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活水万溪流

□李敬伟 摄影报道

在两级银保监管机关直接领导部署下,“百行进万企”工作正在试点省市有条不紊地向前扎实推进。在大连银保监局协调下,近期,笔者对大连部分银行上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跟踪。

扶持科创小微企业有胆识

“现在有不少银行主动要跟我们合作,但中行在我们爬坡之初就给予坚定支持,我们是吃水不忘打井人,不能忘了‘老东家’啊!”说这话的是天邦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邦膜”)财务部长宋世清。

多年前,天邦膜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剥离出来,虽说大连化物所占据51%股份,但100多名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被取消了事业编制,生存靠自己,一切交由市场,天邦膜一下子成了“断奶”的孩子。

天邦膜团队很理性也有理工男团队特有的精准预判,他们深知拥有十几位中国两院院士的大连化物所拥有许多尚未转移到生产应用端的教学科研成果,“我们不能守着金山讨饭吃啊!”天邦膜总工程师杨文皓说,“经过科学论证,我们将目光聚焦到氢气分离膜这一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端技术应用领域”。

像许多小型科创企业一样,天邦膜创业之初也遇到了启动资金缺口问题,在摸不清膜分离技术未来市场应用前景的情况下,多数银行比较谨慎也在情理之中。但中国银行大连高新园区支行经过深入调研了解,膜分离技术作为当代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之一,对许多行业科技进步与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已经成熟和不断研发出来的微滤、超滤、纳滤、气体分离、无机膜、控制释放及膜反应器等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与石油、化工、环保、能源、电子、重(轻)工、医药和生物等行业,产生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科学家指出:“谁掌握了膜技术,谁就掌握了化学工业的未来”。

了解上述膜技术工艺前景,中行大连分行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为天邦膜这家科创型小企业量身定制了小微企业贷款产品。


中行工作人员向天邦膜总工程师(右一)了解膜分离技术材料研发进展。

也许从大连化物所出来的科研人员严谨务实风格使然,天邦膜坚持生产跟着科研走,一边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试生产,一边按照技术成熟一块,就及时转化推向市场一块的作法。

“最初,一些采购天邦膜分离装置的下游企业货款回笼不及时,加上天邦膜以销定产,临时性生产资金需求较多,造成资金使用规模、使用频度不可掌控。但中行对小到几万元、多达几百万元的资金使用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有时几百万元的资金,当天申请,中行次日就给批复下来。在资金需求上,我们时常有种错觉,感觉使用中行提供的小微专项贷款就跟使用自家保险柜的钱一样方便。”宋世清说。

扶持科创小微企业走得更远

谈到天邦膜目前的科研生产及未来发展,杨文皓脸上现出自信的表情:“在中行和各方支持下,现在,天邦膜已经拥有世界领先的高速多喷头自动化生产线,各种膜产品已经形成系列化,产品水平在国内外处领先地位。公司主导产品氮氢膜分离器及装置,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已在国内外600余家石油、化工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相关专利还获得第十届中国专利金奖。” 杨文皓话锋一转:“以前国内企业进口一套原产国外的相关装置需要100万元人民币,由于我们现在突破了这一技术瓶颈,现在进口同样一套装置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

在杨文皓和宋世清的引导下,一行人来到了氢气分离膜生产车间,“这粗的和细的咋像粉条和粉丝啊!” 杨文皓一听乐了,他分别拿出几根貌似粉条和粉丝的分离膜基础材料放到一行人的眼前,经大家仔细观察发现所谓粉条状白色碳纤维,其实是管状材料,而貌似粉丝的碳纤维拿到显微镜下观察,竟然也是空心管状材料。上万根细微的碳纤维管状材料被用特殊技术安装在合金管中,性价比甚高的氢气通过高压作用从复杂、混合性气体中分离出来。


中行工作人员向天邦膜总工程师(左一)了解膜材料技术工艺。

“不过”……杨文皓表情有些郑重道:“目前,我们制造气体分离膜的基础原材料,材料核心技术还掌控在发达国家手里。这需要我们下一步依托大连化物所的科研力量继续攻关。当然,这可能需要中国银行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啊!”

