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方星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会提高国家金融体系的效率

发布时间:2019-06-13 22:47:10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2019)6月13日在上海开幕。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出席“浦江夜话:全面提升资源配置能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并发言。

方星海在发言中表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国家金融体系的效率,使国家的金融体系变得更发达,更能服务于实体经济。方星海指出,从信息交流的有效性,从金融纠纷的解决角度看,建设一个金融中心,各类要素、市场和机构充分聚集,包括司法机构的聚集就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符合金融业发展的规律,是有利于提高我们国家整个金融体系效率,使得它变得更现代化的一项努力。反过来说确实是一项国家战略,不仅仅是上海本身的战略。

方星海指出,当前金融开放有几个新的特点:一是更大规模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最近QFII、RQFII的规则正在修改,更便于境外投资者以QFII和RQFII的形式投资中国。二是逐渐地服务境外企业的融资需求,沪伦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后,得让全世界感到中国发展对其他国家都是个机会。三是今天中国企业已经到全球去运作了,中国金融服务也要跟着中国企业到全球去。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企业怎么到全球布局,这个问题会越来越迫切。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记者 史方舟/摄

以下为方星海发言全文:

非常高兴今天晚上参加这个夜话,首先祝贺郑杨局长还有其他在上海工作的同事,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这几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陆家嘴论坛也越办越兴旺。我想讲三点。

第一,不忘初心。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初心到底是什么?我记得我在上海工作的时候,也经常讲这个事。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咱们国家金融体系的效率,使得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变得更发达,更能服务于实体经济。

第二个目的为了服务于我们国家总体对外战略。所以我们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做好了,对上海经济肯定也是很好的促进,但是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次要的目的。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历届中国领导人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都有明确的指示和要求,最著名的当然是邓小平同志。《邓选》第三卷上有一段著名的话,说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么做。

中国在国际上金融要取得地位首先要靠上海。后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都做过指示,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份在中央深改委会议上,当时讨论上海金融法院成立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说上海是中央确定并支持建设的国际金融中心。

去年宣布科创板推出的时候,要求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两个中心建设起到互为促进的作用。重温一下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各位领导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我刚才说的两个目的,对做好今后的工作很有必要。

我再说明一下,为什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会提高我们国家金融体系的效率,促进金融体系更现代化。金融有它自己的特点,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金融体系里各类角色、各类机构互相之间业务上的交往,信息上的沟通特别多,比一般性的行业都要多。

这是很本质的特点。比如现在我们说科创板或者其他的IPO,你在做一个IPO的时候,你得有承销商,你得有律师,你得有会计师,承销商还要带领公司做路演,机构投资者要参加路演,要定价,最后是发行。发行之后要到交易所上市,上市之后有交易,交易有价格,价格有波动,之后又有风险管理的需求,要有一些金融衍生品跟它配套。

这样一个生态链形成之后,刚才提到的这么多机构,什么样的地域安排是最有效的促使这样一个生态链最好的发挥出效率来。我提到的这个例子当中很多要有沟通,要有信息的往来,互相之间在价格方面要询问答应。

现在信息社会好像远程交流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都可以做到信息的沟通,但其实人和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是网上交流不可替代的。不仅仅是交流的效率面对面会更高,交流双方必须要有一种信任。如果对对方很不信任的话,同样的信息传递达到的交流目的不如相互信任那么重要的。

信任怎么建立?大家实际生活当中也有体会,建立信任特别重要的就是面对面的交流。所以这些机构在一个城市,互相之间面对面交流非常容易。这是使得金融体系信息传递更有效,整个金融体系更有效的先决条件。

到后来各类交易特别多,很多交易都是合约交易,合约交易经常会有纠纷,纠纷要通过司法渠道解决。所以世界上好的金融中心,纽约也好、伦敦也好,都有相当强的金融法院,律师队伍非常齐备。上海也在朝这个方向走,上海成立了金融法院。

