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细节看保险:养老故事

发布时间:2019-05-29 09:21:17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黄明明

最近,看到一篇《男子租房藏了一个女人9年,打三份工养两个家》的文章,刚看到标题的时候,窃以为又是一个风花雪月的故事,但是读了内容后发现,其实是堪比《二十四孝图》中的孝道故事。

2007年春节,四川省上门女婿刘先生,把母亲从老家接到了西昌城的家里住,但母亲与妻子闹得不可开交,争吵中,妻子喝了一瓶白酒以死相逼,不同意老人在家里居住。为了家庭和谐,刘先生只好在西昌城里租房供养母亲,并对妻子谎称已将母亲送走。这一藏就是9年。在这9年中,他身兼三职,拼命供养着两个家。

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刘先生,在网友的评论中,也对刘先生的所作所为赞赏有加。而细细分析这个故事,我们得到了几点启示,或者说,在预备养老的时光中,我们应该预先做好的几项准备。

首先就是要拥抱城市。在这个故事中,刘先生的老母亲居住在农村中,将财产全部赠送给另一个儿子之后,并没有得到应该有的赡养。待到老伴过世之后,独居在一个土坯房中,处处拮据,没吃没喝,甚至上山挖野菜吃。刘先生一次回家探亲,老母亲见面就说,没吃的了。这刺痛了刘先生善良的内心。

在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乡村,不仅缺吃少喝,买不到大部分生活用品,还缺医少药,对于老人来说,虽然有好空气好环境,但是仍然不是养老胜地。所以引导大多数人进入城市,住在交通、配套都齐全的小区里,离孩子近,不失为一种好的归宿。此外,刘先生在西昌能够得到3份工作机会,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城市对于普通人的努力是有回报的。到2020年实现1亿人在城镇落户是新型城镇化重要目标,而有的专家甚至提出,未来将有5亿人会进入城市生活。

顺随潮流,不仅仅让自己和孩子进入城市生活,更要让老人也享受到城镇化的福利。

其次是要注重德育教育。对于生养孩子来说,让其学习知识,考上好的大学,得到好的工作,无疑是大部分家长的夙愿。但是往往会忽视了对于孩子德育的教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便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们看到,刘先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咬牙坚持,9年如一日,切切实实做到了孝亲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否有养老保险、养老金的支持,子女对于老人的照拂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看到很多留守老人的悲惨境况,日日翘首期待孩子来看望的日子,他们度日如年。这是很多人需要反思之处,也是教育子女的言传身教的方向。

再次,是要保持健康。我们看到在故事中的9年里,刘先生通过打3份工,刚刚好维持了两个家庭的日常费用,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不禁为其捏了一把汗。这种危如累卵的状态,刘先生、其妻子、老母亲或者其他亲人得了一场大病,就会迅速将这种状态打破,刘先生的各方安好的计划也将付诸流水。所幸的是,刘先生的老母亲在82岁的高龄时,仍然能够保持健康状态。有人估算过,人一生的积蓄大部分花在最后几年的疾病治疗中,故此,如果老年时能够保持健康身体,不啻为一笔巨大财富。这也是我们准备养老时最重要的资产。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清代诗人黄景仁的一首非常苦情的诗作,让读者感同身受,不胜悲苦。但愿天下的老人都能够安享晚年,也但愿现在能够像刘先生一样努力的年轻人们,努力筹划,做好预备,不要让自己到了晚年落入“白发愁看泪眼枯”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