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细节看保险:保险知识传播之“用”

发布时间:2017-04-25 08:11:48    作者:黄明明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黄明明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种渠道的媒体充满了读书励志的鸡汤文字,朋友圈中也毫不意外地被读书的条目刷屏。这种红火的读书氛围,自然不排除有应景的嫌疑,但是一点,人们对于读书或者接受知识,是无一例外地保持一致的认识。

前些日子,笔者与朋友谈起目前的保险资讯情况,都认为,在经过对于保险的概念传播、保险的形象传播和保险的功能传播等几个阶段之后,通过多种方式,凭借各种各样的保险读本和保险知识承载渠道,大部分人们已经对保险有所了解,知道了保险是什么,保险能够带来什么。特别是,经过保险理赔的那一部分大病保险的投保人、农业保险的投保人等,更是了如指掌。

那么,在下一个阶段,保险业应该更多地传播哪些资讯?或者说,广大的消费者想要了解哪些保险知识?要知道,再去传播保险是什么,保险保障作用等知识,可能是重复传播了。保险的概念没有变化,保险的保障没有改变,再如何转换文本,也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

这就涉及一个“体”与“用”的范畴。在保险资讯方面,保险之“体”,就是上面所说的概念和保障功能,是保险的本质所在,是本身的解析,而保险之“用”,则是面对林林总总的保险公司和琳琅满目的保险产品,消费者要如何选择,如何购买,如何组合,如何搭配。现在阶段,已经没有必要告诉消费者如何去认识保险重要性,而是告诉消费者如何去配置。就像对于房产一样,已经不需要专家告诉人们房子是用来住的,而是需要告诉人们如何去选择地段,寻求最佳性价比。

例如,微博问答、分答、得到、知乎Live等付费问答平台一片红火,这些平台均是以提供轻内容为目的,解决用户碎片化问题,定位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例如,某房地产大V会就一个具体的购房问题做出解答,倘若是和热点息息相关的问题,则围观者众。

这是从知识“体”到“用”的一个进化。这也是人们对于知识进阶的一个转折。

这个现象反应的问题很有意思,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大爆炸让人们感受到了信息的丰富,也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事实的真相,不是在某一领域常年研究的人,很难从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信息中,总结归纳出自己想要的知识。因此,对于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如果能够得到专业的建议和解答,人们已经开始不吝付费了。

对于保险知识来说,也是如此。

笔者在前几日的一篇文章《书架》中也提到过书店中保险书架的现象,保险专业类的书籍非常丰富,各种教科书式的理论教材、业内人士学习资料汗牛充栋,当然这也是行业必需的,不过针对保险消费者的书籍,特别是如何去分析风险、选择匹配保险的书籍少之又少。

最近有一家财经媒体的调查显示,消费者最有意向购买的商业保险依次为:健康险、寿险、意外伤害险、少儿教育险等;对于购买保险的原因,绝大部分消费者表示,是因为对保险金融知识有一定了解,个人及家庭有投保需求;消费者主要通过保险公司(包括代理人、柜台、电话、网站)来购买保险。

保险资讯传播之“体”已经完备,面向消费者的保险知识之“用”,还需要下一步更为奋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