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扶贫干部


坎子山村民郭邦堂向第一书记任超(右)询问今年玉米销售情况。

□记者 张爽/文 史方舟/摄

湖北十堰市湖北口回族乡位于鄂陕交界,三面环陕,一面归鄂。曾经全乡最穷的坎子山村就坐落在湖北口乡西北部,平均海拔1500米,是十堰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

清明刚过,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照耀着刚刚翻绿的土地和正在田地里忙碌的坎子山村民们。

“今年还来收玉米吗?还能帮我们卖吗?”67岁的郭邦堂远远望到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和第一书记任超走过来,赶紧跑上前,第一句话就问。

“那得看你种的质量过不过关。”任超半开玩笑地说。

“肯定好好种啊。”郭邦堂憨厚地笑笑,黝黑的皮肤在午后的阳光中更显发亮。

2017年,任超作为中国太平洋寿险十堰中心支公司派出的扶贫干部来到坎子山村,正式加入了坎子山村扶贫工作队。在此之前,他曾经来过坎子山村几次,虽然每次停留时间不长,但村里恶劣的自然条件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坎子山村不仅海拔高,而且属喀斯特地貌,山里天坑地漏多,地表存不住水,村里世世代代都感慨:“如果有一条河,做梦都要笑醒。”因为土地干旱,坎子山村的主要农作物只有玉米、土豆和包菜三种。

加入扶贫工作队后,任超开始跟着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走访村民,建档建册。基于此前对坎子山村的了解,他发现,要想先解决村里贫困户的温饱问题,可以先从玉米种植上下功夫。于是,任超和魏书记开始到县农业技术部门咨询,请农业专家到村里实地考察,最后确定了在坎子山村种植最为适合的恩丹105号玉米品种。

此时任超背后一支更强大的后援军开始发挥作用。玉米扶贫项目得到他所在的中国太平洋寿险湖北分公司的大力支持,首先捐赠10万元帮助村里兴建了玉米加工厂,解决村民卖粮难、种植玉米不值钱的难题;同时,又签订了“包销50万个鲜玉米的玉米订单”,并为鲜玉米的包装设计和物流运输提供“一条龙”服务。

虽然最后由于雨灾等实际情况,只销售了收成的30万根玉米,但也大大提升了坎子山村民的收入。过去一根玉米棒只能卖2毛多钱,包销的鲜玉米价格可以达到6毛钱一根。以郭邦堂家为例,去年种了6亩玉米,按照以往的价格,一亩地只能收入600元,去年他家里的鲜玉米一共卖了9000多元。

增收不仅让农民兴奋,也让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激动。去年10月13日,身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的魏登殿在进京前,专程前往武汉,向中国太平洋寿险湖北分公司赠送了一面写有“情系坎子山,扶贫见真情”字样的锦旗。

任超的扶贫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坎子山村的认可。驻村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脸上也染上了“高原红”,他也早已将自己当成了坎子山村人,每每说到坎子山村,他总是以“我们村”作为话语的开头。每个贫困户家里几口人、是否养了牛和羊、家中房子怎么样、劳力强不强、种了几亩地、有些啥家当、家庭收入怎么样……这些情况任超烂熟于心。

今年初,他被推选为村里的第一书记,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给了任超8个字的评价:蹲得、受得、吃得、住得,“是个接地气的好干部”。

但是任超却说跟魏书记相比自己还差得很远。到2018年,魏登殿在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已经坚守了40年。40年前,坎子山村是当时全县最穷的村,全村600多人,90%住的是茅草房,饮的麻凼水,过着肩挑背驮、黑灯瞎火、缺衣少食,较为原始的生活。40年来,坎子山村90%以上的村民住进小洋楼,全村群众吃上自来水。人均纯收入从1975年的30元逐步增长到2016年的6271元,贫困人口从1975年的236户658人,下降至现在的33户108人。魏登殿也因此得名“当代愚公”。

任超说:“我们扶贫干部都应该有魏书记这样的精神,用心扶贫,用心做事,一定能帮助坎子山村走上富裕之路。”


任超回访家中失火的贫困户。


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一同到贫困户家中查看品种羊养殖情况。


坎子山村民将自己种的玉米挂在房前晾干。


贫困户展示扶贫工作队赠送的棉被等生活用品。


太平洋寿险湖北分公司在坎子山村捐建的玉米加工厂。


坎子山村民在家门口休憩。


坎子山村民正在播种村里选种的土豆。


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带领乡亲开发喀斯特地貌溶洞。


经过精细加工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