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王和:车联网保险的现在与未来

发布时间:2016-07-08 09:35:38    作者:王和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王和

中国的车联网保险起步较早,从发展的总体情况看,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预期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是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究其原因,有汽车产业方面的,有相关技术方面的,也有保险业自身的原因,特别是这个时期,恰好是中国全面开展商业车险改革,这是大局,因此,“无暇顾及”也就在情理之中。

随着我国商业车险改革的全面推开,同时,外部环境也逐步完善与成熟,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步入汽车社会,无论是从完善服务、改善体验,还是从创新模式、促进发展的角度看,都需要更多地关注车联网保险的发展问题。同时,也相信车联网保险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时期,夯实基础是关键。车联网保险应用的本质是计算,我们不妨通过对赛车游戏的观察,重新并全面地思考车联网保险的计算架构问题。

赛车游戏的基本框架是建立在汽车运动的“三维计算”基础上,即包括了汽车、环境和人,基于这三维的实时和动态数据的叠加计算。车联网保险的本质也是这三维的计算,而起初的车联网保险更多的是关注基于定位的动态计算,继而判断驾驶行为。但在汽车运动过程中,三维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即“车在境中,人在车上”。未来的车联网保险应当构建基于三维思维的技术架构,关注三维数据的获取、计算和合成,这方面虚拟技术,如VR、AR和MR将给我们带来启发。

在三维计算中,“车”是运动的主角,因此,“车”计算是基础和前提,也是最终的指向。随着全面“前装时代”的到来,车况,包括工况和操作数据的获取将成为自然,同时,姿态数据也是重要的风险数据,需予以高度关注。此外,位置计算是汽车状态计算的重要实现,包括对于驾驶行为的计算。但面临的挑战是模型的有效、可靠和公信,包括与驾驶行为之间的关系解释。

“境”的计算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而“境”恰恰是重要的风险因素。在自动和无人驾驶时代,“境”计算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境”计算包括微观、宏观和条件3个维度,微观计算主要是相对距离计算,这是“自动避碰系统”的基础;宏观计算主要是中尺度和大尺度的计算,一方面解决预警问题,另一方面解决路况判断与选择问题;条件计算主要是与行车和驾驶相关的气候条件计算,重点会关注影响能见度的雨、雪、雾和霾等,同时,也会关注影响驾驶环境的风,特别是侧风以及路面结冰和涉水风险。

与“境”计算密切相关的一项应用是无人和自动驾驶技术,它属于综合和系统的微观计算,重点是相对距离。同时,需要精度、速度和稳定性更高的计算,包括定位、雷达、监控与操作。其中,两大计算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二是基于驾驶的人工智能系统。

尽管“车”与“境”均至关重要,但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人,因此,“人”的计算是关键,同时,“人”的计算属于最复杂的计算。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一种是基于驾驶结果的计算,即通过汽车状态和姿态,来判断人的驾驶行为,这种计算更多的是基于表象的判断和评价。另一种是基于心理学基础的计算,通过驾驶心理模型,对驾驶员驾驶心理和技能进行评估,这种计算对于车队的驾驶员录用与管理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此外,在汽车保险定价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指定驾驶员”难题。面向未来,基于车联网、生物识别和区块链等技术,将为真正意义上“从人因素”的分类和归因分析提供可能。

除上述3个维度的计算外,从汽车使用的实际需求看,连接计算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特别是停车和加油,包括了寻找、推荐和预约。

近年来,在保险业、汽车相关行业以及车联网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在车联网保险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和富有建设性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下一步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中国车联网保险的发展过程中,重点围绕破解技术选型、建模技术和商业模式三大难题展开,技术选型的关键是解决“刚性绑定”问题,建模技术的关键是解决验证问题,商业模式的难点是隐私保护问题,特别是个人业务领域,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又依赖于技术和建模的配合,需要综合解决。商业模式的另一个难点是与现有的定价体系之间的矛盾问题,相对而言,车队业务更容易达成共识。

在车联网保险的应用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回答和选择“前装”,还是“后装”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现实的问题。无论是整车厂,还是相关行业,均陷于这一难题,这也是在发展车联网保险中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从发展的大趋势看,“前装”是必然,是大势所趋。但就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看,“后装”是必要,特别是二手车将成为未来汽车消费的主流。无论是“前装”,还是“后装”,平台标准问题,需要顶层设计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只是汽车制造行业的“一家之言”,未来将进入汽车社会,是一个生态圈,需要“集思广益”。就“后装”市场而言,谁主沉浮?是定位,还是维保,或是保险,关键是谁能够形成一种“杀手级”的应用,并形成相应的商业模式。汽车保险凭借数以千万计的客户群和数千亿元的保费规模,同时,车联网技术又是推动汽车保险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汽车保险是车联网“后装”市场的主角。

