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9》发布

扩大金融开放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发布时间:2019-07-08 09:12:07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中国保险报网讯【实习记者 李林鸾】

7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在2019年国际货币论坛上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末,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为2.95,较2017年初回升了95.8%,实现强势反弹。

“我们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在初期走得既快又稳,依靠的是中国强大的实体经济基础、贸易地位、币值基本稳定以及持续推进的金融改革与开放。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挑战包括,能否顺利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底线,能否经得住外部压力考验,以及能否坚定地走好对外开放之路。”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王芳在论坛上解读《报告》时表示。

针对以上挑战,《报告》提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强化金融服务实体能力;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发挥直接投资推动作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提高防范风险能力;加强国际协调合作,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其中,《报告》认为,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必须在进一步改革中逐步实现,这也是提高金融体系对于高质量经济发展适配程度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夯实以企业和金融机构为核心的微观基础。王芳解释,如果实体经济的开放度不高或是国际竞争力有限,金融开放后容易发生资本净流出,可能错失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等重大机会。因此,《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的良好互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同时,金融开放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和未知性,为此还要有效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强化合规意识,积极应对开放过程中的风险挑战。

其次,《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改革国内金融市场,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程度。发展金融市场,既强化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增强市场对外部冲击的吸收能力。在金融市场扩大开放进程中,应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作为重中之重。“以开放促改革,在改革中进一步开放,是中国金融发展的经验总结。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开放必须协调推进。”王芳说。

针对金融市场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霍颖励强调,应该遵循富有效率、稳健有序、包容共享三大原则。在高质量金融开放,特别是跨境资金流动的过程中,应该兼顾效率和稳健。要完善有关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和境内境外交易互联的相应投资安排,同时,也要推进相应的监管措施改进。

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还要求作为资金运动“高速公路”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与之匹配。要加强以人民币支付结算体系为核心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注重金融制度、金融标准等软性基础设施建设。王芳介绍,2018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全面上线运行,已成为人民币跨境清算服务的主渠道。数据显示,CIPS为“一带一路”沿线的900余家银行法人提供服务,为资金融通提供了有效支撑,为实现“五通”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报告》认为,还需不断强化与开放水平相适应的金融管理能力建设,保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和产业优势。这包括积极推动负面清单优化、依法管理、安全保障以及其他配套协调等外商投资管理工作。将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跨境资金流动风险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可以看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开放需要从多方面发力。正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晓炼在论坛发表演讲是所说:“金融开放不仅仅是引入外资金融机构,还要在金融环境优化、金融法治建设等方面更加开放,提高可预期性,使得外资金融机构愿意进入并且深耕中国市场、扩大经营;同时,金融开放是双向开放,我国金融机构也要更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环境下做大做强。”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9》发布

扩大金融开放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7-08

中国保险报网讯【实习记者 李林鸾】

7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在2019年国际货币论坛上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末,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为2.95,较2017年初回升了95.8%,实现强势反弹。

“我们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在初期走得既快又稳,依靠的是中国强大的实体经济基础、贸易地位、币值基本稳定以及持续推进的金融改革与开放。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挑战包括,能否顺利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底线,能否经得住外部压力考验,以及能否坚定地走好对外开放之路。”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王芳在论坛上解读《报告》时表示。

针对以上挑战,《报告》提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强化金融服务实体能力;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发挥直接投资推动作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提高防范风险能力;加强国际协调合作,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其中,《报告》认为,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必须在进一步改革中逐步实现,这也是提高金融体系对于高质量经济发展适配程度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夯实以企业和金融机构为核心的微观基础。王芳解释,如果实体经济的开放度不高或是国际竞争力有限,金融开放后容易发生资本净流出,可能错失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等重大机会。因此,《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的良好互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同时,金融开放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和未知性,为此还要有效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强化合规意识,积极应对开放过程中的风险挑战。

其次,《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改革国内金融市场,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程度。发展金融市场,既强化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增强市场对外部冲击的吸收能力。在金融市场扩大开放进程中,应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作为重中之重。“以开放促改革,在改革中进一步开放,是中国金融发展的经验总结。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开放必须协调推进。”王芳说。

针对金融市场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霍颖励强调,应该遵循富有效率、稳健有序、包容共享三大原则。在高质量金融开放,特别是跨境资金流动的过程中,应该兼顾效率和稳健。要完善有关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和境内境外交易互联的相应投资安排,同时,也要推进相应的监管措施改进。

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还要求作为资金运动“高速公路”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与之匹配。要加强以人民币支付结算体系为核心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注重金融制度、金融标准等软性基础设施建设。王芳介绍,2018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全面上线运行,已成为人民币跨境清算服务的主渠道。数据显示,CIPS为“一带一路”沿线的900余家银行法人提供服务,为资金融通提供了有效支撑,为实现“五通”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报告》认为,还需不断强化与开放水平相适应的金融管理能力建设,保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和产业优势。这包括积极推动负面清单优化、依法管理、安全保障以及其他配套协调等外商投资管理工作。将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跨境资金流动风险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可以看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开放需要从多方面发力。正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晓炼在论坛发表演讲是所说:“金融开放不仅仅是引入外资金融机构,还要在金融环境优化、金融法治建设等方面更加开放,提高可预期性,使得外资金融机构愿意进入并且深耕中国市场、扩大经营;同时,金融开放是双向开放,我国金融机构也要更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环境下做大做强。”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