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曹德云:走向成熟的万能险

发布时间:2016-09-12 07:34:47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走向成熟的万能险——专访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

□记者 张伟楠

伴随我国人均持有保单数量持续增加,保险市场逐步走向成熟,保险资金洪荒之力渐被发掘,投保人更加期望了解自己缴纳的保费“去哪了”、我的钱“安全么”、未来保障金和分红收益“能兑付么”……我们的投保人正在走向成熟,我国正在从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迈进。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问题引起了投保人的关注。保险公司是不是一头“现金奶牛”?万能险是不是保险业的“潘多拉魔盒”?如何看待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如何看待“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万能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的观点?保险公司举牌的目的是不是控股上市公司?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如何看待保险资金在市场中表现愈发活跃的趋势?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上述问题一一作出了解答。

《中国保险报》:保险公司是不是一头“现金奶牛”?

曹德云:随着保险市场发展,从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和保险资金安全出发,保监会对新设保险公司的股东要求是越来越严格的。据我了解,保监会审批保险公司设立时,其中有一个风险提示的重要环节。

而且需要澄清的是,通常保险公司盈利需要有一个周期和过程。寿险公司从设立到盈利可能需要五六年甚至更长,产险公司没有三四年也难以实现盈利。因此,如果真心想投资做好保险公司,就要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假若申请保险牌照只是为了赚快钱,那是不可能的!目前,为了维护保险公司安全稳健持续经营,监管部门对其经营管理无论是负债还是资产都有很多规定约束,不切实际的目的一定是达不到的。在机构设立前增加“风险提示”这个环节,也反映了保监会审慎的态度,对股东资质的审查也是越来越严格。可能从表象看,近两年获批的保险公司是比过去多了,实际上,其中很多公司是专业性的保险公司和新业态的保险公司,比如互联网保险公司、互助保险公司和专业性保险公司。监管部门的目的在于通过鼓励新型保险公司发展,促进保险市场发展多元化,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保险的需求。从鼓励行业创新发展角度,监管部门不鼓励再出现过多的完全复制过去模式的同质化公司,为此,在机构准入阶段就要严格要求和调控;同时在市场监管方面,对公司治理、公司内控、经营模式、信息披露、风险控制等方面较过去要求更加严格。

《中国保险报》:万能险是不是保险业的“潘多拉魔盒”?

曹德云:万能险资金是保险资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万能险是既能保障又能投资,且缴费十分灵活的保险产品。近年来,万能险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和可投资资产供给的不平衡。一方面,《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全国个人总体可投资资产规模约129万亿元;另一方面,全球性的低利率环境使得资产收益持续走低且可投资者资产不足。这种情况下,万能险因其兼具保障性和投资性,被市场认为是适宜的保险品种。

但是从保费总体构成来看,万能险的贡献仅仅占很小的一部分。2016年1月-7月的数据显示,寿险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中,万能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占寿险公司全部业务的比例只有0.42%,远远低于普通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占全部业务约51.3%的比例。保险资产规模壮大最主要的依靠还是传统险业务的增长。

《中国保险报》:如何看待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

曹德云:针对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不能只针对其中某一个特例来放大解读,而是需要辩证地去看待。一方面,举牌作为一种市场行为,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保险公司投资意识的一种觉醒,是资产配置进一步发展成熟的体现,而且响应了国家鼓励发展直接融资、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号召;另一方面,也需要对被举牌的上市公司股价波动所产生的风险保持警惕,维护好保险业快速稳健发展的大好形势,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具体来看,首先是宏观环境形势变化所致。2015年以来我国进入了低利率周期,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收益率大幅下降,市场出现了资产荒和项目荒。而保费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让保险机构的资产端配置承受很大压力,这些因素客观上促使保险公司将配置重点转向权益类相关资产。

其次,从举牌标的选择来看,多为大盘蓝筹股。这些被举牌的上市公司多处于金融、地产和消费等行业,普遍具有良好前景,分红率较高,能为保险公司提供较好的现金流。此外,经历过去年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部分举牌标的价格已经处于相对低位,从长期投资价值角度具备较大的吸引力。另外,在“偿二代”规则之下,相较于中小板股和创业板股,蓝筹股风险因子较小,保险公司为后者需要提取的最低资本要求就会比较低,所以在维持权益配置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大蓝筹股的投资比例来减少价格风险对偿付能力的影响。

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来看,当保险公司通过举牌将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计为长期股权投资后,原先的公允价值计量改为权益法计量,一定程度上可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还可以避免股价短期波动风险。

同时,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对于壮大资本市场和机构投资者力量,稳定资本市场也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保险报》:如何看待“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万能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的观点?

