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的金融故事

□记者 史方舟 摄影报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这一集中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至今仍有19个“悬崖村”,进村道路临崖而建,异常艰险。其中,凉山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自2016年被媒体以“悬崖村”之称报道,进入世人视野。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在悬崖峭壁上徒手攀爬藤梯的画面,曾牵动无数人的心。

在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在2020年全面脱贫即将到来之际,《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远赴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实地采访阿土列尔村和火普村的脱贫故事。


阿土列尔村村民在凉山农商银行悬崖村金融服务点排队办理业务。

悬崖村渐成“致富村”

“别害怕,别往下看,现在的路已经很好走了。”看到记者一行手脚并用、吃力地爬着悬空在崖壁上的钢梯,阿土列尔村村民杨阳笑着嘱咐道。

杨阳,彝文名某色苏不惹,24岁,黝黑精瘦,笑起来很阳光,是阿土列尔村的新生力量,也是一名“网红主播”。

“2017年,村里实现4G网络全覆盖,我也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开始做直播。”杨阳介绍,“最初是直播修钢梯的过程,后来直播村民的生活和村里的变化。”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杨阳帮助村民将土特产销往全国。


杨阳(左)在钢梯上向来访阿土列尔村的游客问好。

阿土列尔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地处美姑河大峡谷与古里大峡谷之间,出入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交通条件极为恶劣。全村7.22平方公里,共有农户163户、687人,其中贫困户84户、387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土豆、玉米、马铃薯和外出务工。就是这样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村民却早在十多年前,就可以在村子里享受金融服务了。


临崖而建的钢梯是进入悬崖村唯一的路。

“凉山农商银行的兄弟们背着设备、爬上藤梯,把金融服务点开到了我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某色拉洛说,凉山农商银行悬崖村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就设在他家。

“只要村里有办业务的需求,我们就过来。不固定时间,有时候一个月来两三次。”凉山农商银行昭觉支行且木分理处主任阿合尔米说,“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是从70公里外的网点运到山脚下,再背上来。”昭觉支行发扬“背包银行”精神,利用无线终端将银行搬进“悬崖村”,现场为村民办理扶贫小额贷款发放、社保卡激活以及零钞兑换等金融服务工作。


阿合尔米(左)背着办公设备从阿土列尔村下山。当晚,天黑路险,阿合尔米不幸从钢梯滑落,手部受伤,缝了三针。

“这几年悬崖村出名了,来访的人越来越多,以后还会开发旅游项目。我便在农商行贷款5万元,开了农家乐,今年已接待几十位游客。”某色拉洛对未来充满信心。


来访阿土列尔村的人越来越多,不少村民开始经营农家乐、小商店。图为开设小卖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阿土列尔村,是我们凉山农商银行创建的州级信用村,十几年从未出现过一笔不良贷款。”凉山农商银行昭觉支行行长张正浩介绍,“目前,我们已为全村农户评级授信,评定‘信用户’163户,授信金额1021万元,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725万元。”

阿土列尔村地处高山之上,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适合种植三七、脐橙、油橄榄等特色农产品。在凉山农商银行和平安产险的金融扶贫助推下,阿土列尔村的油橄榄产业已初具规模。据悉,今年参加油橄榄种植的20户贫困户,预计明年全部能够脱贫。同时,积极支持村民兴办农家乐、酒厂、民宿客栈等实体产业。阿土列尔村的脱贫奔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金融扶贫处处开花

昭觉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是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的“直过区”,总人口33.23万人,其中彝族占比达98.4%。结合彝族的家支文化,凉山农商银行在当地推广“农户+家支+第一书记”、“农户+家支+再贷款”等“1+N”扶贫小额信贷运作模式,为当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凉山农商银行行长助理尔古打龙介绍:“阿土列尔村和火普村都是我们金融帮扶工作中的典型代表。”


尔古打龙(左)在火普村的蔬菜大棚内向农户了解生产情况。

火普村,位于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距阿土列尔村约100公里。全村总人口172户、706人,全部为彝族。

“2018年,火普村已经实现了整村脱贫。”火普村村支书吉色次哈介绍。为稳固脱贫成果,村里还计划扩大羊肚菌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基层设施建设。

“银行保险业的金融扶贫,帮了我们很大忙,让我们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走得又快又稳。银行为我们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保险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火普村靠天吃饭的历史。”吉色次哈深有感触。

“在习近平主席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的视频中,我们发现习主席办公室书架上就摆放着去年来我家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火普村村民吉地尔子激动地说。


吉地尔子介绍自家感恩袋内存放的扶贫手册。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吉地尔子家里,细心查看吉地尔子家的居住环境,亲切地与吉地尔子拉起家常,关心吉地尔子一家人的生活情况。

如今,吉地尔子凭借凉山农商银行提供的扶贫信贷和人保财险提供的保险保障,发展能繁母猪养殖和马铃薯种植。

谈起现在的生活变化,吉地尔子竖起大拇指不停称赞:

“精准脱贫瓦吉瓦,习总书记卡莎莎!”


