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A股机构投资者结构悄变 公私募保险三足鼎立

发布时间:2017-03-20 09:05:00    作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种种迹象显示,A股市场的机构力量正在悄然崛起。在这股机构力量中,公募、私募和保险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私募基金的规模更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据悉,私募基金在二级市场股票的投资额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公募基金,而保险资金的话语权也与日俱增,成为相当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

业内人士认为,私募基金注重绝对收益,而保险资金更是注重投资的“安全边际”。面对大起大落的A股市场,市场“审美观”悄然生变,绝对收益的投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而这将多维度“映射”到资本市场,无论是投资逻辑还是投资手法都将发生深刻变化。

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个股的活跃度差距在拉大,资金越来越向优质股集中。基金经理不由得感慨:这是一个选股的时代,中国版的“漂亮50”,可能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各个行业中。只有具备业绩支撑的成长,才可以作为唯一不变的“试金石”。

机构力量在崛起

一组直观的数据足以显示出机构力量在崛起。

首先来看增速最快的私募基金,其管理规模不断攀升,达到了新的高度。不仅总规模超越了公募基金,就连在二级市场上的持股规模也有大超公募基金之势,逐步崛起的私募基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中相当重要的买方力量。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底,中国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达到了18306家,已备案私募基金48626只,认缴规模高达11.35万亿元。

其中,股权私募基金是绝对主力,管理规模达到了4.888万亿元。但证券私募的规模也不容小觑,在持续增长后,已达到2.801万亿元。

再来看保险资金的规模。根据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1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3.87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63%。保险资金遵循绝对收益的原则,其中银行存款和债券占据了“大头”,但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也达到了1.784万亿元,占比12.86%,其中有部分自主管理,还有部分委托给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

而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份,公募基金的规模达到了9.159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合计达2.715万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投资者结构是影响股价变动的重要因素,对市场波动特征及市场风格变化都会产生较为明显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来看,市场实质性机构化的趋势已经开始逐步显现。所谓实质性机构化,即资管机构的客户机构化及市场非机构投资者行为的机构化。

在公募基金中,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逐步提升,对绝对收益的诉求也相应提高。业内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坦言,该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占比已经从此前的百分之十几增加到了百分之三十多。在其看来,这也是行业的发展趋势。而该公司的专户产品中,也不乏保险、信托等机构的定制产品。

此外,注重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以及保险资金,都成为A股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

在一家券商的首席经济学家看来,尽管目前我国A股市场从账户来看,仍然是以散户为主的交易市场,但从国际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的发展经验看,机构化是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而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也将深刻影响市场交易特征和风格。

目前,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演化已经拉开序幕,而成熟市场的经验显示,养老金、海外资金入市将成为投资者结构发生质变更为重要的驱动因素。

绝对收益引领市场偏好

在机构规模整体增长的背后,各机构间相对于A股市场的话语权却是此消彼长。从上述数据来看,证券私募基金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偏股型公募基金的规模。

中国基金业协会法律部主任邓寰乐日前在公开讲话中也表示,私募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股票投资额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公募基金。

证券私募基金的崛起仅仅是表象,在业内人士看来,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市场偏好的转向。面对大起大落的A股市场,绝对收益的投资理念开始逐步深入人心,而这将多维度地“映射”到资本市场,机构买方将更倾向于以绝对收益理念追求确定性投资。

此外,随着近年来保险资金话语权的逐步提升,其追求绝对收益的特性也开始影响市场的“审美观”。

对此,一位公转私的基金经理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其眼中,公募基金是“机关枪”,创造的是相对收益;而私募基金则是“狙击手”,创造的是绝对收益。

在其看来,追求相对排名的公募基金,最怕的是“错过”,对于多数公募基金经理而言,“踏空”比“套牢”还难受。而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经理而言,最怕的则是“做错”,控制回撤是产品“生命线”。

一位业绩优异的私募基金经理对记者坦言,国内的投资者时常学习巴菲特“buy and hold”的价值投资理念,但在其看来,巴菲特控制回撤的能力才是更应该学习的精髓。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只有一年收益率超过50%,但却成为备受推崇的投资大师,其中的秘诀在于“控制回撤”。巴菲特只有两年出现了投资亏损,因此得以实现20%左右的复利收益。