“没有问题,让科创型小微企业早日成为科创型小巨人,也是我们的期盼!”随行的中国银行孙学良回应道。


中行工作人员向天邦膜总工程师(左一)了解膜材料技术工艺。

金融孵化出电子科技“小龙人”

11月8日下午,采访路上,中国银行的孙磊和方渤超分别提醒笔者,我们要去的大连贝斯特有限公司多年前就是“蜗居”在一间写字楼办公室里的小微企业,“现在嘛,你去现场看看就知道了!”这两个人跟笔者卖起了关子来。

驱车一个多小时,一行人乘坐的汽车在一座环绕着偌大厂房的办公楼前停下,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厂区的规模还是让人多少有些意外。事先了解笔者来意的该公司财务部经理张冬梅早已等候在此,几句寒暄就直入主题。

不巧的是,当天贝斯特总经理即创始人孙文强教授出差。多年前,孙文强率领一众大连海事大学教师搞起科创,干起了他们熟悉的海上无人艇设计和生产,他们立志不让中国人在海上无人艇领域受制于发达国家。

最初,几位教授自筹资金租赁一间写字楼的办公室,开会设计兼容。教授搞科创小微企业,本来就挺吸引眼球的,但企业起步的大本营就设立在一间几十平米的办公间,谁也不曾预料这里能造出用于未来海上侦察警戒、侦测堵截海上危险毒化物品、开展海上环保巡逻的高科技无人快艇。


中行工作人员了解贝斯特研发的新型号无人艇高技术集成情况。

同样,有创业,就有资金需求。没有厂房,没有实验室,看不见预期,有的银行抱着观望心态。还是中行大连高新园区支行看到了贝斯特科创特质以及未来的市场预期,为贝斯特提供了稳定的科研和生产资金支撑,让贝斯特几乎就没有出现过等米下锅的时候。

多少令人唏嘘的是,虽然贝斯特边科研,边生产,但由于无人艇是集广泛学科技术大成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从全要素系统技术供给到配套总成,从规划、设计、试验、评估、论证、定型到生产,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和市场周期。用张冬梅的话形容,“就是卖一点东西,积累一点后续科研资金(包括日常开销成本)……”

不久,贝斯特提出在大连郊区建设产权归属自己且用于生产、科研的生产基地,这需要一笔庞大的贷款。中行大连分行经过论证,给予贝斯特5000万元的授信额度,最终,贝斯特仅使用了授信额中的3000万元。中行人没有下错“赌注”,2019年10月份,贝斯特把3000万元贷款连本带息全部还给了中国银行。让笔者有些惊讶的是,仅有百名员工的贝斯特,经过5年打拼,现在产值已经攀升到1亿元以上。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见证贝斯特在中国银行扶持下,从一个写字楼办公间孵化成一个科创型小微企业小龙人的奥秘,笔者一行跟随张冬梅来到生产车间和成品仓库实地走了一趟,已经装配完毕的无人艇已经“枕戈待发”了。

冬天的黄昏来得早,想趁着天黑之前一睹贝斯特无人艇在海上试验场的英姿,我们执意请张冬梅请示贝斯特高层同意,驱车半个小时赶到贝斯特海上试验基地,登上型号为S-18B的无人艇上。


中行工作人员在贝斯特无人艇海试基地向工程师了解测试进展情况。

黄昏下的晚霞映照着威武的S-18B,也挂在一行人兴奋的脸庞上,金融呵护并成就了科创型小微企业“小龙人”贝斯特,助推它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金融扶持小微企业需要研判,需要视野,需要了解国家宏观政策,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准确预期,最终需要的是金融业的主动担当!”11月11日上午,中行大连分行普惠部总经理吴波在电话那头如是说。

