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铭记峥嵘岁月 志酬党建伟业

发布时间:2019-11-26 09:14:15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银保监会机关党委 冯德民

新中国的70年,纵观于人类历史长河不过霎时一瞬,放眼于中华文明史亦如沧海一粟,然而,就在如此短暂的70年间,中华儿女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华夏大地沧桑巨变,东方巨龙巍然屹立。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当代的奋斗史,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成长史,都标记着新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符号,标注着党带领人民驰骋于复兴大道的时代烙印。作为出生于八十年代的我,此刻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顾成长历程,历数思想收获,激荡爱国情怀,别有一番意义。

学生时期厚积爱国深情

难忘上学路上“一条河”,挡住了通往学校的道路,却挡不住对求知的向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的家乡有一条河,名为“瀑河”,它是横亘在我上学路上的一道屏障,每到雨季河水暴涨,简易的木桥会被冲垮,如果是齐腰深的水,还可以让大人抱着过河,可如果水再大些,这一天的学业就荒废了。小时候经常因为下雨不能去上学,作为孩童,不上课当然很开心,但如果以后答不上来老师的提问,可是要罚站挨板子的。因为这条河,我的小学时光经历了三个阶段,二年级以前,过河上学,常常在5至8月的雨季上不了学;二年级时,村里修建了学校,虽然只有两个年级,但总算不用过河上学,父母也不必担惊受怕了;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县里放开政策,可以跨行政村转学,我转到了一个离家不远又不必过河的学校,终于不再为“一条河”而苦恼。虽然小学多次辗转,但我仍然接受到了完备的基础教育和思想启蒙。这一阶段,我学习了毛泽东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见识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知道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他小小年纪却心系家国而折服,还认识了机智的抗日小英雄雨来、王二小、英勇不屈的刘胡兰、纵身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舍生忘死的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甚至还学着三味书屋的鲁迅在课桌上刻一个“早”字……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深刻铭记了立志、爱国、崇德、向善的思想根基。

待后来我走出乡村,到镇上读初中,到县城读高中,一座座桥梁架起在瀑河两岸,家长们再也不用担心上学路上的危险,孩子们再也不必忐忑缺课后的提问,我跟其他同伴们一样,求学路上再也没有了大河阻隔的烦恼。后来随着年龄渐长,我才知道当年建设村办学校、转学政策放开,都是为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而出台的政策。从那时起,在我内心深处,就埋下了爱党爱国的种子。

军旅生涯践履报国之志

最忆训练场上“一堵墙”,拦在面前它是一道障碍,纵身跃过它镌刻一次成长。“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高考填报志愿,我怀着对军旅生活的向往和从军报国的志向,毅然报考了军校。虽然早已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却没想到有些苦还很难。每天早上起床一次轻装五公里,白天太阳底下站军姿、踢正步,下午再来一次武装五公里,晚上看新闻、学条令,夜里睡觉还要保持戒备,随时可能拉紧急集合,动作慢了要被罚。然而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渡海登岛500米障碍的训练课目,十几个障碍物中,软桥、螺旋梯、绳网、高低横木、摇摆平台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翻越高墙——助跑、起跳、攀爬……助跑、起跳、攀爬……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我甚至对这堵两米多的高墙产生了心理畏惧,甚至失去了再去尝试的勇气。难以入睡的夜晚,躺在床上冥思苦想;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我意图寻找答案;在白公馆、渣滓洞参观见学时,我力求找准症结……为什么一堵高墙成了我不可逾越的“大山”?终于,在一次长征精神的讲座上,我找到了答案,红军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围堵,爬雪山、过草地,攻打娄山关、腊子口,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在那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全体将士不畏艰险、矢志不渝,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不正是我苦苦寻找的答案吗?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我再次向高墙发起了挑战,战术课上,向教员和同学虚心请教动作要领;课间休息,我主动加压进行训练;队伍带回,我单独留下反复尝试……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我终于成功了——攀上去,把高墙踏在脚下,翻过去,把高墙甩到身后。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的激动和喜悦,这次成功的挑战不但记录了我的成长,而且让我始终铭记这种精神,战胜了军旅路上一个又一个“高墙”。军校期间,我努力学习,刻苦训练,被评为优秀学员,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到部队当排长,我积极发挥通信专业优势,主动参与大项任务,在2008年北京奥运安保、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通信保障中,不知熬过多少夜,忘了组织过多少次大小演练,最终圆满完成任务;任连队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期间,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规范党务工作,狠抓风气建设,把连队带成了先进连队;任机关干事7年间,坚持把“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当作工作常态,无论是搞调研、写报告,还是做方案、办会议,都严格要求、自我加压、提高标准、保证质量,养成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在战胜一个个“高墙”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历练成长,个人多次立功评先。