从信息交流的有效性,从金融纠纷的解决角度看,建设一个金融中心,各类要素、市场和机构充分聚集,包括司法机构的聚集就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事,这样回过头来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符合金融业发展的规律,是有利于提高我们国家整个金融体系效率,使得它变得更现代化的一项努力。反过来说确实是一项国家战略,不仅仅是上海本身的战略。

从国家战略来看,这是服务于国家的外交大局,对外关系大局的事。现在整个世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说法,正在经历百年不遇的变局,中国往后看我们发展的国际环境现在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今后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变化,而且我们要主动参与塑造新的发展国际环境。

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中心建设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好了会非常有利于国家对外战略执行的。摩根大通在上海也有很多计划,金融中心建设好了,就可以吸引很多境外非常有影响的机构前来上海参与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的服务,这会给我们国家整个对外战略带来很好的帮助。

今后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发展好了,可以为全球企业、投资机构提供服务,这也是对国家战略的执行,也会有很好的服务。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当中,能不能以民间交流的形式更多的增加特别是和美国金融业民间方面的交流,服务于国家总体的外交战略。这是第二点。

最后一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从2000年开始,也执行了差不多二十年时间了。其中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文件当中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从2009年-2020年之间,每个阶段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有一个规划。

这其中有很多目标都已经实现了,我记得当时有年交易额15万亿人民币,还是20万亿人民币,几年前就实现了。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东西我们没有实现的?特别是在对外开放方面,如果还没有实现的话,咱们主动给中央方面提个建议。

从这个文件当中,对外开放和改革方面有些事情如果还没有做完可以继续提出来。我回想当前特别是在对外开放方面,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形势,很多先决条件慢慢都具备了,所以可以再努把力今后一两年这方面还可以有新的突破,我就讲这么几点,谢谢。

现在新时期金融对外开放有什么新的特点,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刚才的几个想法。以前咱们说金融对外开放,比如引进一家外资银行,引进一家外资证券公司,还是一个合资的形式或者外资的基金管理公司,这个就叫做对外开放。

基本上引进境外的金融服务提供者,这个当然也需要,新形势下我们继续做,原来有一些是合资的,外方不能占大股,现在允许它占大股,过段时间就不需要合资了,它可以百分之百拥有一家公司。

站在这个时点上,金融开放有几个新的特点:一是更大规模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这是以沪港通、深港通为代表的,最近中日ETF通也可以归入这个领域,QFII、RQFII的规则正在修改,更便于境外投资者以QFII和RQFII的形式投资中国,这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特别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我们国家储蓄很多,投资者数量也很多,但是机构投资者特别是真正能够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还是比较少的,我们也可以发展自己国内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但是这个需要一段时间。

反过来,国际上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很成熟很多,所以我们只要把开放做好了,我们可以比较大规模的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大大改善国内投资者的结构,更有利于定价趋向合理,更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这是当前开放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现在我们可以逐渐的服务境外企业的融资需求了,沪伦通这个事大家也知道,大家关注到华泰证券在伦敦发GDR的消息,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沪伦通进一步推进也可以允许境外企业到中国获得资金需求,这项工作也符合中国的特点。

咱们国家储蓄比较多,资金是充裕的,但是上市公司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如果能够吸引一些质量好的国际上的公司来国内给投资者更多投资的选择,这对资本市场发展也是一个促进。同时也是服务于当前国家的战略。

因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后,我们得让全世界感到中国发展对其他国家都是个机会,包括对美国在内。否则其他国家就会有点怀疑,说中国发展起来对他们好像没有什么有利的,不是这样的。我们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发展有利于其他国家的发展。

第三个新的特点,到了今天中国企业也已经到了全球去运作了,中国金融服务也要跟着中国企业到全球去,这方面我们稍微落后一点,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企业怎么到全球布局,这个问题会越来越迫切,现在就应该要有破局了。当前开放有这样三个新的特点。


