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两会聚焦

环责险:污染责任标准认定亟待规范

发布时间:2017-03-15 07:51:09    作者:张爽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张爽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能够增强企业的环境风险意识,促进企业履行环保社会责任。保险公司一方面可以对投保企业进行风险评估,过程监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理赔机制转嫁企业风险,补偿事故损失。”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蒙蒙近日接受《中国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以下简称“环责险”)的作用。

近年来,受雾霾广泛蔓延的影响,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关注。比如,在河北代表团截至目前提交的489件建议案中,60多件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有关。因此,环责险这种利用费率杠杆机制压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的制度,日益频繁地出现在舆论视野中。

事实上,从2007年起,我国就开始在部分地区开展环责险试点,但这10年来,环责险的路走得并不顺畅。

环责险,官方定义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

从国际经验来看,环责险是一种通行的环境风险管理工具。2007年底,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与保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随后的10年中,一系列支持环责险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包括去年7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从江苏的试点经验来看,环责险在环境管理方面还是有效的。”陈蒙蒙说。在环责险的推广上,江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包括无锡、南京、南通、徐州、盐城等城市,已经实现了市级统筹,由环保部门统一运作,要求辖区内几类高风险企业强制投保。

但从全国来看,环责险的推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环责险保费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3.9%;提供环境污染责任风险保障263.7亿元,同比增长8%,远远低于保险行业整体增速。以湖北为例,2013年到2014年,湖北在一些试点行业和试点地区逐步推行强制环责险。到2015年,共承保286家,没有实现438家企业全覆盖的预期目标,试点也未进一步推进。

陈蒙蒙认为,这主要与环责险赔付案例少、对企业缺乏吸引力有关。“其实,环责险的费率制定较为合理,对企业经济负担不大。但是,免责条款比较多,当然这从保险机制的角度讲是正常的,可这样一来,缺乏生动的理赔案例,很难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赔付案例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污染责任认定标准还不够规范。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徐秋芳教授表示,环境污染责任的认定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包括将要开始征收的环境保护税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保监会统计信息部主任向东也指出了这个问题:“目前,我国环保部门还未建立起正式的量化环境污染风险的技术流程和标准,使得保险公司在查勘、定损与责任认定上存在困难,灾害损失风险难以管控。”

此外,当前环责险针对的主要是意外事故导致的突发性风险,对于一些由于渐变原因造成的土壤和大气风险还没有覆盖,这种污染责任的标准制定将更为复杂。

因此,向东在其《关于加快京津冀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发展的建议》中提出,应尽快完善环责险的配套技术标准,制定行业环境风险评估准则或行业风险等级划分技术规范,确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参考标准,逐步构建环境污染数据系统,为保险公司产品设计、风险评估与事故定损提供参考。

陈蒙蒙则从环境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在环责险尚在起步阶段的情况下,若想使它发挥更好的效用,可以尝试将保险责任范围覆盖得相对宽一些。除人为责任不能赔付外,对其他一些意外污染事件,保险公司应该适当对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或是帮助出险企业进行善后处理。“这样一来,企业能感受到这个保险确实有用,自然有动力投保或者续保。”陈蒙蒙说。

而这就涉及财政支持的问题。“应该出台相关保费补贴、财税优惠政策,以充分调动企业投保、保险公司承保的积极性。”全国人大代表、湖北保监局原局长左绪文如是建议。

陈蒙蒙说:“环保部门非常愿意运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政策杠杆来推动环境管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也是我们一直努力推进的一项制度改革。今后,还需要环保、保险公司和企业共同商讨出合理的保险责任范围和认定标准,发现并总结一些生动的案例,同时建立三方的信心,这样改革才能继续深入下去。”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实际上,引入环责险,将来的及时、足额赔付不是最终目的,真要有这样的结果,是全输——无论是投保企业、保险公司,还是周围居民和环境,包括环保监管部门都是不愿看到的结果。因为赔付的发生已经意味着环境(是不可逆的)这一无法金钱衡量的事物发生了最坏的结果。引入环责险在于“治未病”:保险公司承保后,由于责任和利益最大化的驱使,要启动环境友好相关机制,包括对投保企业的环保培训、环境检测、环责管控、风险监督等,某种意义上,环责险等于保险公司延伸了环保监管部门和周围居民对美好环境的诉求,把诉求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