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大连保险业:给大樱桃撑起遮雨伞

发布时间:2016-08-04 07:23:07    作者:李敬伟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特约记者 李敬伟

在大连,大樱桃种植经济产值已经超过黄桃种植,紧随当地富有盛誉的苹果种植产业,成为各级政府加快推动农民增收脱贫奔小康的重要抓手之一。这是大连市农委果业处副处长闫明伟日前告诉《中国保险报》特约记者的信息。

然而,樱桃坐果期间最大的威胁即樱桃降雨果裂灾害一直是樱桃种植户的心病。

“后石村樱桃园种植规模700余亩,以往抵御樱桃降雨果裂灾害的手段是借助防雨棚,虽然有政府进行财政补贴,但落实到果农身上,每个防雨棚仍需要个人负担近700元。防雨棚的预期使用寿命在10年上下,且防雨棚透风性较差,管理一旦跟不上,防雨棚里的樱桃同样会因高温腐烂。”大连市金普新区后石村樱桃园农场场长崔世昆日前告诉《中国保险报》特约记者。

“仅金普新区的大樱桃种植面积就有6000多公顷,上防雨棚,不光是果农负担重,地方财政压力也挺大。”在现场的大连市财政局农业处隋一明补充道。

大连保险业力图通过保险产品创新,给从事樱桃种植的农户撑起一把遮雨伞。从2015年开始,大连保监局即协同大连市农委、财政局和气象局等单位,指导人保财险大连市分公司针对这一课题进行联合攻关。

作为大樱桃降雨果裂保险产品的主要设计人员,人保集团李华博士及人保财险大连市分公司农险专家孟德刚告诉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陆地大樱桃从坐果到成熟期仅一个多月,其间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樱桃即将成熟时遇到连续降雨天气,果实直接接触雨水易致其表层机理遭受破坏,樱桃树根系吸水过量则造成樱桃果实开裂,这些都会给樱桃种植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按照常规实验流程,只能通过连续跟踪天然降雨过程且获得一定批次的累计实验数据,从而获得设计“陆地樱桃种植降水指数保险”(以下简称“大樱桃保险”)的基础数据,这最少需要两年以上的实验周期。人保财险大连市分公司、市农委及气象部门通过论证,打破常规,决定通过模拟自然降雨天象,即利用人工降雨的办法,把两年以上的实验周期压缩到一年完成,通过选择金普新区和旅顺口区两个大樱桃种植区域的定点定量实验测算,最终获得预期的科研数据,赶在2016年樱桃盛果前夕把大樱桃保险如期送到了果农手上,为果农保收增收赢得了先机。

后石村700亩樱桃园中的200亩果树,今年被纳入政策性大樱桃保险试点范畴。这让崔世昆看到了希望,他说等明年樱桃园的果树都上了保险,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原有的防灾设施成本,还会让他们腾出手来不断改进樱桃的品质。

在后石村大樱桃农场几公里外的前石村北屏山生态园,记者见到了生态园总经理郭相友。郭相友是远近闻名的农业生态发展探路者,他用近10年时间,硬是把三面环山的一片以石灰岩为主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了闻名遐迩的花果山,其中栽植已经成熟的大樱桃果树就有40公顷。

听了孟德刚关于大樱桃保险的一番简要介绍,郭相友就迫不及待地打听保费“价格”。得知每亩140元的保费由财政补贴50%,种植户仅承担其余的50%,就可获得每亩4000元的降雨灾害保障,郭相友表示立马投保。

同行的隋一明看到郭相友这般性急,忍不住笑了起来:“现在已经过了承保期,你只能等到明年了。”郭相友这才恍然,一边摸着自己的后脑勺一边憨笑着。

郭相友告诉记者,北屏山生态园位于一个三面环山的“小流域盆地”,两年来的几场大雨,都因三面环山的阻隔没有给樱桃园造成损失,但不能就此心生侥幸。他指着身前一大片一眼望不到头的樱桃园说:“你看这些达到了坐果树龄的樱桃树,我大都给上了防雨棚,投入不小。刚才听了专家的介绍,我觉得还是保险牢靠管用。”

大连保监局财险处副处长孙永贺告诉记者,鉴于大樱桃保险对农民尤其是部分欲以此摆脱贫困的农户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下一步,大连保监局将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大樱桃保险产品,扩大承保覆盖面,给广大种植户尤其是想脱贫的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