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险企布局一带一路,输血如何转向造血成难题

发布时间:2017-05-17 07:29:17    作者:李乔宇    来源:蓝鲸新闻

在“一带一路”战略面前,保险行业表现积极。一方面通过注入资金助阵“一带一路”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承保“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助力“一带一路”的发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部分国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缘政治关系错综复杂,市场、经营等各类风险都相对较高。保险机构走出去也面临着政治、地缘环境不同所容易引发的风险。

此外,在业内人士看来,国际视野也是国内险企亟待解决的难题。瑞士再保险对此指出,保险公司跟随“一带一路”战略计划走出去,必须要了解不同市场中的不同风险环境,有些保险公司也许对承保中国国内的风险游刃有余,但在处理海外风险时却没有多少经验。

险资西行有风险,造血功能待完善

目前来看,保险行业布局“一带一路”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通过保险资金投资“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据了解,保险资金具有资金规模大、投资时间长、追求稳健收益的特性,这种特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标的不谋而合,沿线国家的基建项目也成了险资助阵“一带一路”的重要投资方向。不过,在业内看来,保险资金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基建项目也同样不乏风险。

首先,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看,每个国家的政治、地缘环境都有所不同,险资境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将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分析人士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部分国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缘政治关系错综复杂,市场、经营等各类风险都相对较高。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这是所有中国企业走出去可能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例如,在西方发达国家可能多是一些并购行为,希望获取技术、市场等成果,但是面临税法、劳工法和贸易保护等风险,而到发展中国家,多是建设基建项目,面临的风险自然也不相同。

另外,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向也是保险资金走出去所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一带一路”的另一大挑战是建设之后的运营和本地化。他举例称,中国过去帮助修建坦赞铁路很成功,但只限于完成建设。如何寻求高效地运营,如何实现本地化,是机遇,也是挑战。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对此同时表示,这涉及输血和造血的问题,过去更多是援助,没有创造出当地持续的经济发展能力。

机遇挑战并存,出口信用保险面临三大难题

从另一个方向来看,承保“一带一路”成为保险行业助阵“一带一路”的另一重要路径。除了市场上相对较为常见的工程险、航运险、责任险以及涉及相关人员需求的健康险等传统保险产品外,个性化险种有望得到快速发展。保监会曾经发布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不断创新保险产品服务。

对于保监会提到的出口信用保证保险,市场普遍表示期待。但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提醒,目前该险种仍有三大难题待解。

具体来看,首先是按国别分类评级的标准问题。上述人士指出,“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都被评为高等级风险,其实这并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但会影响投保,进而影响银行贷款。

第二是对客户资质的评判标准问题。据了解,部分新兴国家的企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等因素不具备历史财报、历史盈利情况等数据,因而险企在对客户做出资质评判时可能会受到影响。

第三是中长期项目险投保过程过长的问题。目前超过一定金额需要财政部审批,与企业项目执行脱节,需要加快流程。

此外,承保“一带一路”投资建设也使保险机构面临更严峻的风控挑战。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日前指出,由于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热点地区,不稳定因素较多,保险业面临着大量非常规风险,对现有的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做好风险管理服务的同时,保险业要时刻绷紧风险防控这根弦,严格把好风险控制关,确保相关业务风险总体可控。

“走出去”中企商业保险覆盖率低,险企尚缺国际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保险行业正在通过供给资金,承保项目等方式护航“一带一路”。但整体来看,保险行业在“一带一路”领域的布局仍存有缺失。

从中国企业方面来看,部分企业投保意识有待完善。据了解,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日趋频繁。但与法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投保意识尚待完善。

全球信用保险巨头科法斯近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企业付款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信用保险在欧洲被企业广泛采用,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例如法国和德国,信用保险的覆盖率高达30%。但反观中国企业,有信用保险投保意识的企业并不多。据科法斯估计,在中国仅有2%的出口业务购买了信用保险,而使用信用保险来保护其应收账款的公司比例甚至不足5%。

此外,另有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一些大型中国企业的海外资产规模不断提升,甚至一些企业的收入占比远超国内。但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风险管理体系并非随之而至。据该人士透露,目前来看很多中国企业在海外几乎处于“裸奔”状态。

而从保险机构方面来看,国际视野也是国内险企亟待解决的难题。瑞士再保险对此指出,保险公司跟随“一带一路”战略计划走出去,必须要了解不同市场中的不同风险环境,有些保险公司也许对承保中国国内的风险游刃有余,但在处理海外风险时却没有多少经验。苏黎世财产保险方面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保险行业为了满足全球风险解决方案的需求,有很多工作要做。遗憾的是,国内还缺乏全球性的保险公司,缺乏拥有全球视野的本土管理团队,缺乏海外市场经验,缺乏对全球性竞争对手的研究和了解。

此外,瑞士再保险同时提出,中国保险公司进入新市场时应该考虑的一个关键词是进入模式的可行性,即是否需要单枪匹马入市、还是与当地保险公司合作,抑或是收购当地现有保险公司等,而这种选择取决于沿线国家当地对外资所有权条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