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乡间窑洞前

□记者 黄明明 刘书勇 摄影报道

2017年4月20日,山西南部的临汾市苹果花节接近尾声,而临汾向西近200公里外的吉县文城乡大疙瘩村,村民郭水招的窑洞庭院里,苹果和梨树却花开正繁。

郭水招今年57岁,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略显瘦弱的身体似在讲述他与疾病抗争的历程。自查出胃癌之后,他们一家就陷入了巨大的医疗费用的阴影之中。

郭水招在山上有六亩苹果田,收成好的时候,每年能有7万元的毛利。去除各项成本之后,一年的劳作也能换来四、五万元的收入。“这是指苹果行市好的时候,一旦苹果价钱下来了,收入就少了不少。”

在2016年,郭水招继续在太原和临汾两地奔波着控制病情,全年共住院5次,累计花费7万余元。巨额的医疗费用,像郭水招窑洞前的悬崖一样,是一个填不满的坑。卖苹果得来的收入,在一次又一次的医疗费用面前,也不足支用。郭水招唯一的儿子在临汾工作,这两年为了给父亲治病,也辞去了工作,两地奔波。“治病都靠儿子去借钱”,坐在窑洞的炕沿儿上,郭水招对记者说,有时候是向亲戚朋友借,有时候是借高利贷。


4月20日,中国人寿山西省分公司健康险部经理徐振霞(左)在临汾市吉县文城乡大疙瘩村向村民郭水招了解他术后身体恢复情况。

在去年郭水招的医疗费用中,一大部分得到了报销。一方面,新农合基本医保为他报销了3.3万余元,另一方面,中国人寿临汾市分公司在确定郭水招贫困人员身份后,核实了住院花费,按照大病扶贫政策计算出补偿款11470元,并在一周内快速完成了赔付。“总体来看,郭水招的医疗花费的总体报销比例达到了63.59%。”中国人寿临汾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郭水招的大病补偿部分,比较大病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前增加了3343元。

大病保险和苹果一样,成为了郭水招的支柱和希望。


中国人寿临汾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和惠民专员到郭水招家探望。

2016年底以来,山西的大病保险精准扶贫可以概括为“一升一降”,进一步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所谓“降”,就是贫困人口赔付起付线由1万元降至5000元,所谓“升”,是指各地结合实际,大病保险支付比例提高2-5个百分点。“一升一降”也体现出了政策的作用,截至目前,2016年度大病保险赔付296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赔付金额2681.61万元,赔付比例提高了4-10个百分点。

山西保监局人身保险监管处处长孟魁建表示,大病保险扶贫是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去年以来,我们积极与卫计委、人社厅、扶贫办等部门沟通协调,推动出台了针对贫困人口的“一降一升”的倾斜性政策,并督促相关保险公司积极落实,目前这项政策全省11个地市已全部落地。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真正让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政策的红利!

采访中,临汾国寿的工作人员经常提起那次调研。扶贫工作开展初期,为了准确了解致贫的原因,以便实现精准帮扶,临汾国寿对汾西、吉县、浮山、隰县等四个县的8个乡村17个村进行了走访。调查显示,因病因残类贫困户占到了调研人群的52%,成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疾病的无情和贫困人口面对疾病的无力,也让他们唏嘘。除了做好大病保险精准扶贫外,在山西省扶贫办的政策支持下,该公司还累计为临汾市18409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了368.19亿元的大病补充保险保障,有效地减轻了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负担。

吉县副县长樊宜群表示,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中国人寿承办大病保险以来,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下一步,县政府将责成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支持中国人寿开展工作,提高保险理赔服务质量,切实把保险扶贫政策用好用活。

“以前,我和其他村民一样,对保险不是特别了解”, 郭水招侃侃而谈,这几次的报销,虽然没有经过郭水招之手亲自操作,但是通过儿子经办的种种耳闻目睹,郭水招表示改变了对保险的看法。“以后,我要向其他人多多宣传保险的好处”, 郭水招笑着说。

是时,天高云淡,和风吹拂,郭水招窑洞庭院中的苹果花和梨花,落英缤纷。


中国人寿的惠民专员(右)在向郭水招的老伴葛爱爱了解医药费报销情况。


因为郭水招生病,老伴葛爱爱几乎承担了里里外外的全部活计。


葛爱爱养了一只奶羊,平时挤点羊奶给老伴郭水招补充点营养。


郭水招在给地里的葱苗浇水。


院子里的苹果树正是疏花时节,郭水招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登高,他只好在树下扶着梯子让老伴葛爱爱给高处的苹果疏花。

 


看更多图片请关注《中国保险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