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保险服务新福州建设潜力巨大

——专访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飞

发布时间:2017-04-06 09:52:23    作者:李晓波 梁罗荣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李晓波 梁罗荣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州,已成为这个滨海城市的宏伟目标。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对保险业高度重视,将保险业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之中。近日,《中国保险报》专访了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飞,就保险业更好服务福州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交流。

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林飞

《中国保险报》:福州保险业近年发展状况如何?

林飞:近年来,在中国保监会的关心指导下,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积极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使保险业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经济提质增效、保障改善民生、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时期,福州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4.7%,累计增加102.77亿元,保险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16年,累计实现保险保费收入268.9亿元,同比增长29.9%,约占全省30%,规模和增速均列全省首位。截至2017年2月末,全市共有市场主体56家(含1家法人机构),其中财产险公司25家、人身险公司31家,保险从业人员4.6万人。2016年末,全市保险深度4.34%,保险密度3550元/人。

《中国保险报》:福州保险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林飞:保险业对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体现如下多方面:构筑民生保险保障网。福州保险业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在健康、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民生保障需求,积极推动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参与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大力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有机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2016年健康险保费收入59.4亿;着力推进税优商业健康保险试点,2016年共承保1085件,年化保费收入233.9万元,共有10家公司参与其中。二是参与社会保障市场化运作。2016年共为150万城镇职工、473万城镇和农村居民提供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和大病保险保障;受托管理78万参合群众的新农合业务。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2016年以来,各家保险公司积极促进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相融合,推动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参与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包括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福州新区的建设等。目前,自贸区福州片区共有保险机构12家,截至2016年保费收入3.2亿。同时在国家级重点区域建设上引入多个项目,如人保财险公司开展的平行进口汽车保修责任险、合众人寿新引入保险资金5000万元购买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债券等,为福州市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新型城镇化进程贡献力量。

支持服务“三农”发展。福州市在农业保险方面努力“增品、扩面、提标”,积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支持服务“三农”发展。在传统农险保障范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茶叶、花卉、海水养殖风灾指数、生猪价格等特色农产品保险。同时,推动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等涉农普惠保险业务发展。此外,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扩大农房保险责任范围,提高保险金额。“十二五”期间,福州农业保险实现保障程度和覆盖面双提升,累计为2.4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1.1亿元。

提升灾害救助水平。2015年,全市保险业累计提供风险保障6.7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95.2%,“十二五”以来的6年间,累计赔款给付达351亿元,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方面,较好发挥了经济补偿和社会风险管理作用。2016年,福州遭遇了“尼伯特”台风、“莫兰蒂”台风、“鲇鱼”台风等灾害,对全市造成重大直接经济损失。面对灾情,保险业勇于担当,将灾后理赔作为工作重点,开通理赔“绿色通道”,下放理赔权限,简化流程,全力做好理赔服务工作,帮助受灾企业和群众及时恢复生产生活,为客户送去温暖。

优化改善社会治理。福州保险业坚持开拓创新,在与社会治理关系密切相关的环境污染、医疗责任、医疗意外、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积极发展各类责任保险。同时,积极顺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食品安全责任险、治安保险、农村公路综合保险等创新性险种,全面发挥保险对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通过商业手段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2万亿元。2016年共实现责任险保费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17.4%。

《中国保险报》:对福州保险业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您有哪些切身的感受?

林飞:如前所述,2016年,福州遭遇了“尼伯特”台风、“莫兰蒂”台风、“鲇鱼”台风等灾害。我当时是“尼伯特”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总指挥,我深切体会到保险的作用很大。最早到达受灾地区的是人民子弟兵,此外就是保险机构工作人员。当时,现场很多车辆被水冲走,横在街头,保险工作人员到达后就开始查勘定损理赔,为恢复受灾现场的正常秩序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尼伯特”台风致受灾人口达20万人。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求,今年春节前要将受灾群众住进新房。最后通过财政拨款、农民自筹、社会捐赠以及保险支持逐步得到解决。

又如农房保险方面,政府财政出钱给农民买了农房保险,受灾后每户理赔2.5万元,农民拿到这些钱为灾后重建做了准备。

《中国保险报》:福州市在支持保险业改革创新方面有哪些切实举措?

林飞:福州积极支持保险业改革创新,在现代农业、医疗改革、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等领域引入现代保险机制。支持推进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首批试点开展税优商业健康险业务,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政策落地。在全国率先自主研发投保人记录系统,建立投保信息大数据平台。大力推动自贸试验区保险机构高管备案改革试点,支持各类优质资本参与筹建保险法人机构。

此外,福州市配合监管部门还大力推进保险监管创新。福州市政府与福建保监局密切合作,以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为目的,以防范风险和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协调,推进保险监管创新。以市场行为监管为基础,开展治理理赔难和销售误导、中介市场整顿等专项行动。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拓宽畅通保险信访投诉渠道,积极推进“诉调对接”等保险纠纷多元调处机制。组建市保险行业协会,积极发挥协会自律、维权、服务、交流等职能。建立投保人记录系统、保险查勘员信息系统、特别关注人员信息系统、反欺诈研判信息系统等,实现了全行业整体风险可控、市场平稳运行。当然,保险业还有一些方面是需要继续探索的,比如,针对电梯维保资金的问题,电梯责任险可以发挥作用。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正在推进实施“十三五”规划,保险业在其中可以发挥更多作用,保障和促进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方面,福州作为“海丝”枢纽城市,保险业可以从对外合作、巨灾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服务两岸金融合作中保险也大有可为。目前,有2万左右台湾同胞在福州工作,4家台资险企在福州落地。保险服务的作用和潜力都很大。

《中国保险报》:福州市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保险业发展?

林飞:福州下一步将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保险业的发展,特别是进行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尽管福州保险业这两年发展很快,但这是在基数较低的基础上发展的,福州保险基础还相对薄弱,保险业在福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政府的主要功能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另外就是“社会政策要托底”。“托底”要使社会、老百姓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是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其中,保险可以创新的领域还很多,从政府工作人员到社会民众,对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大功能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提升,要扎扎实实学习保险知识,用好保险工具。

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保险“新国十条”,进一步提高地方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一是在医疗健康产业与保险深度对接上先行先试。福州是国家卫计委确定的四个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之一。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规划,该中心将集中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江西五个省区的健康医疗大数据。我们将推进健康医疗与保险业大数据的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使福州成为商业健康保险大数据产业运用中心。二是在两岸保险融合发展上先行先试。福州市与台湾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密切,人员往来频繁。福州将充分发挥对台合作的优势,在两岸保险市场信息互通分享、保险人员往来、双边理赔等方面探索创新,努力把福州建设成为两岸保险业融合对接的“前沿”和“窗口”。三是在一带一路保险合作上先行先试。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福州将为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和支持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经贸和人文基础,努力建设成为保险业面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开放合作的桥头堡。

希望《中国保险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福州保险业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好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