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一带一路”五年间 合作共赢释放开放红利

发布时间:2019-04-22 08:03:00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2013-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300亿美元,成为当地经济增长、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带动东道国就业近30万人。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一带一路”以中国力量和东方智慧探求共赢之道,“中国智慧”润泽世界经济大树。

□记者 和平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近日在外交部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宣布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此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外文出版社联合举办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合作共赢主题研讨会,业界专家聚首畅议“一带一路”全球合作共赢,释放开放红利。

分享中国成功经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创意,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已被纳入联合国20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重要的国际机制成果文件。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所代表的多边主义、合作理念以及普惠、平等、开放、包容的新型全球治理观念更值得珍视。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希望把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国国内治理成功的经验推广到世界去,希望其他国家能够从中国的发展成果中间分享我国的成果,分享我们的经验。

五年多来,为“一带一路”公平化打下了非常好的底稿,为绘好这个杰出的画作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回顾“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历程时指出,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伟大新故事的“一带一路”正迎风成长,已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创新多元化经营模式 鼓励保险业参与

“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指出,要发动多元主体参与进来,建设好丝绸之路。随着“一带一路”进程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有很多的需求,国外很多民营资本也想参与进来。因此需要研讨,在哪些领域可以参与进来。下一步更多的私营企业、私人资本通过推动伙伴关系,让更多的有志于“一带一路”的都能够有融入感,能找到用武之地。“一带一路”需要很多的实际投入,光靠中国一家是不够的。要探索PPP机制,银团贷款,与投资国共建投资公司,引进其他金融机构参与第三方合作等等共同投入,共担风险。

金鑫指出,现在商业性的股权投资基金,包括保险还没有完全做到,特别是保险行业,怎么参与“一带一路”,下一步要好好布一下棋。创新多元化经营模式,鼓励企业在沿线国家设立更多的投资项目。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的号召和推动下,很多国际组织,一些大国也提出了类似的概念。比如欧盟就搞了一个欧亚的体系,美国也提出了搞国际金融发展公司,印度提出来了金融计划等等,东盟本来就有互联互通的蓝图。金鑫指出,中国“一带一路”开放包容,也会欢迎他们和我们“一带一路”进行兼容对接。

发展“一带一路”的三大制约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兼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指出,对于任何事业,优势有利条件是可数集合,制约因素、不利条件都是不可数集合。目前“一带一路”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三个类别:

第一是标准方面的制约因素,或者是标准障碍。目前世界上通行的标准大多数是英美体系制造出来的,以海洋为中心的贸易标准。这些标准当中,中国和俄罗斯前苏联国家铁路的轨距不一样,显现的各方面的标准全都不一样。“一带一路”的成就来自于标准,对接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目前已经有了少数的对接,取得了一些成就,更多方方面面的对接还有巨大的空间,可以使“一带一路”有更多的成就。

第二是信用方面的制约因素。简单来说,在信用货币时代,所有的信用来自于行为的兑现,行为能不能兑现,取决于项目当时的承诺。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这套信用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各家有各家信用转化的标准,这也是信用方面的因素。

第三是故事方面的因素。《货币起源》里面提到,货币本质反映的是人类的行为和道德需要的重要环节。从故事来讲,人类本身能够有文明,就是因为有认同的故事,从而能够产生一些共同的行为。现在在故事沟通还没有很清晰的加入到“一带一路”的行为当中,能够获得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故事。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共同出版了《“一带一路”这五年的故事》系列图书。这一系列图书从7个议题入手,以中、英、法、西、阿、俄6种语言出版,回顾了过去五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的历程,梳理了相关国家在多个方面开展的合作和达成的共识,展望了“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方向。

实现资金融通 打通经济通道

金融就是一个跨时间、跨空间进行资源和风险配置的机制,是市场化的配置机制。资金配置的不仅是资金,还要配置风险。所以在考虑进行融资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会碰到什么样的风险,包括了可能会带来的债务问题,债务的风险等。经过五年的实践和探索,多个具有实际作用的区域金融合作框架已经形成,有助于资金融通过程顺利进行。在“一带一路”中,沿线国家搭建起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东盟与中日韩金融合作机制、东南亚中央银行组织、上海合作组织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合作机制。这些合作机制主要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宏观政策应对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

这种央行级别的交流机制得以延续,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各国交流对于全球和区域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及相关货币政策的及时应对,利于区域金融和各经济体的稳定。

有合作就要有监督。2018年6月21日,第十三届亚洲保险监督官论坛在中国举行,来自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泰国、韩国、日本、阿联酋、菲律宾等16个AFIR成员方的保险监督机构高级官员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亚洲保险行业的管理机制。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国证监会与62个国家和地区的证券期货监管机构签署了多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原中国保监会与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加强组织联系,参与并维护“一带一路”建设中保险行业的相关合作与监督。

此外,国际银行业务规模也不断扩展,截至2017年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与3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际的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双边金融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和监管协议。

资金的畅通配置,很大方面得益于规范化金融监管合作。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金融风险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方面。金融危机后,各国也纷纷加强了本国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在国际资金融通、项目合作中会更注重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