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上市险企半年报观察:投资拖累利润下滑

发布时间:2016-08-29 09:18:04    作者:郭家轩    来源:南方日报

截至上周末,已有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平3家上市险企披露了业绩半年报。在寿险方面,三家险企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可谓是半年报中的一大亮点,这意味着传统大型寿险公司更注重产品结构转型与调整,侧重发展长期保障型保险产品。尽管如此,保费的快速增长仍无法掩盖净利润的跳崖式下滑,而投资收益下滑、保险赔付支出和责任准备金计提压力增加等则是主因。

   新业务价值成为业绩推手

上周中国人寿发布2016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2924.61亿元,同比增长24.8%。根据保监会公布的2016上半年寿险公司保费数据,中国人寿目前市场份额为20.6%。在此之前,中国人寿2011年至2015年的寿险市场份额分别为33.3%、32.4%、30.4%、26.1%、23%。

从寿险保费规模来看,紧随其后的应该数平安寿险。上半年平安寿险保费规模稳步增长,规模保费2181.92亿元,同比增长26.3%。而中国太平上半年实现总保费为939亿港元,同比增长10.0%,无论保费规模还是增速均不及内地两大寿险巨头。

不过,从新业务价值增速来看,中国太平上半年成绩最为抢眼,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61.3%,人民币口径则同比增长74.8%。中国人寿位列第二,上半年新业务价值280.21亿元,同比增长50.4%。中国平安暂列第三,寿险业务新业务价值240.17亿元,同比增长42.7%。

分析来看,三家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主要得益于新单高增长与渠道优化。首先就中国太平而言,个险、银保渠道快速增长。半年业绩数据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末境内寿险代理人数量较年初增长5.4%,每月人均件数同比增长15.6%,上半年每月人均保费2.67万元人民币,推动新单保费同比增长69.0%;高产能(人民币30万期缴保费以上)人力同比增长超过70.6%。

中国人寿方面,新单高增长也是新业务价值增长的主要推手。年报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个险新单期缴保费572.9亿元,同比增长71.4%;个险新单高增长也带来新单结构持续优化,新单保费中个险新单占比提升9.2个百分点至38.6%,银保占比持续下滑。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人寿新单高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代理人的高增长,上半年公司代理人规模129万人较年初增长32%;同时也受益于公司销售策略和利率环境。同样,中国平安上半年末代理人总数也达到104.58万人,大幅提升20.2%,带动个险业务同比增长26.4%;同时该个险业务占比达到94%,个险业务占比创出新高。上述两家险企代理人规模高增长,也为下半年业务发展奠定了人力基础。

   险企另类投资占比提升

展望下半年,各家上市险企早已开始考虑如何进行投资布局,以挽回收益。

对于中国人寿而言,加速资产结构调整,企业债、金融产品等非标资产将成为主要配置方向。浦东君表示,国寿2016年中期公司净/总/综合投资收益率为4.68%/4.36%/1.55%,净投资收益率相较于年初略提升0.38个百分点,提升主要动力是公司持续加大交易性企业债和金融产品配置。

投资资产配置方面,中国平安上半年固收类资产占比76.4%,其中债券投资占比最高为62%。权益类资产同比增长8.6%,其中股票资产增长2.7%。值得注意的是,能够代表另类投资的其他权益投资同比增长43.3%。物业投资和现金资产同比增长13.8%和20.8%,反映出对市场波动的风险规避策略。

同样,在中国太平方面,其上半年在资本市场出现较大幅度震荡时维持了较低仓位,并适时增加配置了较长期限的债券。数据显示,中国太平截至上半年末债券在投资资产中的占比从上年末的38.8%上升至41.5%;股票和基金总计占比则从去年末的10.4%下降至8.6%。

对于下半年,中国太平则表示,下半年国内资本市场仍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与中国经济中长期结构调整相伴的资产荒也将长期存在。在此背景下,公司将关注中长期价值投资,控制权益投资总体仓位;适度拉长债券配置久期,应对未来较长时期内利率下行风险,同时避免投资高负债地方政府项目及产能过剩行业,加强信用评级跟踪与投后管理,严防信用违约事件发生。

同时,另类投资也是未来投资的重点方向。中国太平表示将利用集团的海外优势,积极探索跨境投融资业务发展,推动优质不动产的全球资产配置。

   部分上市险企上半年净利润明显下滑

受国内利率持续下行、资本市场低迷以及保险准备金贴现率变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金融、保险行业整体经营都承受了一定的阶段性压力。尽管在寿险价值业务上可圈可点,但由于投资业绩下滑,也拖累了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长。

报告显示,中国人寿在今年前六个月的营业收入为3407亿元,同比增长2.2%,但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67%,仅为103.95亿元。对于净利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是受投资收益减少以及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变动的影响。

同时,报告也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的总投资收益为508.41亿元,同比下降了49.1%。“下滑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震荡,股票价差贡献大幅减少。”长江证券(11.080, 0.00, 0.00%)行业分析师蒲东君在研报中表示,而且,同期公司赔付支出1136.54亿元,同比增长55.2%,赔付支出中期满及年金给付占比85.6%,同比增长61.4%,成为主要推动因素。另外,由于新业务增长以及评估利率下移等因素,上半年公司计提责任准备金也同比增长了31.2%。

和中国人寿以及行业内大多数险企一样,中国太平在今年上半年也遭遇了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其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31亿港元,同比下降47.1%。但中国太平强调其降幅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据保监会数据显示,上半年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1055.86亿元,同比下降54.05%。

而和其他险企一致,中国太平利润降低主要也是受到投资的影响。中国太平表示,2016年上半年,低利率、资产荒迭加资本市场动荡,使得中国太平上半年已实现及未实现净投资收益由2015年上半年的101.32亿港元减少88.7%至2016年上半年的11.45亿港元,主要原因是股本证劵和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减少。

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中国太平2016年上半年投资资产的总投资收益为93.51亿港元,较2015年上半年的179.38亿港元减少47.9%,年化投资收益率则由2015年上半年的7.75%下降至2016年上半年的4.69%。

平安方面,半年报显示,截至2016上半年,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约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约5%。在宏观经济下行以及权益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2016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保险资金总投资收益380.28亿元,同比下降51.4%,总投资收益率为4.4%,但净投资收益率维持在5.7%,相对好于预期。

相较于中国人寿和太平人寿净利润下滑,中国平安则凭借其集团化、“多元金融”优势,实现了净利润的逆势稳步上涨。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07.76亿元,同比增长17.7%。

根据报告,在互联网金融业务经过多年的培育,其对平安集团整体的业务和利润增长已经开始产生贡献。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平安互联网用户总量约2.98亿,较年初增长23.3%。2016年上半年,从互联网用户转化新增的金融新客户人数达637万,占上半年新增客户总量的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