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江西:商车费改平稳落地

发布时间:2016-05-30 09:54:07    作者:熊平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5月29日零时,江西省全面启用新版商业车险条款费率,标志着江西正式迈入新商业车险时代。对此,江西保监局于5月28日20时开始,分7个小组对新车险产品系统整体切换工作进行了现场督导,全省所有经营车险的公司均实现了成功切换上线。

为确保此次商车费改工作平稳开展,江西保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保监会统一部署,按照“三坚持、两营造、一结合”的总体思路,即:坚持改革工作的统筹推进,坚持保险公司的主体责任,坚持风险防范的底线思维;营造稳定的政策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结合实际打造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江西亮点”;围绕改革平稳推进总体目标,高位推进,周密筹划,精心组织,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科学谋划 精心组织

在保监会确定江西为第三批商车费改地区后,江西保监局立即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改革工作,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局领导为副组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省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各产险公司省级分公司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公司、各行协也都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江西保监局在第一时间召开了商车费改启动会,确定了“改革不能缓、市场不能乱、服务不能滥”的总体原则,制定了《江西省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了38项具体工作措施及对应时间表,将工作任务具体分解到各公司、各级行协和机关各处室,公司和行协均按照要求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案,责任层层明确、任务层层落实,保障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

为保证商车费改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江西保监局搭建了多层次的沟通平台。一是建立全省“商车费改公司微信群”和“商车费改行协微信群”,收集保险公司和行协的动态情况,及时发布各项政策和工作安排,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指导行协成立了车险专业委员会,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统筹推进车险行业性工作,收集相关意见和市场情况。三是建立简报制度,每周编辑改革工作简报,目前已印发7期简报,向行业和相关部门宣导政策,通报工作进度,掌握行业动态。

全程跟踪 从严把控

江西保监局多次召开行业座谈会,宣导政策精神。为进一步落实保险公司的主体责任,明确各省级分公司“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必须落实各项监管的要求,做好准备工作。江西保监局还召开行协专题工作会,要求各级行协秘书长为第一负责人,做好对外沟通、对内协调、主动宣传、督促落实等工作,负责辖区商业车险的改革工作的平稳推进。

江西保监局进行“双随机”督导,随机选定人员、随机选取地区和机构进行现场督导,而且要求覆盖各级机构。由分管副局长、产险处主要负责人带队,共对1家法人机构、19家省级分公司现场督导,并深入9个地市行协、38家市级保险机构、10家县级保险机构进行巡查,考核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并通过细化25项具体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考评,相关结果形成书面记录存档,作为后期现场验收和监管的重要考察依据。

拉网排查 防范风险

江西保监局始终把稳定作为商车费改的前提条件,将风险防范贯穿于推进改革工作的各个环节,印发《江西省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和应急处置工作流程,防范风险于未然。

针对群体性风险,做到两个“100%”。一是100%风险排查。以2015年商业车险承保理赔数据为基础,对全省251.6万辆投保车辆开展数据测算,预估195692辆营运车辆中共有31752辆保费上涨,为此专门召集相关公司进行座谈讨论,要求对所有保费上涨的营运车辆做到拉网式排查、百分百走访,提前做好沟通工作,要有“守土有责”的大局意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要妥善处置。二是100%动态跟踪。针对江西营运货车和出租车较多的情况,对预估上涨的27646辆出租车和营业货车建立了数据库,逐车跟踪统计,监测续保、弃保、省外投保等情况,及时做好风险预判工作。

主动作为 有序推进

主动汇报沟通,营造给力的外部环境。江西商车费改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改革启动后,江西保监局及时向省政府进行了报告,副省长刘昌林对此作出重要批示,省政府还就此项工作专门召集省信访局、省委宣传部、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运输管理局、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等单位,召开协调会部署相关工作。为推动商车费改顺利开展,江西保监局多次走访省政府金融办、运管局、交警总队等相关单位,主动上门沟通商车费改工作事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各设区市行协纷纷向当地政府分管副市长进行汇报,代表行业积极与本地区金融办、宣传部、交通局、消协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均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为确保商车费改有序推进,改革红利切实惠及大众,下一步,江西保监局将进一步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商车费改的政策解读,提升消费者保险意识,为改革营造良好环境。二是加强非现场监管,密切关注风险监测数据的变化,持续开展市场巡查,适时启动现场监管工作,维护市场的有序稳定。三是进一步推动行业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完善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机制,提高理赔效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