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农险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报道之二

稻花香里说丰“收”

发布时间:2017-06-06 08:53:01    作者:杜亮 张爽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编者按:

近年来,农民受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两方面因素影响,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屡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重庆市于2015年先行试点水稻收益保险,通过引导规模经营主体积极参加,稳定了水稻种植大户的收入预期,保障了水稻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和农产品市场的稳定供给。现在,重庆六类农产品收益保险已覆盖21个区县,2016年实现保费收入3553万元,承担风险保障金额6.5亿元。

□记者 杜亮 张爽

在“山城”重庆要找到一大块平整的土地很难。因此,当听说永川区出了一个有名的种粮大户,有3000亩土地,有自己的大米品牌,买了保险,还在保险公司“贷”了款,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于是决计前往。

早在2014年,地处长江上游北岸的重庆市永川区和全国其他33个区县一起入选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为配合试验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方面的工作,结合当时稻谷价格持续走低、种植大户增产不增收的现实问题,重庆人保财险在重庆保监局的指导下,对传统的保险产品进行改造,于2015年推出了水稻种植收益保险。

收益保险,一般称为收入保险,是农产品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保障,对因农产品产量降低、价格下跌或产量价格共同变化引起的收入损失提供保障。

农业保险从成本保险、产量保险到价格保险、收入保险,承保范围和复杂程度逐步升级,收入保险可谓“皇冠上的珍珠”。从国际经验来看,收入保险除了能够稳定种植主体的收入预期之外,在促进土地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和稳定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期望实现的目标。

近年来,不仅业界对收入保险的呼声愈加强烈,国家各类关于农业发展的文件中也频频提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探索建立农产品收入保险制度”,中国保监会也将此列为“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如今两年过去了,重庆市水稻收益保险的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9个区县;收益保险所覆盖的农产品种类也增加至6个,分布在重庆38个涉农区县中的21个区县。

然而,价格发现机制、再保险制度的建立、基层财政补贴的有心无力……收益保险运行之艰难也在重庆市的尝试和探索中逐渐显现。

让大户放心

5月刚过,站在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谭家坝村村口远望,大片的碧绿围绕着薄雾笼罩下的青山。向着碧绿深处走去,纤细的水稻秧苗在水田里刚刚开始生长。

这些占地面积超过2000亩的秧苗的“法人代表”叫周元贵,是重庆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的负责人。周元贵告诉《中国保险报》记者,算上另外一个村的几百亩土地,合作社的水稻种植总面积已经超过3000亩。之所以看到有些稻田间的土路还没有平整好,是因为这刚好是今年新流转过来的1200亩土地。

“因为买了水稻收益保险,种起粮食来心里踏实了不少。不管是价格低了,还是产量少了,我一亩地总还能有1300多元能拿,亏的钱也是有限的,步子自然就敢迈大些。”周元贵说。

周元贵和他的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是重庆市水稻收益保险的第一批试水者,也是第一批受益者。

他并不知道,从保险对象到保险金额,再到保险费率,“无心插柳”的水稻收益保险背后是对每一条标准反复设计、挑选和测算。与传统农业保险不同,收益保险的承保对象通常为规模经营主体。最终包括他在内的种植面积不低于50亩的种植大户、合作社和企业被确定为收益保险的保险对象。

价格参照物是农产品收益保险的核心。经过重庆市农委、重庆保监局、人保财险和参保人的多次沟通协调,重庆水稻收益保险的保险金额执行动态调整机制,由“天下粮仓网”公布的湖南中晚籼稻(重庆主要种植品种)价格与当地种植大户近3年的平均亩产量共同确定。2015年与2016年,约定水稻收购价2.76元/公斤,产量500公斤/亩,每亩保险金额1380元。2017年,根据水稻收购价的变动,保险金额调整为1360元/亩。按照4.5%的费率计算,每亩保费为61.2元。

避免“养懒汉”