相关新闻

方星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会提高国家金融体系的效率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6-13

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2019)6月13日在上海开幕。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出席“浦江夜话:全面提升资源配置能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并发言。

方星海在发言中表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国家金融体系的效率,使国家的金融体系变得更发达,更能服务于实体经济。方星海指出,从信息交流的有效性,从金融纠纷的解决角度看,建设一个金融中心,各类要素、市场和机构充分聚集,包括司法机构的聚集就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符合金融业发展的规律,是有利于提高我们国家整个金融体系效率,使得它变得更现代化的一项努力。反过来说确实是一项国家战略,不仅仅是上海本身的战略。

方星海指出,当前金融开放有几个新的特点:一是更大规模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最近QFII、RQFII的规则正在修改,更便于境外投资者以QFII和RQFII的形式投资中国。二是逐渐地服务境外企业的融资需求,沪伦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后,得让全世界感到中国发展对其他国家都是个机会。三是今天中国企业已经到全球去运作了,中国金融服务也要跟着中国企业到全球去。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企业怎么到全球布局,这个问题会越来越迫切。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记者 史方舟/摄

以下为方星海发言全文:

非常高兴今天晚上参加这个夜话,首先祝贺郑杨局长还有其他在上海工作的同事,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这几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陆家嘴论坛也越办越兴旺。我想讲三点。

第一,不忘初心。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初心到底是什么?我记得我在上海工作的时候,也经常讲这个事。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咱们国家金融体系的效率,使得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变得更发达,更能服务于实体经济。

第二个目的为了服务于我们国家总体对外战略。所以我们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做好了,对上海经济肯定也是很好的促进,但是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次要的目的。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历届中国领导人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都有明确的指示和要求,最著名的当然是邓小平同志。《邓选》第三卷上有一段著名的话,说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么做。

中国在国际上金融要取得地位首先要靠上海。后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都做过指示,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份在中央深改委会议上,当时讨论上海金融法院成立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说上海是中央确定并支持建设的国际金融中心。

去年宣布科创板推出的时候,要求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两个中心建设起到互为促进的作用。重温一下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各位领导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我刚才说的两个目的,对做好今后的工作很有必要。

我再说明一下,为什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会提高我们国家金融体系的效率,促进金融体系更现代化。金融有它自己的特点,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金融体系里各类角色、各类机构互相之间业务上的交往,信息上的沟通特别多,比一般性的行业都要多。

这是很本质的特点。比如现在我们说科创板或者其他的IPO,你在做一个IPO的时候,你得有承销商,你得有律师,你得有会计师,承销商还要带领公司做路演,机构投资者要参加路演,要定价,最后是发行。发行之后要到交易所上市,上市之后有交易,交易有价格,价格有波动,之后又有风险管理的需求,要有一些金融衍生品跟它配套。

这样一个生态链形成之后,刚才提到的这么多机构,什么样的地域安排是最有效的促使这样一个生态链最好的发挥出效率来。我提到的这个例子当中很多要有沟通,要有信息的往来,互相之间在价格方面要询问答应。

现在信息社会好像远程交流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都可以做到信息的沟通,但其实人和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是网上交流不可替代的。不仅仅是交流的效率面对面会更高,交流双方必须要有一种信任。如果对对方很不信任的话,同样的信息传递达到的交流目的不如相互信任那么重要的。

信任怎么建立?大家实际生活当中也有体会,建立信任特别重要的就是面对面的交流。所以这些机构在一个城市,互相之间面对面交流非常容易。这是使得金融体系信息传递更有效,整个金融体系更有效的先决条件。

到后来各类交易特别多,很多交易都是合约交易,合约交易经常会有纠纷,纠纷要通过司法渠道解决。所以世界上好的金融中心,纽约也好、伦敦也好,都有相当强的金融法院,律师队伍非常齐备。上海也在朝这个方向走,上海成立了金融法院。

