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中小险企风险管理体系宜简捷高效

发布时间:2019-10-28 10:30:52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晨松

中小保险公司发展的现状

1.行业集中度高,中小公司盈利困难

保险市场基于大数法则定价,样本数量越大,风险信息越充分,精算假设定价就越能通过风险分散,接近市场真实均衡价格,从而实现预定的死差益,同时通过做大规模,有效摊薄费用,实现或扩大预定的费差益,所以规模是保险企业盈利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导致保险行业集中度比较高。行业高度集中也带来了广大中小公司生存的艰难、盈利的艰辛。以2018年为例,财险中小保险公司保费占比10.19%,寿险中小保险公司保费占比18.26%。保险市场的业绩分化趋势明显,盈利水平较高的往往是全国性大公司,中小保险公司的获利空间很小。2018年财险中小保险公司利润占比为-2.68%,是负贡献;寿险中小保险公司利润占比仅为7.77%。

李月敏/制图

2.采取激进的业务策略

在残酷的竞争压力下,大多数中小保险公司为了扩大承保规模,被迫销售定价激进的保险产品。同时也会采取偏激进的投资资产配置模式,期望通过利差获得盈利。因此多数中小保险公司投资风险和保险风险都很高。据统计,中小保险公司的高利率理财型业务在2014—2015年间综合负债成本达7%以上,2016年高达8.3%。

3.治理结构普遍不完善

中小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常常更重视业务发展,投入更多资源在前台部门,中后台支持和管控部门设置不全,部门内部岗位配置也比较粗略。这就导致内控流程不完善、风险控制点不足、岗位间相互独立与制衡不够,从而造成更多风险隐患,风险发生的频率比较高,一旦发生风险,控制手段又比较缺乏。

中小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小型保险公司有以上特点,反映在风险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足够风险管理投入

中小保险公司对中后台基础管理长期投入不足,特别是对风险管理投入往往更加有限。但风险管理本身是需要从上至下长期大量投入的,这里既包括人员与培训的投入,也包括模型和系统的投入。因此管理需求和资源投入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很多中小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与系统虽然在形式上满足监管要求,但无法有效支持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2.风险管理的治理体系缺失

中小保险公司在以业务发展为先的情况下,风险管理工作必然在各项工作中处于次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体系、组织和绩效上。中小保险公司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方面普遍不完善。由于体系的不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在中小保险公司中难以深入业务,对业务和管理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不明显。中小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深度也不够,中小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风险管理岗大部分由兼职岗位负责相关工作,部分未进行岗位设置及未配置负责人员。由于资源受限,风险绩效的考核很难在中小保险公司中有实质性的实施,很难在实际的业务中形成比较刚性的约束。

3.风险承受力差

偿二代体系下将资本作为保险公司在持续经营或破产清算状态下可以吸收损失的财务资源,资本的多少可以衡量一个公司承受风险能力的强弱。中小保险公司的股东资源一般弱于大保险公司,2018年在财险行业,大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平均121亿元,而中小保险公司只有24亿元;在寿险行业,大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平均128亿元,而中小保险公司只有35亿元;保险公司资本的补充,主要通过股东增资、盈利积累和发行债务性资本工具三种方式。中小保险公司盈利差、股东回报低,通过股东增资方式补充资本非常困难。由于中小保险公司多数尚处于累积亏损状态,也无法通过盈利积累改变资本不足的现状。同时由于对发行条件和发行上限的要求,发行债务性资本工具对中小保险公司资本的补充有限。因此原始资本少,同时造血能力不足,输血量有限,导致中小保险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偏弱。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中小保险公司的资源禀赋特点,中小保险公司应该建立一套简捷、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这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至少满足4个特点: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化于心和科技赋能。目标明确,首先就是要建立表述清晰、层层传导和有效约束的风险偏好体系;重点突出,就是解决好资产负债匹配这个核心风险管理问题;内化于心,就是要培育健全的风险文化,将风险文化融入日常行为;科技赋能,就是通过应用保险科技提高控制效率,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和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

1.明确的风险偏好体系

中小保险公司的产品和投资策略相对激进,整体风险比较高,同时由于业务发展快,风险状况也快速变化,但是风险承受能力不足。如果没有明确的风险偏好体系,很容易突破公司的风险承受底线,对公司的经营造成重大冲击。

中小保险公司应该根据公司股东、管理层、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监管要求,结合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等外部环境,以及战略目标和资源等内部情况制定明确、简洁、通俗的风险偏好陈述与指标限额,并且通过讨论、会议和培训等多种形式使得三会一层和业务一线充分了解公司对风险的态度、偏好和容忍度。同时公司顶层的风险偏好指标要传导到全面预算、战略规划、业务规划、投资规划等决策中,传导到总公司部门、分公司、中支公司等组织中,传导到相应的产品和渠道中,使得公司各层级树立底线思维,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底线。为了守住底线,公司、部门或岗位的风险限额要加入到各自的绩效考核中,使得风险限额成为实际工作的刚性约束。

