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专家解析2018年新形势下的保险业风险

发布时间:2019-01-07 09:14:19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张爽

近日,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保基金”)保险行业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就2018年以来人身险、财产险及保险资金运用领域的形势和风险进行了研讨;对寿险公司渠道转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车险市场运营情况及风险以及平安执行IFRS9新金融工具准则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专题分析。

人身险:转型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总体来看,2018年以来人身险业务结构持续调整,盈利能力普遍提升。一是原保费收入调整性下滑,但降幅逐月收窄。1月-11月,人身险行业实现原保费收入2.48万亿元,同比下降0.50%。二是业务结构持续调整,分红险、健康险较快增长,普通寿险中的快速返还型业务及投资型业务收缩。三是准备金折现率上行拉动净利润大幅增长。1月-11月,人身险行业预计实现净利润1047.88亿元,同比增长23.31%。

图1 净利润累计变动图

 

专家认为,人身险市场以下风险点值得关注。

第一,转型进入攻坚期,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专家认为,目前人身险行业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也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触及的问题由浅入深,攻坚难度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保险公司价值观尚未由以业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二是部分公司尚未由高速度增长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或缺乏转型战略定力。三是保险行业在渠道队伍转型、优秀人才引进方面存在障碍和挑战。四是产品增长模式粗放、迭代速度快、利润水平低,缺乏新的增长点。

第二,重疾险产品定价不足。随着价格竞争日趋激烈,重疾险费率走低,而重疾发病率和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公司盲目打价格战,挤压保险公司预留的风险边际和利润空间,其保费收入在未来可能不足以应对高发病率带来的高额赔付。随着人身险公司集中发力保障型产品,重疾险规模及占比快速增长。1月-11月,人身险公司经营的重疾险业务同比增长超四成,在健康险中占比提升至约60%。专家建议,行业应高度关注重疾险定价不足可能带来的风险,并防止演变成系统性风险。

第三,银邮渠道成本走高,销售期缴保障型产品难度较大。一是银保渠道缺乏差异化产品,险企目前只能依靠提高产品收益率或渠道费用来获取渠道资源,费用走高的局面难以扭转。二是由于期缴保障型产品相对复杂、销售难度大,同时,保险公司对合作银行缺乏主导权,推动银保转型较为困难。三是随着银行业务的办理场景逐步由网点转移至移动客户端,网点客户流量减少,银邮渠道转型面临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的挑战。

第四,个险渠道增员困难,转型定力不足。目前营销员规模趋于饱和,叠加保费收入下滑影响营销员收入,多数险企在转型过程中净增员率明显下降。一方面,部分营销员由于销售复杂期缴保障型产品的能力不足,产能低、收入低,逐渐脱落;另一方面,部分险企固有客户群体对期缴保障型产品接受度较低,销售困难。此外,部分公司缺乏转型战略定力,在业绩压力下,降低营销员入职标准、培训要求,带来销售误导隐患,损害行业形象。

图2 近四年同期人身险原保费情况

第五,互联网渠道面临逆选择、中介费用走高等风险。一是部分互联网保险产品或第三方网销平台投保及核保程序过于简化,给险企带来逆选择风险。二是互联网平台依托流量形成客户资源垄断,险企为争夺渠道资源而拼抢费用、佣金,间接推高中介费用。三是部分公司面临合规风险。例如,依托互联网平台宣传、承保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合规;或将万能险、分红险与基金、理财不做区分,销售行为不合规。四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为行业带来创新的同时,也给保险公司运营带来信息安全风险隐患。

财产险:车险高费用问题更加隐蔽

2018年1月-11月,产险业整体运行平稳。原保费收入10628.76亿元,同比增长12.08%,非车险同比快速增长;风险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行业资本整体充足。车险市场7月份综合成本结构呈现费用率陡升、赔付率陡降异动。

图3 财产险保费收入情况

专家表示,财产险行业在车险费用、非车险经营等方面暴露出诸多风险点。

第一,车险方面高费用率持续。1月-11月,车险保费收入7003亿元,同比增长4.56%;综合费用率同比上升2.95个百分点。高费用率主要受手续费支出大幅增长影响,车险手续费增速远高于同期保费增速。“报行合一”规范了车险在销售费用、新车折扣等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对过于激烈的手续费竞争进行了纠偏。“报行合一”落地初期,市场能够严格执行,但长期执行的稳定性相对较差。10月份至今,部分地区、部分公司出现突破“报行合一”的行为。专家反映,有保险公司采取更隐蔽的手段支出手续费,如:与第三方平台同时签订手续费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隐藏部分手续费支出;违规调高工时配件定损价格,以显著高于厂商指导价的水平向合作经销商支付赔款等。