一源活水万溪流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1-20

□李敬伟 摄影报道

在两级银保监管机关直接领导部署下,“百行进万企”工作正在试点省市有条不紊地向前扎实推进。在大连银保监局协调下,近期,笔者对大连部分银行上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跟踪。

扶持科创小微企业有胆识

“现在有不少银行主动要跟我们合作,但中行在我们爬坡之初就给予坚定支持,我们是吃水不忘打井人,不能忘了‘老东家’啊!”说这话的是天邦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邦膜”)财务部长宋世清。

多年前,天邦膜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剥离出来,虽说大连化物所占据51%股份,但100多名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被取消了事业编制,生存靠自己,一切交由市场,天邦膜一下子成了“断奶”的孩子。

天邦膜团队很理性也有理工男团队特有的精准预判,他们深知拥有十几位中国两院院士的大连化物所拥有许多尚未转移到生产应用端的教学科研成果,“我们不能守着金山讨饭吃啊!”天邦膜总工程师杨文皓说,“经过科学论证,我们将目光聚焦到氢气分离膜这一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端技术应用领域”。

像许多小型科创企业一样,天邦膜创业之初也遇到了启动资金缺口问题,在摸不清膜分离技术未来市场应用前景的情况下,多数银行比较谨慎也在情理之中。但中国银行大连高新园区支行经过深入调研了解,膜分离技术作为当代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之一,对许多行业科技进步与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已经成熟和不断研发出来的微滤、超滤、纳滤、气体分离、无机膜、控制释放及膜反应器等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与石油、化工、环保、能源、电子、重(轻)工、医药和生物等行业,产生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科学家指出:“谁掌握了膜技术,谁就掌握了化学工业的未来”。

了解上述膜技术工艺前景,中行大连分行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为天邦膜这家科创型小企业量身定制了小微企业贷款产品。


中行工作人员向天邦膜总工程师(右一)了解膜分离技术材料研发进展。

也许从大连化物所出来的科研人员严谨务实风格使然,天邦膜坚持生产跟着科研走,一边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试生产,一边按照技术成熟一块,就及时转化推向市场一块的作法。

“最初,一些采购天邦膜分离装置的下游企业货款回笼不及时,加上天邦膜以销定产,临时性生产资金需求较多,造成资金使用规模、使用频度不可掌控。但中行对小到几万元、多达几百万元的资金使用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有时几百万元的资金,当天申请,中行次日就给批复下来。在资金需求上,我们时常有种错觉,感觉使用中行提供的小微专项贷款就跟使用自家保险柜的钱一样方便。”宋世清说。

扶持科创小微企业走得更远

谈到天邦膜目前的科研生产及未来发展,杨文皓脸上现出自信的表情:“在中行和各方支持下,现在,天邦膜已经拥有世界领先的高速多喷头自动化生产线,各种膜产品已经形成系列化,产品水平在国内外处领先地位。公司主导产品氮氢膜分离器及装置,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已在国内外600余家石油、化工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相关专利还获得第十届中国专利金奖。” 杨文皓话锋一转:“以前国内企业进口一套原产国外的相关装置需要100万元人民币,由于我们现在突破了这一技术瓶颈,现在进口同样一套装置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

在杨文皓和宋世清的引导下,一行人来到了氢气分离膜生产车间,“这粗的和细的咋像粉条和粉丝啊!” 杨文皓一听乐了,他分别拿出几根貌似粉条和粉丝的分离膜基础材料放到一行人的眼前,经大家仔细观察发现所谓粉条状白色碳纤维,其实是管状材料,而貌似粉丝的碳纤维拿到显微镜下观察,竟然也是空心管状材料。上万根细微的碳纤维管状材料被用特殊技术安装在合金管中,性价比甚高的氢气通过高压作用从复杂、混合性气体中分离出来。


中行工作人员向天邦膜总工程师(左一)了解膜材料技术工艺。

“不过”……杨文皓表情有些郑重道:“目前,我们制造气体分离膜的基础原材料,材料核心技术还掌控在发达国家手里。这需要我们下一步依托大连化物所的科研力量继续攻关。当然,这可能需要中国银行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啊!”

