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潘光伟:亚洲金融业共同面临着六大课题

发布时间:2019-10-31 15:51:45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实习记者 李林鸾】

10月31日,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第三届金融高峰论坛在泰国曼谷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加强金融合作 助力互联互通”。

会上,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第一副理事长、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在演讲中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争端加剧,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加大的背景下,亚洲金融业在应对挑战、防范风险,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的过程中,共同面临着六大课题。

第一,如何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潘光伟提出,一是合理考量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市场前景等“软信息”,大力发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信贷工具,加大银行信贷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二是根据中小企业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综合运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投贷联动、债券融资等金融工具,充当好创新企业的“孵化器”和“助推器”,加大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三是创新发展保险产品与模式,分担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发挥好“减震器”和“稳定器”功能。四是加强财政、税务、监管等部门之间的联动。

第二,如何助力扶贫减困?“这需要加大普惠金融力度,延伸服务广度,拓展服务深度,让金融之水精准滴灌薄弱环节。”潘光伟具体表示,一是加强惠农金融机构网点建设,扩大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二是推出多种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流程和模式,增加农业金融供给。如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提供小额短期贷款,帮扶农村最贫困的农户。三是探索建立农业大灾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实施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提高疾病、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风险的保障水平,降低农民生产和生活所面临的高不确定性,促进互联互通平衡和谐发展。

第三,如何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潘光伟建议,一是要强化绿色发展理念,金融机构需要遵循ESG原则(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 Governance Criteria),将潜在的环境影响纳入战略决策以及日常业务,在自身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污染的评估。二是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产品和业务,提高金融机构的绿色发展能力和水平。三是共同探索推动绿色金融区域及国际规则制定,努力建立绿色低碳的全球金融体系

第四,如何提升普惠金融的包容性?潘光伟介绍了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做法: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尝试,中银协不断完善《银行业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4.0版本)》,包括银行网点环境、网点设施、服务功能、员工管理、岗位规范、制度建设、服务文化、经营业绩、社会责任九个模块,各模块环环相扣、相互促进,每项指标都设有不同分值,共计1000分。连续14年在全国22万家营业网点中组织开展银行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评估活动,逐层推选出“五星级”“千佳”“百佳”网点,搭建起“金字塔式”银行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标杆体系。在此基础上,去年又发布了《银行无障碍环境建设规范》,关爱残障人士,从无障碍机动停车位、盲道、盲文及无障碍标识系统、应急设施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范,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情怀的银行。

第五,如何让优质的金融服务触手可及?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变革正在兴起,作为高新技术运用的最佳场景,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乃大势所趋,也将大有作为,但是金融科技发展仍不均衡。为此,潘光伟认为需要做出多方面努力。首先应积极推进金融机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加强电子渠道业务场景化和综合化发展,优化业务办理流程,使以前无法覆盖和满足的长尾客户服务能够通过网络、移动通信、自助设备、智能终端等渠道得以实现,让优质金融服务无处不在、触手可及。他介绍,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全行业离柜率逐年稳步提升,从10年前的64%提升到了2018年的88.67%。同时还要提升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以及提高金融风控能力。

第六,如何加强国际金融治理?在潘光伟看来,一是要合力发挥金融跨时空的“风险共担”作用,创新金融产品的风险对冲、缓释和转移功能,赋能个体、企业和社会,降低互联互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二是深化金融风险协防与处置、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既防止“黑天鹅”事件,也防止“灰犀牛”事件,为互联互通营造健康稳定的国际环境。三是推动制定公平有效的国际金融新规则,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金融体系,通过共商共治,共破难题,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亚洲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


潘光伟:亚洲金融业共同面临着六大课题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0-31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实习记者 李林鸾】

10月31日,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第三届金融高峰论坛在泰国曼谷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加强金融合作 助力互联互通”。

会上,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第一副理事长、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在演讲中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争端加剧,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加大的背景下,亚洲金融业在应对挑战、防范风险,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的过程中,共同面临着六大课题。

第一,如何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潘光伟提出,一是合理考量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市场前景等“软信息”,大力发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信贷工具,加大银行信贷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二是根据中小企业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综合运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投贷联动、债券融资等金融工具,充当好创新企业的“孵化器”和“助推器”,加大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三是创新发展保险产品与模式,分担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发挥好“减震器”和“稳定器”功能。四是加强财政、税务、监管等部门之间的联动。

第二,如何助力扶贫减困?“这需要加大普惠金融力度,延伸服务广度,拓展服务深度,让金融之水精准滴灌薄弱环节。”潘光伟具体表示,一是加强惠农金融机构网点建设,扩大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二是推出多种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流程和模式,增加农业金融供给。如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提供小额短期贷款,帮扶农村最贫困的农户。三是探索建立农业大灾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实施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提高疾病、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风险的保障水平,降低农民生产和生活所面临的高不确定性,促进互联互通平衡和谐发展。

第三,如何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潘光伟建议,一是要强化绿色发展理念,金融机构需要遵循ESG原则(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 Governance Criteria),将潜在的环境影响纳入战略决策以及日常业务,在自身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污染的评估。二是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产品和业务,提高金融机构的绿色发展能力和水平。三是共同探索推动绿色金融区域及国际规则制定,努力建立绿色低碳的全球金融体系

第四,如何提升普惠金融的包容性?潘光伟介绍了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做法: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尝试,中银协不断完善《银行业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4.0版本)》,包括银行网点环境、网点设施、服务功能、员工管理、岗位规范、制度建设、服务文化、经营业绩、社会责任九个模块,各模块环环相扣、相互促进,每项指标都设有不同分值,共计1000分。连续14年在全国22万家营业网点中组织开展银行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评估活动,逐层推选出“五星级”“千佳”“百佳”网点,搭建起“金字塔式”银行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标杆体系。在此基础上,去年又发布了《银行无障碍环境建设规范》,关爱残障人士,从无障碍机动停车位、盲道、盲文及无障碍标识系统、应急设施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范,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情怀的银行。

第五,如何让优质的金融服务触手可及?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变革正在兴起,作为高新技术运用的最佳场景,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乃大势所趋,也将大有作为,但是金融科技发展仍不均衡。为此,潘光伟认为需要做出多方面努力。首先应积极推进金融机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加强电子渠道业务场景化和综合化发展,优化业务办理流程,使以前无法覆盖和满足的长尾客户服务能够通过网络、移动通信、自助设备、智能终端等渠道得以实现,让优质金融服务无处不在、触手可及。他介绍,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全行业离柜率逐年稳步提升,从10年前的64%提升到了2018年的88.67%。同时还要提升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以及提高金融风控能力。

第六,如何加强国际金融治理?在潘光伟看来,一是要合力发挥金融跨时空的“风险共担”作用,创新金融产品的风险对冲、缓释和转移功能,赋能个体、企业和社会,降低互联互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二是深化金融风险协防与处置、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既防止“黑天鹅”事件,也防止“灰犀牛”事件,为互联互通营造健康稳定的国际环境。三是推动制定公平有效的国际金融新规则,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金融体系,通过共商共治,共破难题,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亚洲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