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广东汽修业实名制度 利好打击部分车险欺诈

发布时间:2019-01-28 10:39:02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王小韦 胡刚

1月24日,广东省公安厅启动了机动车修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工作,免费提供给全省汽车维修企业使用,并依托系统推动落实修车实名登记制度(以下简称“广东汽修实名制度”)。立足于保险行业,研究广东汽修实名制度,有利于打击部分车险欺诈,有利于规范车险理赔,有利于发挥商业保险参与社会治理。

一、实名制度的核心内容

广东推行汽修实名制度,初衷在于降低涉车违法犯罪,与商业保险经营中的打击车险欺诈工作目标存在一定的交叉性。所以,研究广东汽修实名登记制度具有积极意义。经梳理,该制度的核心内容有以下几点:

送修登记。汽车维修企业使用机修登记系统进行登记,包括以下信息:按照机动车行驶证证项目登记送修车辆的号牌、车型、发动机号码、车架号码、厂牌型号、车身颜色;车主名称或者姓名、送修人姓名和居民身份证号码或者驾驶证号码;修理项目(事故车辆应详细登记维修部位);送修时间、收车人姓名。

车主提供有效的身份证配合维修企业登入车辆信息、送修人员信息(身份证)和送修车辆照片、送修时间、收车人姓名。

取车登记。取车时,机修企业要先查验取车人身份证和维修凭据,在系统中登记、实时上传取车人员信息。

二、车险欺诈的基本类型

鉴于车险欺诈在保险欺诈中占有重要位置,有必要对大量车险欺诈案件进行分类研究。经过梳理,按照诈骗动机酝酿时间长短,车险欺诈案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临时起意型。此类案件往往是合格的驾驶员肇事时存在喝酒、吸毒等情形,为了避免商业保险拒赔、减少损失而临时采取“掉包”,司机谎称实际驾驶员,不存在频繁修车的情形。

二是蓄谋已久型。此类案件按照实施车险诈骗频次、单次诈骗金额,又可以划分为“鲸吞式”和“蚂蚁搬家式”两种。前者例如笔者撰文《无锡车险诈骗案的三点启示》分析的无锡男子伪造单笔涉嫌骗取81万元的案例,诈骗者精心导演、实施单人单车单方全责的交通事故,导致投保车辆落水而推定全损,不存在频繁修车的情形;后者例如笔者撰文《苏州车险诈骗案件的启示》分析的苏州男子3年出100多次车祸骗赔100余万元的车险欺诈案例,存在频繁修车的情形。

广东汽修实名制度在于实时记录车辆维修信息(对事故车辆要求登记维修部位),可从大量维修信息中筛选出潜在的犯罪嫌疑人,结合车险欺诈两大类型特征,“顺带”适用于打击蚂蚁搬家式、蓄谋已久型车险诈骗案件。

三、几点启示

按照广东汽修实名制度,车险经营的标的物维修在送修和车险环节全面留痕,其政策初衷在于降低涉车违法犯罪,其中恰恰涵盖了打击车险欺诈的内容。开展深入研究广东汽修实名制度,微观上解决了治理管理的基础问题,宏观上提升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治理手段。

一是深入研究,广泛宣传。广东汽修实名制度虽然是局部地区改革之举,但也很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未广泛推广之前,保险从业者可以深入研究,寻求对打击车险欺诈、规范车险经营的积极作用,呼吁进行推广。广东汽修实名制度再叠加上保险行业倡导推行的购买保险实名制度、销售渠道实名制度,必将为保险经营、社会治理创造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

二是加工数据,行业共享。从车险经营来说,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行业承保、理赔数据的共享,建议各家公司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牵头下,由各家保险公司总公司对现在经营中积累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客群分类并采取对应措施,大大提高预防风险事故的能力,做到放缓于未然。

三是未雨绸缪,适度对接。从广东汽修实名制度看,在全国推广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作为保险行业,建议尝试将理赔系统的中的一部分数据单列出来,与未来的汽车维修系统进行对接,对投保人、投保车辆进行风险识别分类奠定基础。

广东汽修实名制度,前移了查处涉车违法犯罪风险预防关口,“顺带”前移了预防、打击车险欺诈案件的关口,可以实现保险行业、社会治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