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风险保障与资金融通

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应“双管齐下”

发布时间:2017-06-22 09:16:47    作者:张爽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张爽

抑制资产泡沫、振兴实体经济,是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明确成为金融行业改革探索的方向。在此过程中,作为现代金融的组成部分和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保险业应当如何参与其中,并发挥独特的作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6月18日举行的2017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之保险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从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保障和长期资金支持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

保险资金与实体经济“天然匹配”

当前,金融和实体经济出现失衡已是不争的事实。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与此同时,非金融机构的资金也在不断涌入金融和房地产领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朱俊生指出,近年来,房地产价格和股票市场大涨使得很多企业家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投机活动中,2016年末,M2与GDP之比突破200%,为全球最高的经济体之一。与之相对的是,实体经济资金偏紧、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日益严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找到适合的金融资金并引导其进入实体经济,成为中央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内外实践证明,保险资金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长期资金提供者。日本主要经济行业30%的贷款都是由保险资金提供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

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弛进一步解释了保险资金与实体经济这种“天然的匹配性”。从融资需求来看,实体经济所需的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但回报稳定、抗周期性良好。而从投资需求看,保险资金数量大,对投资收益安全性要求高。据预测,到2020年,国内保险业资产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30万亿元。庞大的资金规模需要得到有效的配置,才能实现保险资产的保值增值。

2017年,“拓宽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渠道”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大力引导保险资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事实上,保险业对实体经济的投入和支持从未停歇。曹德云介绍,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大致有4种方式:一是通过银行存款转化为银行贷款,对实体经济进行间接融资;二是通过股票、债券等方式对实体经济直接融资;三是通过股权、债权、基金等载体对实体经济项目融资;四是通过拆借、回购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仅从项目投资看,保险资金投资‘一带一路’5923亿元,投资‘绿色金融’5258亿元,投资棚户区改造989亿元,投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近300亿元。”曹德云说。

不只是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持,保险资金也在探索向更精细、更微观的领域投入。据统计,目前已经有8家保险公司正在进行28个养老社区的规划和建设,这些养老社区总投资额接近700亿元,将为老年人群体提供33万张床位,对于民生建设、社会稳定有着莫大的积极作用。

另一个较为典型的领域,是以泰康资产为代表的保险资管公司正在探索创新的困境投资,即对于处在流动性困境中的企业进行投资或不良资产处置等。这将对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提供直接的支持。

风险保障是保险护航实体经济的关键

“保险是用来保障的,尤其是长期保障,所以保险提供长期资金只是一种伴生现象,保险行业在投资过程中要谨慎小心。”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用警示的方式提出了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维度。

而朱俊生的表述更为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首先在于发挥保险核心功能。”他认为,保险业应当分散和转移实体经济运行中的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法律责任以及信用等风险,积极防灾减损,利用专业的风险管理技术减少社会财富的损失。

在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构筑实体经济的风险管理保障体系”,包括完善社会风险保障功能,完善农业风险管理机制,增强保险增信作用等。

比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稳就给出了一个数字,针对2015年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汽车全面亏损,仅他所在的企业即支付超过1亿美元的保险赔偿金。“在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国际交易中,企业的海外投资面临非常大的汇率波动风险,信用保险的杠杆保障对企业的意义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人还不太了解信保的作用。”王稳说。

其实,信用保险不被大众所了解,也反映出保险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保障的水平有待提升,范围有待扩展。“我国‘走出去’企业对出口所在国的政治风险市场需求特别大,但是供给非常不足。不论是机构还是资金、人才,都严重不足。”王稳表示。

朱俊生也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认为,目前保险业通过经济补偿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的支持还不够,突出体现在财产保险的保险密度和深度水平都不高,保险的渗透率有限。以民营企业发达的某地区为例,平均6个企业有1张企财险保单,这说明即便在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企财险的渗透率都比较低。

此外,朱俊生还提出,以资产价格泡沫为重要表现形式的通货膨胀损害企业家创新。因此,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为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这样保险和实体经济的结合才有更深的根基。

 

专题:2017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之保险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