凉山农商银行金融便民服务点设在某色拉洛家,图为某色拉洛的孩子们正为晚餐做准备。

链接:

“家支”制度是凉山彝族传统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当下彝族基层社区的运作机制。“家支”制度主要依托于社会义务与权力,以习惯法为准则,以习俗文化为心理依托,以社会道德和信仰强化在彝区的作用,通过“家支”谱系、“尔普”组织和“家支”教育等形式来表现。

悬崖之上的金融故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0-25

□记者 史方舟 摄影报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这一集中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至今仍有19个“悬崖村”,进村道路临崖而建,异常艰险。其中,凉山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自2016年被媒体以“悬崖村”之称报道,进入世人视野。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在悬崖峭壁上徒手攀爬藤梯的画面,曾牵动无数人的心。

在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在2020年全面脱贫即将到来之际,《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远赴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实地采访阿土列尔村和火普村的脱贫故事。


阿土列尔村村民在凉山农商银行悬崖村金融服务点排队办理业务。

悬崖村渐成“致富村”

“别害怕,别往下看,现在的路已经很好走了。”看到记者一行手脚并用、吃力地爬着悬空在崖壁上的钢梯,阿土列尔村村民杨阳笑着嘱咐道。

杨阳,彝文名某色苏不惹,24岁,黝黑精瘦,笑起来很阳光,是阿土列尔村的新生力量,也是一名“网红主播”。

“2017年,村里实现4G网络全覆盖,我也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开始做直播。”杨阳介绍,“最初是直播修钢梯的过程,后来直播村民的生活和村里的变化。”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杨阳帮助村民将土特产销往全国。


杨阳(左)在钢梯上向来访阿土列尔村的游客问好。

阿土列尔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地处美姑河大峡谷与古里大峡谷之间,出入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交通条件极为恶劣。全村7.22平方公里,共有农户163户、687人,其中贫困户84户、387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土豆、玉米、马铃薯和外出务工。就是这样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村民却早在十多年前,就可以在村子里享受金融服务了。


临崖而建的钢梯是进入悬崖村唯一的路。

“凉山农商银行的兄弟们背着设备、爬上藤梯,把金融服务点开到了我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某色拉洛说,凉山农商银行悬崖村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就设在他家。

“只要村里有办业务的需求,我们就过来。不固定时间,有时候一个月来两三次。”凉山农商银行昭觉支行且木分理处主任阿合尔米说,“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是从70公里外的网点运到山脚下,再背上来。”昭觉支行发扬“背包银行”精神,利用无线终端将银行搬进“悬崖村”,现场为村民办理扶贫小额贷款发放、社保卡激活以及零钞兑换等金融服务工作。


阿合尔米(左)背着办公设备从阿土列尔村下山。当晚,天黑路险,阿合尔米不幸从钢梯滑落,手部受伤,缝了三针。

“这几年悬崖村出名了,来访的人越来越多,以后还会开发旅游项目。我便在农商行贷款5万元,开了农家乐,今年已接待几十位游客。”某色拉洛对未来充满信心。


来访阿土列尔村的人越来越多,不少村民开始经营农家乐、小商店。图为开设小卖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阿土列尔村,是我们凉山农商银行创建的州级信用村,十几年从未出现过一笔不良贷款。”凉山农商银行昭觉支行行长张正浩介绍,“目前,我们已为全村农户评级授信,评定‘信用户’163户,授信金额1021万元,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725万元。”

阿土列尔村地处高山之上,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适合种植三七、脐橙、油橄榄等特色农产品。在凉山农商银行和平安产险的金融扶贫助推下,阿土列尔村的油橄榄产业已初具规模。据悉,今年参加油橄榄种植的20户贫困户,预计明年全部能够脱贫。同时,积极支持村民兴办农家乐、酒厂、民宿客栈等实体产业。阿土列尔村的脱贫奔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金融扶贫处处开花

昭觉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是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的“直过区”,总人口33.23万人,其中彝族占比达98.4%。结合彝族的家支文化,凉山农商银行在当地推广“农户+家支+第一书记”、“农户+家支+再贷款”等“1+N”扶贫小额信贷运作模式,为当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凉山农商银行行长助理尔古打龙介绍:“阿土列尔村和火普村都是我们金融帮扶工作中的典型代表。”


尔古打龙(左)在火普村的蔬菜大棚内向农户了解生产情况。

火普村,位于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距阿土列尔村约100公里。全村总人口172户、706人,全部为彝族。

“2018年,火普村已经实现了整村脱贫。”火普村村支书吉色次哈介绍。为稳固脱贫成果,村里还计划扩大羊肚菌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基层设施建设。

“银行保险业的金融扶贫,帮了我们很大忙,让我们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走得又快又稳。银行为我们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保险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火普村靠天吃饭的历史。”吉色次哈深有感触。

“在习近平主席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的视频中,我们发现习主席办公室书架上就摆放着去年来我家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火普村村民吉地尔子激动地说。


吉地尔子介绍自家感恩袋内存放的扶贫手册。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吉地尔子家里,细心查看吉地尔子家的居住环境,亲切地与吉地尔子拉起家常,关心吉地尔子一家人的生活情况。

如今,吉地尔子凭借凉山农商银行提供的扶贫信贷和人保财险提供的保险保障,发展能繁母猪养殖和马铃薯种植。

谈起现在的生活变化,吉地尔子竖起大拇指不停称赞:

“精准脱贫瓦吉瓦,习总书记卡莎莎!”


凉山农商银行金融便民服务点设在某色拉洛家,图为某色拉洛的孩子们正为晚餐做准备。

链接:

“家支”制度是凉山彝族传统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当下彝族基层社区的运作机制。“家支”制度主要依托于社会义务与权力,以习惯法为准则,以习俗文化为心理依托,以社会道德和信仰强化在彝区的作用,通过“家支”谱系、“尔普”组织和“家支”教育等形式来表现。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