2.高效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资产负债管理是从资产、负债两方面入手,通过制定、监控和调整与资产负债相关的策略,以确保资产与负债的数额、期限、成本相匹配。资产负债管理也是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匹配管理,降低公司所承受的市场风险、保险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中小保险公司应建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主轴,以投资策略、产品策略和资本管理策略为分支的经营管理体系。将资产负债管理嵌入到资产配置策略、流动性管理策略、产品设计策略、新业务销售策略、分红万能险结算策略、资本规划与配置策略等流程之中。相关部门通过资产负债的有效联动,适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完成匹配目标。

3.健全的风险文化

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最核心的文化就是风险文化。培育健全的风险文化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自觉地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去做事,形成无形约束,从而减少很多控制、监督和激励的成本。

所谓健全的风险文化就是通过一整套管理机制,确保整个机构在风险意识、风险行为和管理经营上保持一致性。一方面,全公司在风险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上具有很好的透明度。公司应有自上而下清晰的风险战略,三道防线能够坚决地执行风险战略,同时要建立有效的风险信息和预警信号体系。另一方面,内控和问责体制要健全。首先全公司有强烈的内控意识,通过内控提前管住风险,不让风险变成现实。其次是有严格的问责制度,问责的程度要宽严得当。

4.运用保险科技管理风险

保险科技时代的到来给中小公司提供了和大公司同台竞争的良机。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中小保险公司可以借助科技和数据的力量,减小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更高效的风险控制。

业务数字化是风险管理应用保险科技的基础,通过对于销售、理赔、售后进行数字化、移动化改造,可以获取客户的部分属性和行为数据,为分析客户的风险特征打下数据基础。

在人工智能方面,应积极探索在销售端和运营环节对于OCR、人脸识别、智能语音、智能核保方面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应用一方面减少了各个环节中的操作风险,另外通过智能核保,实现对客户进行100%的筛查,有效地控制了保险风险和费用风险。

在基础设施方面,应积极探索应用公有云、容器云和数据仓库的建设,为风险管理相关的数据存储、转化、处理、抽取和展示提供强有力的软件和硬件支持,为大数据风险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小险企风险管理体系宜简捷高效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0-28

□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晨松

中小保险公司发展的现状

1.行业集中度高,中小公司盈利困难

保险市场基于大数法则定价,样本数量越大,风险信息越充分,精算假设定价就越能通过风险分散,接近市场真实均衡价格,从而实现预定的死差益,同时通过做大规模,有效摊薄费用,实现或扩大预定的费差益,所以规模是保险企业盈利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导致保险行业集中度比较高。行业高度集中也带来了广大中小公司生存的艰难、盈利的艰辛。以2018年为例,财险中小保险公司保费占比10.19%,寿险中小保险公司保费占比18.26%。保险市场的业绩分化趋势明显,盈利水平较高的往往是全国性大公司,中小保险公司的获利空间很小。2018年财险中小保险公司利润占比为-2.68%,是负贡献;寿险中小保险公司利润占比仅为7.77%。

李月敏/制图

2.采取激进的业务策略

在残酷的竞争压力下,大多数中小保险公司为了扩大承保规模,被迫销售定价激进的保险产品。同时也会采取偏激进的投资资产配置模式,期望通过利差获得盈利。因此多数中小保险公司投资风险和保险风险都很高。据统计,中小保险公司的高利率理财型业务在2014—2015年间综合负债成本达7%以上,2016年高达8.3%。

3.治理结构普遍不完善

中小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常常更重视业务发展,投入更多资源在前台部门,中后台支持和管控部门设置不全,部门内部岗位配置也比较粗略。这就导致内控流程不完善、风险控制点不足、岗位间相互独立与制衡不够,从而造成更多风险隐患,风险发生的频率比较高,一旦发生风险,控制手段又比较缺乏。

中小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小型保险公司有以上特点,反映在风险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足够风险管理投入

中小保险公司对中后台基础管理长期投入不足,特别是对风险管理投入往往更加有限。但风险管理本身是需要从上至下长期大量投入的,这里既包括人员与培训的投入,也包括模型和系统的投入。因此管理需求和资源投入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很多中小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与系统虽然在形式上满足监管要求,但无法有效支持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2.风险管理的治理体系缺失