车联网保险面临的最现实的挑战是:如何存在,即刚性绑定难题。从市场实践看,有3种模式,并各有千秋。独立存在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破线”,不仅可能影响整车的安全和质量,同时,还面临客户接受度问题。OBD存在是最成熟的模式,也是目前市场最常见的模式。APP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刚性绑定,即道德风险,同时,还面临数据有限的问题。此外,通讯成本也是发展车联网保险需要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中国人保在中国保险业率先开展了车联网保险的实践,并探索出了两个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车队业务模式和个人业务模式。通过前期的试点和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方面,“基于使用的定价(UBI)”技术的导入,提高了定价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改善了客户体验,提高了客户黏性;另一方面,也为驾驶行为的改善、扩大保险服务范围,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针对车队业务。此外,车联网技术对于“两客一危”车辆的安全管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中国人保的车队业务模式下,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和安全生产的服务,并逐步发展成为基于车联网技术的车队安全行车综合管理服务模式。

通过车联网技术的应用,中国保险业已逐步探索建立了基于车联网和移动终端的保险服务新模式,并形成了清晰的技术路线图,包括基于安全驾驶的全面信息服务体系和基于交通事故的全过程保险服务体系。

面向未来,车联网技术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特别是民用精度方面突破,汽车动态信息将实现从“主动模式”向“被动模式”转化,继而从根本上改变技术的基础。与此同时,建筑物内定位技术的突破,将实现无缝衔接和全覆盖。

iBeacom技术为建筑物内的定位和导航提供了新途径,除了能够很好地解决停车场定位外,还能够实现与卫星定位系统的衔接,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车联网保险的关键是通讯解决方案。从未来的通讯技术发展的趋势看,从形式上,将出现不同对象之间的互联互通,如V2V、V2O、V2H、V2P等,核心是类似BT的“接力模式”,实现就近和高效的“点对点”;从技术上,即将应用的5G技术和全球免费WIFI等,将推动通讯的低成本,甚至是免费,给车联网保险的发展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人类社会将进入“算法时代”,算法的革命性进步,将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认知领域。

在中国战国时期的一部解读《易经》的专著《易传》中有一句话堪称“大数据”最早的诠释,即“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意思是当数据量达到一定极限时,就能够“定天下之象”,并进入“真相时代”,继而引发认知革命。除了数据量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算法,因为,认知科学的本质是计算科学。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在“大数据+ 算法”的共同推动下,人类将实现从预测到预知的跨越,并将推动风险管理和保险的根本性变革。

区块链的技术特征与车联网保险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一方面,是能够较好地解决原始数据的公信记录问题,解决了基础数据的“真实”问题;另一方面,“去中心化”为“点对点”的信息交换与价值转移提供了可能;同时,还能够很好地解决隐私保护和身份认证问题。因此,区块链技术无疑将给车联网保险的发展带来“改天换地”的机遇,但如何利用,特别是形成保险以及相关行业的集体共识和一致行动是关键。

生物识别将成为车联网保险发展的关键技术,一方面,能够有效实现“验明正身”,提高定价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能够进行安全预警,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生物识别技术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技术的采用面临适用性和经济性的分析与权衡,更重要的是解决好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在车联网保险,特别是在个人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隐私保护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一切均无从谈起。解决隐私保护问题,制度解决固然重要,但更彻底的是技术解决。需要换一个思路重新考虑“算什么”和“算与不算”等问题,也许不那么“精”的模糊计算是一条出路。此外,区块链技术也给我们解决隐私问题以全新的思路和路径。

就车联网的计算而言,分布式计算是肯定的,关键是怎样和如何“分布”?因此,分布设计是关键,核心是解决“前计算”与“后计算”的关系。从表象看,通讯能力与成本是制约因素;从本质看,则是基于效率的技术逻辑,关键是处理好必要与可能的关系。同时,前计算能力和异常触发机制是重点。

“无人驾驶时代”已经到来,相对于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环境”则相对滞后,如法律,再如保险。面对这个时代,保险的新挑战是“主体模糊”,即风险主体是驾驶员,还是程序员?是应当继续采用汽车保险的形式,或是应当纳入产品责任保险的范畴?保险业需要面对、思考并突破“无主”时代的困境。

车联网和大数据为汽车保险的科学和精细化经营提供了全新的可能,并可能引发“车险革命”。这种“革命”不仅针对传统的经营模式,更重要的是能改善驾驶行为,促进绿色出行,为社会创造福祉。车联网保险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前装和后装问题,还有刚性绑定问题,但通讯、算法和区块链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将重新结构基础逻辑和技术模式。而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认识互助精神是保险的出发和人性的光辉所在是根本,同时,明白“适可而止”是一种智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一种觉悟。

(作者为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本文为作者在“车联网大数据保险应用国际研讨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