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王柱:立足五大发展行动 服务美好安徽建设

——与安徽保监局局长王柱对话

发布时间:2016-12-28 08:42:36    作者:张爽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张爽

安徽是个出经验的地方。自古江淮大地名人辈出,敢为人先。不久前,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全省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为指引加快发展,参与其中的安徽保险业如何把握新机遇,再上新台阶?带着上述疑问,《中国保险报》编委李彬日前和安徽保监局局长王柱展开对话。

李彬:我们注意到,您曾先后在人民银行系统工作11年,在保险监管系统工作16年,能否谈谈对银行、保险两个行业的对比认识?

王柱:首先,从资金性质来看,银行资金一般是短期的,保险资金是中长期的,所以在资金使用方面,银行对流动性、营利性要求比较高,保险更强调稳定性、安全性。

其次,从经营的风险管控角度看,银行强调避风险,保险强调趋风险。保险往往是解燃眉之急,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国十条”发布之后,国家对现代保险服务业进行了新的定位,保险被赋予了服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职能,提升了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属性。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要发展,人民要幸福,除了收入的提升,在风险管理方面也有很大的需求。但由于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保险业风险管理的优势发挥还有巨大空间。

第三,从市场化风险监管的层面来看,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从保险开始的,保险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庞大的代理人队伍就是典型的市场化产物。在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导致社会资本向保险行业聚集,为行业的风险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一点,特别是从人民银行划转出来的干部体会最深,国家对保险行业监管从过去对证、章、牌照等形式监管,发展为对公司治理、市场行为、偿付能力“三支柱”的监管,监管越来越细,越来越科学,尤其是近年来实施的偿二代监管体系,对保险监管这支年轻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彬:的确,保险和银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不久,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为安徽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期间,《安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出台,安徽保险业如何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发展?

王柱:在上一届安徽保监局党委的领导下,安徽保险业这几年变化很大,成绩非常显著。2015年,安徽省GDP总量在全国排名第14位,保费收入全国排名第13位。

今年来看,总体上稳中有进。截至2016年11月底,财产险保费收入279.71亿元,全国规模排名第10位,增幅排名第4位,这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2016年,安徽GDP增幅位居全国第6位,合肥等多个城市成为“长三角俱乐部”会员。寿险发展稍微滞后全国平均水平,我认为这与安徽寿险业主动转型有关。今年几家大型寿险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以风险保障为主,增长虽然放缓,但是符合保险姓保、结构转型的要求,这也是稳中有进的表现。

安徽的省情比较突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科技大省。这三方面对保险的需求都是巨大的,关键要看安徽保险业如何顺势而为。

《安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安徽保险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对引领安徽保险业未来5年的发展、全面服务“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纲要》着眼安徽保险业发展实际,描绘了未来5年发展蓝图。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更加全面,功能更加完善,运行更加稳健、市场更加规范、形象更加良好,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综合实力增强、产品结构优化、服务质量提升、监管扎实有效、行业形象改善。保险业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领先中部,增长17%左右,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500亿元,奋力向1800亿元冲刺,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000元/人。

《纲要》提出,立足创新发展行动,要建立与科技创新需求相适应的科技保险服务体系,为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融资、并购等提供全方位保险服务。立足协调发展行动,要促进农业保险全面升级,推动扩面提标增品,为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做好保险服务。立足绿色发展行动,大力发展各类责任保险,充分发挥责任保险在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事后理赔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立足开放发展行动,要主动对接安徽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等需求,大力发展中长期及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国内贸易保证保险,积极推动贷款保证保险发展,为跨省、跨国风险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保障服务。立足共享发展行动,《纲要》指出,积极服务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实施保险扶贫惠民工程,助力产业脱贫、就业脱贫和健康脱贫工程。

安徽保险业将以《纲要》为指南,坚定不移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做好调控引导监督,广泛开展政策解读宣传,转作风,重实干,抓实效,确保《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为建设保险大省和保险强省努力奋斗。

李彬:安徽是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中国保险报》曾对安徽金寨县的“菜单式”保险扶贫模式进行过详尽的报道。除此之外,安徽保险业在精准扶贫方面还做了哪些工作?

王柱:围绕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安徽省扶贫开发目标,安徽保监局在政策、产业、项目、融资等关键环节积极行动,推进保险与扶贫深度融合。

首先,强化政策导向,对接扶贫开发战略。在支持方式方面,首次引入扶贫专项资金支持特色农险,省级保费补贴比例由25%提高至40%,有力减轻了贫困县财政压力,扶贫资金放大效应达31倍。在保障效果方面,为贫困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提供25亿元风险保障,产业渗透率(保额/产值)接近50%,支付赔款4684万元,有力推进了农业保险与农村扶贫开发和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2016年,局里会同省扶贫办、财政厅再次升级,将补助人群限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其次,服务产业项目,助力“造血”式扶贫。在这方面,安徽农业保险基本做到“一县一品种、一村一特色”,即一个县至少有一个农业保险主导品种。在山地丘陵地区,大力推进主产区茶叶保险;在沿江沿湖地区,大力推进淡水养殖保险;在平原地区,推进设施农业保险;在中药材核心产区,拓宽中药材参保面积。安徽是最早探索光伏扶贫的省份,开办光伏设备家庭财产险,将冰雹、台风、暴雨、雷击纳入保险责任,已参保贫困户7804户,保险金额1.25亿元。通过光伏贷款保证保险协助贫困农户取得贷款,破解初期农户自筹资金负担较重难题。