中小保险公司在以业务发展为先的情况下,风险管理工作必然在各项工作中处于次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体系、组织和绩效上。中小保险公司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方面普遍不完善。由于体系的不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在中小保险公司中难以深入业务,对业务和管理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不明显。中小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深度也不够,中小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风险管理岗大部分由兼职岗位负责相关工作,部分未进行岗位设置及未配置负责人员。由于资源受限,风险绩效的考核很难在中小保险公司中有实质性的实施,很难在实际的业务中形成比较刚性的约束。

3.风险承受力差

偿二代体系下将资本作为保险公司在持续经营或破产清算状态下可以吸收损失的财务资源,资本的多少可以衡量一个公司承受风险能力的强弱。中小保险公司的股东资源一般弱于大保险公司,2018年在财险行业,大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平均121亿元,而中小保险公司只有24亿元;在寿险行业,大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平均128亿元,而中小保险公司只有35亿元;保险公司资本的补充,主要通过股东增资、盈利积累和发行债务性资本工具三种方式。中小保险公司盈利差、股东回报低,通过股东增资方式补充资本非常困难。由于中小保险公司多数尚处于累积亏损状态,也无法通过盈利积累改变资本不足的现状。同时由于对发行条件和发行上限的要求,发行债务性资本工具对中小保险公司资本的补充有限。因此原始资本少,同时造血能力不足,输血量有限,导致中小保险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偏弱。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中小保险公司的资源禀赋特点,中小保险公司应该建立一套简捷、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这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至少满足4个特点: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化于心和科技赋能。目标明确,首先就是要建立表述清晰、层层传导和有效约束的风险偏好体系;重点突出,就是解决好资产负债匹配这个核心风险管理问题;内化于心,就是要培育健全的风险文化,将风险文化融入日常行为;科技赋能,就是通过应用保险科技提高控制效率,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和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

1.明确的风险偏好体系

中小保险公司的产品和投资策略相对激进,整体风险比较高,同时由于业务发展快,风险状况也快速变化,但是风险承受能力不足。如果没有明确的风险偏好体系,很容易突破公司的风险承受底线,对公司的经营造成重大冲击。

中小保险公司应该根据公司股东、管理层、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监管要求,结合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等外部环境,以及战略目标和资源等内部情况制定明确、简洁、通俗的风险偏好陈述与指标限额,并且通过讨论、会议和培训等多种形式使得三会一层和业务一线充分了解公司对风险的态度、偏好和容忍度。同时公司顶层的风险偏好指标要传导到全面预算、战略规划、业务规划、投资规划等决策中,传导到总公司部门、分公司、中支公司等组织中,传导到相应的产品和渠道中,使得公司各层级树立底线思维,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底线。为了守住底线,公司、部门或岗位的风险限额要加入到各自的绩效考核中,使得风险限额成为实际工作的刚性约束。

2.高效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资产负债管理是从资产、负债两方面入手,通过制定、监控和调整与资产负债相关的策略,以确保资产与负债的数额、期限、成本相匹配。资产负债管理也是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匹配管理,降低公司所承受的市场风险、保险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中小保险公司应建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主轴,以投资策略、产品策略和资本管理策略为分支的经营管理体系。将资产负债管理嵌入到资产配置策略、流动性管理策略、产品设计策略、新业务销售策略、分红万能险结算策略、资本规划与配置策略等流程之中。相关部门通过资产负债的有效联动,适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完成匹配目标。

3.健全的风险文化

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最核心的文化就是风险文化。培育健全的风险文化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自觉地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去做事,形成无形约束,从而减少很多控制、监督和激励的成本。

所谓健全的风险文化就是通过一整套管理机制,确保整个机构在风险意识、风险行为和管理经营上保持一致性。一方面,全公司在风险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上具有很好的透明度。公司应有自上而下清晰的风险战略,三道防线能够坚决地执行风险战略,同时要建立有效的风险信息和预警信号体系。另一方面,内控和问责体制要健全。首先全公司有强烈的内控意识,通过内控提前管住风险,不让风险变成现实。其次是有严格的问责制度,问责的程度要宽严得当。

4.运用保险科技管理风险

保险科技时代的到来给中小公司提供了和大公司同台竞争的良机。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中小保险公司可以借助科技和数据的力量,减小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更高效的风险控制。

业务数字化是风险管理应用保险科技的基础,通过对于销售、理赔、售后进行数字化、移动化改造,可以获取客户的部分属性和行为数据,为分析客户的风险特征打下数据基础。

在人工智能方面,应积极探索在销售端和运营环节对于OCR、人脸识别、智能语音、智能核保方面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应用一方面减少了各个环节中的操作风险,另外通过智能核保,实现对客户进行100%的筛查,有效地控制了保险风险和费用风险。

在基础设施方面,应积极探索应用公有云、容器云和数据仓库的建设,为风险管理相关的数据存储、转化、处理、抽取和展示提供强有力的软件和硬件支持,为大数据风险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