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保险加速引入新科技 及早应对科技风险呼声起

发布时间:2017-09-06 10:11:51    作者:崔启斌 张弛    来源:北京商报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交易方式,科技与保险的融合正在加速推进。在近日召开的“风险变异——保险生态的科技重构逻辑”论坛上,各方专家激辩如何应对科技给保险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为必须重视新技术风险的可感知、可度量、可监管,建议通过立法来应对科技给保险业带来的新问题。

科技融合保险服务实体

2016年,“金融科技”(Fintech)取代了“互联网金融”被投资人和创业者反复提及,互联网保险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一员自然不会缺席科技带来的变革,“保险科技”(InsureTech)这个词被业内人士反复提及,就连保监会在近期的经营发布会上,也特意提到“保险科技”。

保监会表示,互联网保险创新业务签单件数46.66亿件,同比增长123.55%。其中,退货运费险27.35亿件,同比增长53.01%;责任险4.19亿件,同比增长17.36倍;保证险6.98亿件,同比增长13.27倍;意外险3.36亿件,同比增长1.45倍。这些都是科技带给保险业的硕果。

而在其他方面,科技力量正在与保险业融合,服务于现代生活和经济发展。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解释,在共享经济方面,保险业积极参与绿色智能交通、保障安全出行,针对共享单车推出专门保险产品,为共享经济发展提供风险保障。在人工智能方面,保险业逐渐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各业务流程和服务环节,实现承保、核保、定损、理赔和客服等功能智能化,有力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区块链方面,保险业加快研究和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不断突破传统模式,成功将区块链技术与农业产业相结合,有效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子。

保险加速引入新科技

具体来看,2016年1月,安心保险上线即宣布全业务系统搭建在腾讯云上;2016年4月,弘康人寿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客户刷脸可实现投保、核保、保全、理赔全流程服务;2016年8月,泰康在线推出保险智能机器人TKer;2016年8月,阳光保险与区块链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数贝荷包联合推出飞常惠航空意外险微信保险卡单。科技融入保险业正在上演加速度。

除此,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科技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而出,并赢得了各路资本的青睐,一轮又一轮的融资频频出现,这既是支持科技创新的具体行动,也是看好“保险+科技”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首家主打科技创新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诞生不足三年内,就获得近58亿元的融资,估值也达到500亿元,让传统保险公司望尘莫及。OK车险、悟空保、海绵保、保准牛、大象保险等一大批服务于保险业的第三方平台在融资方面也在小步快跑,少则数千万元多则数亿元的社会资本源源不断流入,为保险与科技融资注入动力源。这也点燃了更多科技人士深耕保险业的斗志。

在风险变异论坛上,北京保险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认为,这一轮的新技术,主要是以信息科技引领的一些新工具,它对风险的改变跟以往不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有可能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逐渐弱化,而极端的风险在放大。也正因为如此,保险业未来可能不再是保险产品单纯的供给方,而是场景化风险管理和服务的集成商,这都给新科技的应用敞开了巨大的空间。

及早应对科技风险呼声起

科技不仅仅推动了保险业不断创新发展,还对保险业的经营模式具有巨大的影响。北京保险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洪在上述论坛中指出,保险建立在大数法则之上,建立在风险控制上,现在这些技术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数字化的形式通过云计算,通过人工智能,将会使数据的逻辑发生很大的变化。

不过,对于风险的管理者,保险对科技所带来的未知风险也不容忽视。“无论是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新技术与业务场景的融合,都必须始终重视新技术风险的可感知、可度量、可监管。”中保信技术部总经理朱培标在会上表示。朱培标认为,刻意去模糊风险边界、游走在政策边缘的所谓创新是不可持续的行为,要把有助于管理风险作为保险科技应用的重要出发点,要把科技风险本身作为新科技应用的重要内容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