不过,参保主体不需要全部自掏腰包,市级、区县财政会承担其中的70%,投保农户只需承担30%(企业为40%)。也就是说,周元贵需要承担的3000亩水稻的保费由18.36万元下降为7.34万元。

重庆保监局财产保险监管处处长王劲说,重庆市农产品收益保险能够推行开来,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多级政府部门的通力支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批示,金融办、财政局、农委多次开会,总结研究试点细节,协调奖补政策。目前,农产品收益保险已被纳入市级政策性保险进行推广。

与此同时,如何防范参保主体的道德风险是收益保险运行的关键环节。重庆人保财险农业保险事业部总经理杨双全说,为了避免“养懒汉”现象,公司在设计产品时确定,当水稻实际平均亩产低于450公斤时,按照每亩450公斤计算当期产量。但是,当水稻实际平均亩产高于600公斤时,按照每亩600公斤计算当期产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激励农户加强管理、提高产量,保证农户即使在价格出现较大下跌、收益低于合同约定时,也能得到赔付。”杨双全说。

然而,即便在风险控制上下了功夫,试点两年来,重庆市人保财险一直承受着水稻收益保险的亏损,2015年的简单赔付率为134.97%,2016年简单赔付率为72.11%。“加上其他成本,这两年的平均赔付率在120%左右。”杨双全说。

“有这个保险,感觉心里踏实”

保险公司的亏损对于周元贵们来说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2015年,水稻收益保险发生赔款125.75万元,受益农户76户(次);2016年,发生赔款195.52万元,受益农户152户(次)。“2011年我们合作社运行初期有1320亩地,到2015年差不多增加了1000亩。但是2016年一年我们就又包了1000多亩。主要是因为有这个保险,感觉心里踏实,敢扩大规模了,也敢投入机械设备了。”周元贵有点兴奋。

有这种感觉的不只周元贵一个。在重庆市水稻收益保险推出后,全市的稻谷价格保持平稳,粮食生产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可以说,农产品收益保险稳定了农业生产的收入预期,增强了农业生产投入意愿,保障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促进了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力度加大,保障了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重庆市农委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处副处长张世利表示。

今年,水稻收益保险将由永川区扩大到重庆市的9个试点区县,承保面积也将由2015年4.4万亩增加到12万亩,预计保费收入达735万元,提供收益风险保障金额超过1.6亿元。

与此同时,其他类别农产品的收益保险也相继问世。重庆保监局财产保险监管处副处长周平介绍,自2015年启动收益保险试点以来,试点区县已由2个扩大到21个,试点品种在水稻、生猪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蔬菜、青菜头、柑橘和山羊。2016年实现保费收入3553万元,承担风险保障金额6.5亿元,投入市级财政资金1600万元。2017年,市级财政补贴将增加到2000万元。

“既然做了,就坚持下去”

“虽然已经见到了一些成效,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也总结出不少问题。”王劲说,首先是关于价格的把握,农产品收益保险的核心是价格波动。一般来说,开办此类保险必须具备完备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数据积累、价格发现机制和开放即时的信息发布平台。“目前,我们开办这类保险业务的软硬件条件还未完全成熟,即使对重点区域重点农产品也没有建立起价格发现机制。”王劲说。

此外,尽管重庆市级财政将收益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补贴范围,但区县政府财力有限,尤其是一些农业生产大县,往往又是财政穷县,传统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已是捉襟见肘,对农产品收益保险的支持常常有心无力。

“不过我们既然做了,就要坚持下去。”王劲表示,接下来,重庆保监局将继续联合有关政府部门,指导保险公司尽快积累完善农作物品种数据和价格数据,争取更大程度的财政补贴。同时,建立重庆市农产品收益保险再保险和巨灾风险机制,最大化分散风险,以保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地尝试,农产品收益保险能在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王劲说。

 

农险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报道之一:农险救灾凸显“安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