“没有问题,让科创型小微企业早日成为科创型小巨人,也是我们的期盼!”随行的中国银行孙学良回应道。


中行工作人员向天邦膜总工程师(左一)了解膜材料技术工艺。

金融孵化出电子科技“小龙人”

11月8日下午,采访路上,中国银行的孙磊和方渤超分别提醒笔者,我们要去的大连贝斯特有限公司多年前就是“蜗居”在一间写字楼办公室里的小微企业,“现在嘛,你去现场看看就知道了!”这两个人跟笔者卖起了关子来。

驱车一个多小时,一行人乘坐的汽车在一座环绕着偌大厂房的办公楼前停下,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厂区的规模还是让人多少有些意外。事先了解笔者来意的该公司财务部经理张冬梅早已等候在此,几句寒暄就直入主题。

不巧的是,当天贝斯特总经理即创始人孙文强教授出差。多年前,孙文强率领一众大连海事大学教师搞起科创,干起了他们熟悉的海上无人艇设计和生产,他们立志不让中国人在海上无人艇领域受制于发达国家。

最初,几位教授自筹资金租赁一间写字楼的办公室,开会设计兼容。教授搞科创小微企业,本来就挺吸引眼球的,但企业起步的大本营就设立在一间几十平米的办公间,谁也不曾预料这里能造出用于未来海上侦察警戒、侦测堵截海上危险毒化物品、开展海上环保巡逻的高科技无人快艇。


中行工作人员了解贝斯特研发的新型号无人艇高技术集成情况。

同样,有创业,就有资金需求。没有厂房,没有实验室,看不见预期,有的银行抱着观望心态。还是中行大连高新园区支行看到了贝斯特科创特质以及未来的市场预期,为贝斯特提供了稳定的科研和生产资金支撑,让贝斯特几乎就没有出现过等米下锅的时候。

多少令人唏嘘的是,虽然贝斯特边科研,边生产,但由于无人艇是集广泛学科技术大成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从全要素系统技术供给到配套总成,从规划、设计、试验、评估、论证、定型到生产,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和市场周期。用张冬梅的话形容,“就是卖一点东西,积累一点后续科研资金(包括日常开销成本)……”

不久,贝斯特提出在大连郊区建设产权归属自己且用于生产、科研的生产基地,这需要一笔庞大的贷款。中行大连分行经过论证,给予贝斯特5000万元的授信额度,最终,贝斯特仅使用了授信额中的3000万元。中行人没有下错“赌注”,2019年10月份,贝斯特把3000万元贷款连本带息全部还给了中国银行。让笔者有些惊讶的是,仅有百名员工的贝斯特,经过5年打拼,现在产值已经攀升到1亿元以上。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见证贝斯特在中国银行扶持下,从一个写字楼办公间孵化成一个科创型小微企业小龙人的奥秘,笔者一行跟随张冬梅来到生产车间和成品仓库实地走了一趟,已经装配完毕的无人艇已经“枕戈待发”了。

冬天的黄昏来得早,想趁着天黑之前一睹贝斯特无人艇在海上试验场的英姿,我们执意请张冬梅请示贝斯特高层同意,驱车半个小时赶到贝斯特海上试验基地,登上型号为S-18B的无人艇上。


中行工作人员在贝斯特无人艇海试基地向工程师了解测试进展情况。

黄昏下的晚霞映照着威武的S-18B,也挂在一行人兴奋的脸庞上,金融呵护并成就了科创型小微企业“小龙人”贝斯特,助推它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金融扶持小微企业需要研判,需要视野,需要了解国家宏观政策,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准确预期,最终需要的是金融业的主动担当!”11月11日上午,中行大连分行普惠部总经理吴波在电话那头如是说。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