曹德云:作为保费收入来源的一部分所形成的保险资金,只要保险公司投资行为合法合规,万能险和其他险种一样,都是保险公司对于投保人的负债,就不应该被社会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万能险收入和其他保费收入一样,共同组成了保险公司可以运用的投资资金。从产品结构的角度观察,万能险作为一种兼具投资与保障功能的寿险产品,由风险保障部分和投资部分构成,两者同属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而保费一旦进入保险公司账户,保险公司即对保费拥有处分权,这一点与基金等金融产品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运用万能险资金投资的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

从投资风险的角度来看,监管机构已经对保险资金投资股票以及万能险投资股票分别进行了投资比例限制。保险公司用万能险资金进行投资必须要符合监管要求。

此外,保险公司举牌有良好业绩的上市公司并取得稳定的投资收益也可以更好地满足万能险投资者的收益需求。目前,被保险资金青睐的蓝筹股普遍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高分红与收益稳定性,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较好的现金流和良好的收益预期。二是有较好的流动性,可以较好地适配万能险保单较短的期限结构。

《中国保险报》:保险公司举牌的目的是控股上市公司?

曹德云:需要强调的是,举牌≠收购。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相当大部分是出于资产配置需要,是一种财务意义上的投资。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其他公司,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控股都是一种商业行为和市场选择,是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的。从公司战略层面考虑,保险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票,通过举牌实现控股,有利于双方在业务上的长期深入合作。同时对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在公司治理、业务创新、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实现协同效应,达到1+1>2 的效果有一定助益。但是,从国际通例来看,并购尤其是跨业并购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双方企业在经营层面的融合以及企业文化的融合都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稍有不慎会使得整个并购前功尽弃。而且,非传统主业的投资管理,也会存在很大的运营风险。

险资目前作为举牌或者并购的一个市场力量,是出于自己的资金需求和特性,但是也要高度重视相关风险。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能提供的中长期金融工具很少,除了国债和企业债中有一些长期债券,剩下基本都是中短期产品。保险资金是长期资金,长钱短配成为行业挥之不去的难题,这种期限的错配并不都一定是公司本意,而是目前市场现实情况使然。当然,也有一些公司经营较为激进,把万能险作为主打产品,出现短钱长配的期限错配,也潜伏着风险。总之,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无论是长钱短配还是短钱长配,都存在风险隐患,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惕。

《中国保险报》: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如何看待保险资金在市场中表现出的愈发活跃的趋势?

曹德云:截至2016年7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13.72%。从数据看,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中的比例仍有上升空间。因此,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中将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具体来看有以下几点:第一,保险资金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长期存在机构投资者数量少、散户投资者数量占比高的问题,保险资金进入到资本市场,可以提升机构投资者数量,优化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第二,保险资金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保险资金投资期长、投资换手率低,交易策略相对稳健,大规模保险资金的沉淀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第三,保险资金稳定持续,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第四,保险资金成为引导资本市场参与者进行价值投资的重要力量。这有利于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保险资金在市场中愈发活跃,我们认为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这种现象。保险资金的固有优势有利于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由于保险合同的长期性,保险资金也呈现长期性特点,保险机构可投资金平均年限达10年以上。同时,保险机构作为长期资金的管理者,适度参与目标公司的治理,有利于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质量。

当全社会对保险资产管理业关注度较高,应运而生的一系列所谓“解读”“剖析”“探秘”保险资产管理业的文章不胜枚举。捕风捉影也好,有的放矢也罢,有没有道理,大家都站出来说一说,辩一辩,其意自现,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时间去证明一切。伴随我国保险市场深度密度提高、社会公众保险需求增强和金融市场快速拓展,可以预见,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