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两会聚焦:让保险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7-03-08 09:25:42    作者:赵广道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赵广道

“保险本身就是一个扶危济困的行业,在保护农村贫困人口生产力、恢复再生产以及防止因灾致贫、因病致贫等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华农保险董事长苏如春在接受《中国保险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实际上,近年来,尤其是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中国保监会党委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联合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出台《关于做好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精准特惠政策。保险业主动创新,积极探索,在大病扶贫、农险扶贫、补位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发力,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尤其是大病保险和农业保险在助力扶贫攻坚方面,更是广受各方认可。

防止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

俗话说,“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国务院扶贫办摸底调查显示,我国现有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比达到42%,在“五大类致贫原因”中居首位。对他们而言,大病随时可能导致整个家庭陷入贫困的深渊。

“得了大病,整个家就完了!”近日,记者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下抱榆槐村采访时,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国奎说,他们这一代农民虽然苦点累点,但只要肯努力,小康生活基本不是问题,唯一能拖垮他们的就是大病。

春节前夕,因过度劳累,杨国奎右侧股骨头坏死,因为身有残疾的儿子刚刚结婚,3万余元的手术费用对他来说可谓天文数字。“好在国家政策好,新农合报销完之后,大病保险又给报了好多,医保内的费用90%都给俺报了,要不然又得四处去借钱。”杨国奎说。

杨国奎只是众多大病保险扶贫受益者的一个缩影。截至2016年底,共有17家保险公司在全国31个省(区、市)承办大病保险业务,覆盖人群达9.7亿人,累计支付赔款300.90亿元,累计有1100万人次得到救助。大病保险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提升了13.85%,整体报销比例达到70%。大病保险让世界14%的人口摆脱了重大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威胁。

“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不同,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本来就低,所以,保险主体应多开发一些费率相对较低的小额保险产品,真正把贫困人口保起来,巩固脱贫攻坚的效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原董事长杨超认为,在大病保险筑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防护网的同时,保险业还可以在保险扶贫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比如,针对贫困人口可开发费率较普通保险产品再低一点的“专项产品”。“相较于普通人群以及富裕人群而言,贫困人口发生大额赔付的风险要低很多。所以,适时开发一些低费率的保险产品,既可兼顾商业效益,也能发挥保险扶贫功效。”杨超说。

实际上,近年来保险业一直在不断扩大保险供给创新扶贫,农民“买得起、买得到、愿意买”小额保险就是其中之一。比如,自2008年6月被保监会确定为全国首个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公司以来,中国人寿便在保险精准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础上,针对特定地区、特定环境,积极推行一揽子扶贫保险方案,涌现出宁夏“扶贫保”、甘肃“两保一孤”等一批扶贫典型模式。截至2016年11月末,中国人寿13家省级分公司已承保470多万贫困农户。

做好农险就是最好的扶贫

“做好农业保险就是最好的扶贫!”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保监会原副主席李克穆在接受《中国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完成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的目标,农业保险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不管位于哪个作物带的农村贫困人口,只要还需要依靠种植、养殖生活,就都可能面临各种自然灾害侵袭。”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看来,稳生产、保生活就一定需要农业保险的介入。

近年来,农业保险在稳定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保监会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开始到2016年,我国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从1126亿元增长到2.2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8.8%。参保农户从4981万户次增长到2亿户次,增长了3倍。承保的农作物从2.3亿亩增加到17.2亿亩,农业保险已经覆盖所有省份。2016年,农业保险向4576万户次的受灾农户支付赔款348亿元,同比增长了33.9%。

“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首先应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在苏如春看来,农业保险与扶贫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有着独特的体制机制优势。比如,在防范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方面,可把贫困户的农特产品纳入保险范围,保成本、保价格、保产值,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农业生产事故,以及市场销售和价格下跌等风险的能力。接下来,农业保险应紧紧抓住国家“互联网+”战略机遇,以此加快保险业助力扶贫攻坚的产品迭代速度,同时更快地促进困难农户脱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