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细节看保险:老年人要补“理财”课

发布时间:2019-08-16 08:59:50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黄明明

最近,有一则新闻让人哭笑不得。北京某反电信诈骗中心民警发现辖区内的张大爷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民警立即通过电话联系上张大爷,苦苦劝解了一个小时之后,张大爷仍然相信骗子是对的,随后反诈中心民警立即通知辖区民警上门劝阻。然则,出人意料的是,任凭民警如何劝说,张大爷始终态度坚决。民警刚走,大爷就将567万元打给骗子。让人费解的是,在现在科技、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骗子又是以什么神通达到目的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难享清闲,想通过做事证明自己有用、缓解内心寂寞,或想多赚点钱,减轻子女负担,不料一步踏进陷阱。为迎合老年人的状况与心理,许多民间投资项目、理财产品打着听起来“高大上”的旗号,实际上是骗取投资人钱财。又因为老年人普遍对金融理财知识了解甚少、防范意识不足,容易上当受骗。

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诸如保健、购物、治病、理财等陷阱比比皆是,其中金融风险和健康风险是人到老年面临的两大主要风险,以电信诈骗、投资理财诈骗为代表的金融陷阱与消费品陷阱一样,都有可能将老人的晚年生活置于危机之中。有研究人士分析,老年人知识结构落后和风险识别能力缺失是金融骗术能够得逞的主要原因,对老年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老年人需要补上“理财”课。

“我父亲那么相信你,把一生的积蓄都交给你,结果自己生病了却拿不出钱、住不起院。”最近,一位参与理财项目的老人子女愤怒地说道。广西某太阳能科技股份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太阳能组件的民营企业,却向众多老年人推销投资理财项目,不少人参与投资,时间跨度长达十几年。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人发现,理财项目到期后却不能兑现,公司负责人也联络不上。该公司负责人则说,老人投资的行为是自发的,目前公司遇到困境,许多工程款收不回,8月底会有100多万元进账,届时将按比例退还给投资客户。这样一个缓兵之计,自然将企业自身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却让老人的投资收不回来。

其实,我们看多了这种案例,就会发现同样的套路。家在淄川的高先生1年前在某公司投资30万元买理财产品,期限为一年,每个月1万元人民币可获得110元利息。一开始,高先生按时拿到了利息,朋友知道他的理财经历后,也加入进来,先后投入130余万元人民币。在2019年7月20日得知今后无法获取高利息后,高先生要求金融公司退还本金,对方表示无法一次性退还,建议他转为股金或买其他高档礼品做补偿。

在每年很多时段、很多场合,都会有向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防骗意识的活动。综合来看,老年人投资理财不是万万不可,但是要注意甄别,走出误区。一是避免贪利,越是“高息”,是陷阱的几率就越大。二是免做担保,老年人不能轻易给别人担保,在“看不准”“摸不透”的情况下,明哲保身是老年人安全的理财方式。三是杜绝跟风,老年人理财时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开拓更多信息渠道。四是保守为上,老年人最好不要选择风险高的投资方式,可以选择储蓄、国债等有稳定收益的投资。

我国正在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对养生及优质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然则,面临种种陷阱,老人们只有心中警钟长鸣,使骗子无计可施,才能幸福地安度晚年。


细节看保险:老年人要补“理财”课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8-16

黄明明

最近,有一则新闻让人哭笑不得。北京某反电信诈骗中心民警发现辖区内的张大爷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民警立即通过电话联系上张大爷,苦苦劝解了一个小时之后,张大爷仍然相信骗子是对的,随后反诈中心民警立即通知辖区民警上门劝阻。然则,出人意料的是,任凭民警如何劝说,张大爷始终态度坚决。民警刚走,大爷就将567万元打给骗子。让人费解的是,在现在科技、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骗子又是以什么神通达到目的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难享清闲,想通过做事证明自己有用、缓解内心寂寞,或想多赚点钱,减轻子女负担,不料一步踏进陷阱。为迎合老年人的状况与心理,许多民间投资项目、理财产品打着听起来“高大上”的旗号,实际上是骗取投资人钱财。又因为老年人普遍对金融理财知识了解甚少、防范意识不足,容易上当受骗。

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诸如保健、购物、治病、理财等陷阱比比皆是,其中金融风险和健康风险是人到老年面临的两大主要风险,以电信诈骗、投资理财诈骗为代表的金融陷阱与消费品陷阱一样,都有可能将老人的晚年生活置于危机之中。有研究人士分析,老年人知识结构落后和风险识别能力缺失是金融骗术能够得逞的主要原因,对老年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老年人需要补上“理财”课。

“我父亲那么相信你,把一生的积蓄都交给你,结果自己生病了却拿不出钱、住不起院。”最近,一位参与理财项目的老人子女愤怒地说道。广西某太阳能科技股份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太阳能组件的民营企业,却向众多老年人推销投资理财项目,不少人参与投资,时间跨度长达十几年。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人发现,理财项目到期后却不能兑现,公司负责人也联络不上。该公司负责人则说,老人投资的行为是自发的,目前公司遇到困境,许多工程款收不回,8月底会有100多万元进账,届时将按比例退还给投资客户。这样一个缓兵之计,自然将企业自身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却让老人的投资收不回来。

其实,我们看多了这种案例,就会发现同样的套路。家在淄川的高先生1年前在某公司投资30万元买理财产品,期限为一年,每个月1万元人民币可获得110元利息。一开始,高先生按时拿到了利息,朋友知道他的理财经历后,也加入进来,先后投入130余万元人民币。在2019年7月20日得知今后无法获取高利息后,高先生要求金融公司退还本金,对方表示无法一次性退还,建议他转为股金或买其他高档礼品做补偿。

在每年很多时段、很多场合,都会有向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防骗意识的活动。综合来看,老年人投资理财不是万万不可,但是要注意甄别,走出误区。一是避免贪利,越是“高息”,是陷阱的几率就越大。二是免做担保,老年人不能轻易给别人担保,在“看不准”“摸不透”的情况下,明哲保身是老年人安全的理财方式。三是杜绝跟风,老年人理财时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开拓更多信息渠道。四是保守为上,老年人最好不要选择风险高的投资方式,可以选择储蓄、国债等有稳定收益的投资。

我国正在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对养生及优质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然则,面临种种陷阱,老人们只有心中警钟长鸣,使骗子无计可施,才能幸福地安度晚年。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