国的一些合拍片,所有的有FFI承接的完片担保都是由劳合社来承保。我们向制片人平均收取整个制作费用的3%,这其中的一部分是我们给保险公司的保费。我们希望能够与中国的保险公司进行合作,慢慢地做中国本土电影的完片担保。

《中国保险报》:完片担保制度对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直观的变化?

叶禾卿:完片担保其实是在帮助中国电影产业慢慢地建立起一个制作系统。好莱坞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有非常严密完善的制度,不管是从资金、创意,还是从风险把控方面。在好莱坞,每年的影片之中大概有40%做了完片担保。

中国的电影产业还没有工业化,还没有标准化。所以我们是从建立系统开始,然后才能够监督这个系统。有一个系统,大家慢慢觉得这个系统对控制成本、控制电影整个创意和控制质量是有帮助的,那么大家都会慢慢适应。

过去的这些年来,中国的一些电影制作其实是不太在乎成本或者说是拍摄周期。现在电影越来越变成一个产品、商品,投资需要有回报率,控制成本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了。这也是出现相关保险产品的原因,能够帮助投资人规避一些风险。

《中国保险报》:FFI怎样积累完片担保的风险数据?保险机构能借鉴哪些经验?

叶禾卿:我们在国外已经做了50年。在这个专业领域,保险公司非常信任完片担保公司。如果我们看过一个导演或者一个制作人以前做过的片子,超支非常严重,或者没有按照承诺的计划、创意进行拍摄,我们可以拒绝担保。这对制片人或者导演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如果完片担保公司不保你的片子,可能很多投资人就不会给你投资。

现在中国每年大概拍摄700部电影,大多数投资人肯定愿意他们的投资收到回报,所以,电影是一个商品,要控制它的预算。这是导演和制片人相互帮助但又相互牵制的一个过程。随着拍摄的片子预算越来越高,大家都回归理性之后,拍电影一定是要去找银行贷款,降低资金成本成为希求,这时候就需要有完片担保。

其实保险公司也可以直接去承保,只不过要考虑有没有必要专门开辟这样一个新的领域。我觉得保险公司没有这个必要去做前端的事情,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就好了。

叶禾卿

2015年1月开始为美国电影金融公司在中国地区工作。在此之前,她作为制片人/执行制片人/制片,具有14年的电影制作经验,参与了许多中外合拍影片的制作。电影项目包括 《暗杀》《007:大破天幕杀机》《环形使者》《拉贝日记》《铁拳无敌》《碟中碟3》等。此外,叶禾卿还创建并成立了东丰电影制作公司。她不但具有资深的合拍电影制作经验,还对中国电影市场及电影制度管理有深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