这一组数据,对上述基金经理触动很大。他深刻意识到,资产管理行业是一场长跑,控制回撤非常重要。他尤其看重复利的价值,而获得复利最核心的因素就是控制回撤,不要产生亏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追求绝对收益往往会追求对回撤的控制,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长期的收益。有数据显示,就长期而言,私募股票型基金的业绩不敌公募基金,但对于波动率和最大回撤的控制,则远远优于公募。

业内一位基金分析师认为,私募基金的绝对量已实质性超越公募,其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风格自然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

据了解,部分私募基金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开始倾向于将仓位控制在四五成左右,但会更加注重仓位的有效性,提升对优质个股的投资集中度,同时减少换手率。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坦言,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就将组合中的股票数量作了进一步缩减,从接近50只调整到了30只左右。

寻找中国版“漂亮50”

凯恩斯理论告诉我们:选股犹如选美。当优质的个股被越来越多的资金所追逐,股价将轻松创出历史新高,而更多的股票在“躁动”之后依旧在底部徘徊……

不知不觉中,个股的差距在拉大,或许还将越来越大。

前两年基金经理的选股逻辑是“唯新唯小唯空间”,上市公司只要提到“有诉求”,股价就会迅速蹿升。而如今,基金经理对于内生性增长的重视,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朱雀投资的基金经理李树荣认为,这是一个选股的时代,资金越来越向优质股集中,“漂亮50”可能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各个行业中。

据悉,美国上世纪70年代崛起的“漂亮50”主要就是以可口可乐、惠氏、迪士尼、沃尔玛为代表的消费股,以及以IBM、GE为代表的科技股。

需要指出的是,“漂亮50”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核心品种的基本特征就是盈利稳定且具有持续性。

在李树荣看来,第一类“漂亮50”会出现在传统周期行业。行业总体需求增速在下行甚至负增长,但龙头公司的竞争力不断提升,进一步拉开与行业排名第二第三的公司之间的差距。龙头公司对行业价格和产能具有掌控力,能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在存量市场中讲增量故事。在这些行业中,龙头公司的业绩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加,而估值还在相对底部位置,比如20%-25%的业绩增长,对应15倍左右的PE水平;缺点是行业还未到稳定状态,价格波动相对剧烈,差异化估值不明显,需要等待业绩差异逐步体现到估值差异上。这类公司的市值往往在50亿美元上下,人民币市值在200亿元-300亿元之间,需要等待经营模式及管理模式的突破并且被确认。

第二类“漂亮50”是新兴成长行业。只要行业空间及公司卡位没有问题,2017年估值回落到30倍PE附近,一季报业绩确认有40%左右或者更高增长,预计估值至少会上行到1倍PEG附近。

第三类“漂亮50”将出现在稳定增长行业中。虽然行业增速回落,但仍然保持低速增长,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甚至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或者实现进口替代。这类公司估值相对稳定,增速稳定,往往可以在1.5倍PEG附近。更多的基金经理则认为,消费股更有望成为“漂亮50”的“孵化地”。事实上,一批优质个股如贵州茅台、老板电器、索菲亚等最近均迭创新高。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均GDP已超过5万元人民币,从中长期来看,这个阶段资本市场一定会逐渐呈现两头崛起的局面:一头消费,一头科技。

事实上,自2016年开始,公募基金就开启了一轮大的风格切换,对业绩和估值逐渐看重,对并购和“故事”逐渐抛弃。

据招商证券统计,到2016年四季度,重仓股中消费股占比已达23.2%,历史最高峰是2011年四季度的30%。从最新的数据来看,过去4周偏股基金平均净值涨跌幅对可选消费相关度已经接近100%,这意味着,公募基金对消费股的配置,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而中国正在从人口的数量红利过渡到人口质量红利阶段,品牌消费、文体娱乐、教育、健康、环保等消费行业成为需求确定增长的领域。

沪上一位基金经理认为,在新消费趋势下,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品类大概率能实现快速且持续的增长。以白酒为代表的强势品牌消费品,开始重新步入快速增长通道;以旅游、小家电、定制家具为代表的消费升级品种,以持续超预期的增长获得价值重估的投资机会;一些新兴的消费品种和消费方式,如社交电商、体育等,虽然估值比较高,但行业景气度可观。未来三到五年里,在能够满足“有钱任性”的消费品里,大概率能出现一批中长期表现相当不错的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