图4 近年车险手续费支出增幅情况

第二,信用保证业务面临的违约风险加大。快速增长的保证保险成为第一大非车险种,但赔付支出持续走高。依托于P2P平台的信用保证保险支撑的信贷行为具有较强金融风险传导属性,在市场违约率提升、信用风险事件增加的环境下,信用保证保险风险加大。

第三,短期健康险业务存在风险隐患。财产险公司只能开展一年期健康险业务,很多公司对百万医疗保险做口头续保保证。随着承保客户年龄增长,未来赔付率走高,百万医疗保险隐藏的赔付风险和因不能续保导致的纠纷问题需引起关注。同时,目前百万医疗保险核保环节相对宽松,存在部分被保险人带病投保现象。理赔环节保险公司严格依据保单约定条款进行赔付,造成理赔结果不符合客户预期,易产生纠纷问题。

第四,中小公司经营压力较大。行业出现马太效应,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中小公司经营压力较大。“报行合一”自律协议中规定中小公司与大公司手续费率相差5个百分点。但由于大公司运营效率、市场渠道掌控力、品牌口碑均优于中小公司,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大公司较中小公司的手续费率成本优势高于5个百分点。此情况下,中小公司开展业务非常艰难。

此外,专家还提到了欺诈风险。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技术壁垒影响,欺诈风险可能抬头。一是被保险企业通过保险欺诈手段将经营成本转嫁保险公司。如将机器设备的自然老化伪装成火灾事故损失,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转嫁更新设备成本。二是新能源车损经验数据积累有限,未来几年电池等配件可能出现大量报废,或出现借助技术壁垒进行保险欺诈的行为。

资金运用:持续关注风险新变化和新特点

2018年以来,在“去杠杆、防风险”的监管政策及市场波动加剧、刚性兑付打破的背景下,保险资金运用的形势和风险发生了新变化。

当前,保险资金运用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资金运用规模平稳增长。二是资金运用收益率(不含独立账户)同比下降。三是保险行业资金配置结构整体保持稳定。流动性资产配置比例持续下降;债券投资占比上升;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下降;其他投资占比近年来持续上升,但2018年以来略有下降。

图5 保险资金配置变动情况

专家认为,应持续关注资金运用风险发生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第一,股票市场波动对资金运用产生持续影响。2018年股市大幅波动,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收益率较低,但更大的压力将出现在2019年。2017年保险行业股票投资积累了大量浮盈,在2018年市场环境较差的情况下,通过实现浮盈提升了财务收益率。若2019年股市继续下行,叠加2018年大量浮亏的情况,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财务收益率将进一步下降。同时,个别公司投资境内股票占比较高但收益率低,需要持续关注其市场风险。

第二,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引发再投资风险。专家提出,当前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寿险公司面临大量到期资金再投资风险和新增资金配置难问题。由于外部信用紧缩,保险资金可投资的优质资产难觅,2019年一旦利率继续走低,保险公司新配置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收益率将面临下行风险。

第三,信用环境严峻加大保险资产配置难度。在经济去杠杆和金融监管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保险资金投资债券和非标产品面临的信用环境严峻,部分投资产品和投资项目面临收益无法实现甚至本金安全难以保证的风险。在长时间积累的地方债务风险叠加的影响下,保险资产的配置难度不断增加,规避风险与提高收益率的矛盾更加突出。

第四,IFRS9实施增加保险公司财务收益波动性。专家表示,IFRS9的实施将影响保险公司大类资产配置。保险公司更趋向选择高信用等级债券,更注重控制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或更趋向高分红股票、长期股权和不动产投资。IFRS9下,保险公司财务收益和财务收益率的波动将显著增加,对上市公司影响更大,上市公司采取措施降低利润波动性的同时也会降低ROE水平。

第五,短期内另类投资风险。一方面,资管新规出台后,中短期非标产品供应下降,加大成本收益和期限匹配难度;另一方面,目前另类投资中的股权投资项目估值较高,需警惕市场风险。

“在未来中美贸易争端和国际市场流动性紧缩的背景下,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将对保险资金运用带来挑战。”与会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