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两会聚焦】增速下行是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经阶段

发布时间:2018-03-09 15:06:35    作者:张爽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中国保险报讯【记者 张爽】“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两会期间,这个问题成为了政协委员在迎接记者“围堵”时的必答题。

“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所以我理解,把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在6.5%,比去年实际增长低0.4个百分点,是为了转变留有空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表示。

尤为明显的是,小组讨论期间,谈及高质量发展,“变革”一词的出现频率最高,包括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看来,保险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理念的变革。要转变思维方式,把高质量发展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当中去,坚持以质量效益、转型升级为目标,把保险业融入到国民经济发展中。

转变观念也是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最为看重的。在与保险专业的老师们交流后,范小云表示,在由追求规模的高速增长转向追求发展的高质量增长的过程中,保险业的着力点首先应落在回归保障本源,把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发展战略作为立业之本,更好发挥保险“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那么,如何把这种理念的变革落实到商业保险公司的实际工作中?范小云给出了两点建议,首先是服务民生建设,推动商业保险在多层次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把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市场化的第三支柱,弥补第一和第二支柱的短板;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在精算、风险管理和专业服务上的优势,无缝对接全民医保体系,服务健康中国的建设。其次是加大保险科技对于行业发展的创新驱动作用,推动行业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流程再造。

作为一名老保险人,周延礼的建议则更为直接:“在产品设计和保险服务这两个方面一定要抓好。”

他认为,保障程度不高,是险企在设计产品中的短板,尽快补齐这个短板。在保险服务方面,有些公司没有体谅保险消费者的需求,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障碍。“要把企业树品牌、树信用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把保险业的金字招牌打好,这样才能够取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周延礼说。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行业的发展速度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但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这是一种必然规律和必经阶段。

在3月8日举行的“政协委员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经济发展是有规律性可循的。一般来讲,追赶型国家在追赶的前期,经济增长速度都是比较快的。但是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质的提升就必然要提到日程上来。相对于以量的扩张为主的阶段,在质的提升阶段,增长速度下行可能是一个必然趋势、必然规律。从其他国家发展历程来看,基本上也是呈现了这样一种情形。趋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从阶段性角度来看,而不是从短期经济周期来看。

杨伟民说,对此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也没有必要惊慌失措,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朝着高质量发展这个大方向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