从信息交流的有效性,从金融纠纷的解决角度看,建设一个金融中心,各类要素、市场和机构充分聚集,包括司法机构的聚集就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事,这样回过头来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符合金融业发展的规律,是有利于提高我们国家整个金融体系效率,使得它变得更现代化的一项努力。反过来说确实是一项国家战略,不仅仅是上海本身的战略。

从国家战略来看,这是服务于国家的外交大局,对外关系大局的事。现在整个世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说法,正在经历百年不遇的变局,中国往后看我们发展的国际环境现在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今后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变化,而且我们要主动参与塑造新的发展国际环境。

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中心建设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好了会非常有利于国家对外战略执行的。摩根大通在上海也有很多计划,金融中心建设好了,就可以吸引很多境外非常有影响的机构前来上海参与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的服务,这会给我们国家整个对外战略带来很好的帮助。

今后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发展好了,可以为全球企业、投资机构提供服务,这也是对国家战略的执行,也会有很好的服务。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当中,能不能以民间交流的形式更多的增加特别是和美国金融业民间方面的交流,服务于国家总体的外交战略。这是第二点。

最后一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从2000年开始,也执行了差不多二十年时间了。其中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文件当中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从2009年-2020年之间,每个阶段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有一个规划。

这其中有很多目标都已经实现了,我记得当时有年交易额15万亿人民币,还是20万亿人民币,几年前就实现了。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东西我们没有实现的?特别是在对外开放方面,如果还没有实现的话,咱们主动给中央方面提个建议。

从这个文件当中,对外开放和改革方面有些事情如果还没有做完可以继续提出来。我回想当前特别是在对外开放方面,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形势,很多先决条件慢慢都具备了,所以可以再努把力今后一两年这方面还可以有新的突破,我就讲这么几点,谢谢。

现在新时期金融对外开放有什么新的特点,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刚才的几个想法。以前咱们说金融对外开放,比如引进一家外资银行,引进一家外资证券公司,还是一个合资的形式或者外资的基金管理公司,这个就叫做对外开放。

基本上引进境外的金融服务提供者,这个当然也需要,新形势下我们继续做,原来有一些是合资的,外方不能占大股,现在允许它占大股,过段时间就不需要合资了,它可以百分之百拥有一家公司。

站在这个时点上,金融开放有几个新的特点:一是更大规模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这是以沪港通、深港通为代表的,最近中日ETF通也可以归入这个领域,QFII、RQFII的规则正在修改,更便于境外投资者以QFII和RQFII的形式投资中国,这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特别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我们国家储蓄很多,投资者数量也很多,但是机构投资者特别是真正能够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还是比较少的,我们也可以发展自己国内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但是这个需要一段时间。

反过来,国际上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很成熟很多,所以我们只要把开放做好了,我们可以比较大规模的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大大改善国内投资者的结构,更有利于定价趋向合理,更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这是当前开放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现在我们可以逐渐的服务境外企业的融资需求了,沪伦通这个事大家也知道,大家关注到华泰证券在伦敦发GDR的消息,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沪伦通进一步推进也可以允许境外企业到中国获得资金需求,这项工作也符合中国的特点。

咱们国家储蓄比较多,资金是充裕的,但是上市公司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如果能够吸引一些质量好的国际上的公司来国内给投资者更多投资的选择,这对资本市场发展也是一个促进。同时也是服务于当前国家的战略。

因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后,我们得让全世界感到中国发展对其他国家都是个机会,包括对美国在内。否则其他国家就会有点怀疑,说中国发展起来对他们好像没有什么有利的,不是这样的。我们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发展有利于其他国家的发展。

第三个新的特点,到了今天中国企业也已经到了全球去运作了,中国金融服务也要跟着中国企业到全球去,这方面我们稍微落后一点,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企业怎么到全球布局,这个问题会越来越迫切,现在就应该要有破局了。当前开放有这样三个新的特点。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