第三,辅助融资增信,撬动信贷资源向贫困地区投放。安徽保险业在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保单质押贷款、“信贷+保险”等险种上都作出了一些尝试,解决贫困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当然,这里面还涉及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与农险扶贫的政策性之间找到平衡。以农房保险为例,政府希望花小钱办大事,只把最危险的农房拿出来投保,而从发展角度出发,保险公司希望不断扩大承保面积。在今年夏天的洪涝灾害后,政府看到了保险公司的作用,我们就顺势推动地方政府同意扩大参保面积。大病保险和基本医保经办也涉及同样的问题,不过这几年,政府也看到了商业保险公司在医保控费、提高报销比例等方面的专业性,对商业保险公司的认可度逐渐提高。

李彬:近年来,保险监管部门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愈加重视,您对这方面有哪些思考?

王柱:我来到安徽之后,发现安徽保险业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的确做得很好。涉及消费者利益方面的合同纠纷、举报、投诉数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今年5月,与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保险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深化了全省保险纠纷诉调对接工作。

今后,安徽保监局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将会坚持“两个严格”、“三个到位”。“两个严格”是指严格责任、严格程序。在严格责任方面,首先是严格保险公司主体责任,有一些纠纷看似简单,背后可能存在销售误导、欺诈,或是把产品销售给不适合的客户等,那么公司就负有主体责任;同时要严格监管责任,保险监管就是要保护老百姓的合法利益,公司在保全、理赔上存在瑕疵,就不能坐视不理,要主动干预,责成公司妥善解决。在严格程序方面,一些案例从简单的经济诉求转变为更严重的其他诉求,就是因为程序不严格,消费者的合理诉求没有被充分尊重。所以,从受理到分析判断,再到协商解决,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严格。

“三个到位”是指:合理诉求及时协调到位;过高的诉求及时引导到位;把过分的诉求及时稳控到位。保险公司出于商业天性会出现惜赔的情况,这也与考核指标设计有关。有时就会导致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对立,部分保险消费者对保险条款不太了解,对保险责任除外条款不清楚,在索赔时,往往会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此外,还有极少数消费者为了实现个人诉求“狮子大开口”,甚至不惜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这三种情况都需要监管部门及时地协调、引导、稳控。

李彬:我们了解到,几年来,安徽运用保险资金达760亿元,投资方向包括重要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民生工程、合肥金融中心建设等,这在全国并不多见。为什么险资入皖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王柱:险资入皖不仅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是安徽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从保险行业自身需求来看,在“资产荒”背景下,险资迫切需要找到具有稳定收益的好项目。

这几年,安徽区域优势得到很好的彰显,“米”字形的铁路枢纽地位基本形成。同时,在长三角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的背景下,安徽的成本、人力优势体现出来,省内项目的优质特性也就随之显现。

双方需求相衔接,推动了险资入皖规模的不断提升。特别是此前,安徽保监局会同省金融办已连续4年召开保险资金运用专题对接会,积极引导保险资金在皖投资,争取资金运用配套政策,营造安徽险资运用环境。

新班子要继续发扬这种做法,在此基础上,还要对险资运用进行跟踪。与其他资金不一样,险资首先强调安全性,其次是收益性,对险资入皖的风险管理,通俗地讲,就是不能让老百姓的救命钱在安徽弄折本了。目前入皖的760亿元险资,涉及61个项目,有的已经落地,有的正在陆续到位。安徽保监局将会对这些项目逐一建档立卡跟踪到底,弄清有些项目没有落地的原因是什么、落地运作有哪些困难等等,目的都是要对老百姓的救命钱负责任。

李彬: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您认为,应当如何当好地方保监部门一把手?

王柱:第一,要把握好方向。项主席讲得很透彻。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保险姓保,保险行业如何发展,一定要有正确的方向,不能一味求快求大,要回归到保险本质;另一方面,要坚持监管姓监,要执政为民,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审慎监管,风险为本,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第二,带好队伍,从严治党。一是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监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同部署同落实的一盘棋;二是要认真履行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把两个责任严格落实到位;三是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反对“四风”,强化廉洁自律,坚决守住政治、作风、廉政3条底线;四是要完善党内的执政监督和民主监督,改进外部的行业监督和社会监督,积极构建4种监督形态,切实做到4个不放过;五是要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要节点、关键机制和自身建设的监督,着力构建从严治党的长效机制。

第三,管好自己。作为一把手,一定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起好带头表率作用,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才能有力地推动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