铭记初心志酬党建伟业

常读摆在案头“一本书”,读到的是一串串动人故事,悟出的是坚如磐石的为民初心。“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面对军队改革大潮,2017年我向组织申请转业,经过3个月的复习备考,顺利安置工作,在2018年机构改革中,我有幸被安排到机关党委从事机关党建工作。第一个月,我从支部领到了一本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职业生涯又一个新起点,我从这本书中读到了青春的密码和真理的光辉。书中记述了一曲嘹亮的青春之歌,生动揭示了奋斗是青春密码的成长规律。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川梁家河大队插队,在7年的艰苦生活中,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的知识青年,到乡亲们眼中爱读书、能吃苦的好后生,再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大队支书,他积极追求真理和进步,把为老百姓谋幸福作为人生理想,立志改变梁家河面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知识青年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和对为民初心的执着坚守。在书中,我感受到了总书记矢志为民谋幸福的崇高理想、克服艰难困苦干事创业的历史担当和永葆赤子情怀的初心本色。总书记的梁家河精神,穿越时代的变迁,仍然具有无比强大的感召力,在心灵洗礼中不断迸发着催人奋进的力量。

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携手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很多人都拼搏在奋楫前行的路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梁家河。这条河,或是一张刻着“早”字的书桌,镌刻着“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的寒窗苦读;或是一本揣在衣兜里的乡情笔记,记录着“扶贫济困趟雨露,走村串户历山川”的匆忙脚步;抑或是键盘敲击出的一串串指令代码,见证着“神舟飞天游寰宇,蛟龙探海问深蓝”的科技创举。而我的梁家河,正在新的伟大工程中流淌。新机构组建,以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了银行保险监管事业新的征程,银行保险监管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能,为经济社会民生保驾护航。身为银保监会机关党建事业的一颗螺丝钉,在平凡岗位弘扬梁家河精神,践行为民初心,把对党忠诚的信念融入血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对事业对同志保持春天般的温暖;用扎实过硬的工作实绩确保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为监管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用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锐意开拓进取;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慎独慎初慎微,永葆共产党人廉洁无私的初心本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今世情错综复杂,国情机遇挑战并存,党情全面从严向好,党建事业大有可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情回望峥嵘岁月与爱国记忆,展望人类文明最辉煌壮丽的事业,我蓦然发现,当繁华落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唯奋斗而已——唯有奋斗,方能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唯有奋斗,方能不悔过往、不愧将来!唯有奋斗,方能志酬伟业、报效家国!

(本文获银保监会系统“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一等奖)


铭记峥嵘岁月 志酬党建伟业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1-26

□银保监会机关党委 冯德民

新中国的70年,纵观于人类历史长河不过霎时一瞬,放眼于中华文明史亦如沧海一粟,然而,就在如此短暂的70年间,中华儿女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华夏大地沧桑巨变,东方巨龙巍然屹立。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当代的奋斗史,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成长史,都标记着新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符号,标注着党带领人民驰骋于复兴大道的时代烙印。作为出生于八十年代的我,此刻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顾成长历程,历数思想收获,激荡爱国情怀,别有一番意义。

学生时期厚积爱国深情

难忘上学路上“一条河”,挡住了通往学校的道路,却挡不住对求知的向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的家乡有一条河,名为“瀑河”,它是横亘在我上学路上的一道屏障,每到雨季河水暴涨,简易的木桥会被冲垮,如果是齐腰深的水,还可以让大人抱着过河,可如果水再大些,这一天的学业就荒废了。小时候经常因为下雨不能去上学,作为孩童,不上课当然很开心,但如果以后答不上来老师的提问,可是要罚站挨板子的。因为这条河,我的小学时光经历了三个阶段,二年级以前,过河上学,常常在5至8月的雨季上不了学;二年级时,村里修建了学校,虽然只有两个年级,但总算不用过河上学,父母也不必担惊受怕了;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县里放开政策,可以跨行政村转学,我转到了一个离家不远又不必过河的学校,终于不再为“一条河”而苦恼。虽然小学多次辗转,但我仍然接受到了完备的基础教育和思想启蒙。这一阶段,我学习了毛泽东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见识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知道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他小小年纪却心系家国而折服,还认识了机智的抗日小英雄雨来、王二小、英勇不屈的刘胡兰、纵身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舍生忘死的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甚至还学着三味书屋的鲁迅在课桌上刻一个“早”字……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深刻铭记了立志、爱国、崇德、向善的思想根基。

待后来我走出乡村,到镇上读初中,到县城读高中,一座座桥梁架起在瀑河两岸,家长们再也不用担心上学路上的危险,孩子们再也不必忐忑缺课后的提问,我跟其他同伴们一样,求学路上再也没有了大河阻隔的烦恼。后来随着年龄渐长,我才知道当年建设村办学校、转学政策放开,都是为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而出台的政策。从那时起,在我内心深处,就埋下了爱党爱国的种子。

军旅生涯践履报国之志

最忆训练场上“一堵墙”,拦在面前它是一道障碍,纵身跃过它镌刻一次成长。“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高考填报志愿,我怀着对军旅生活的向往和从军报国的志向,毅然报考了军校。虽然早已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却没想到有些苦还很难。每天早上起床一次轻装五公里,白天太阳底下站军姿、踢正步,下午再来一次武装五公里,晚上看新闻、学条令,夜里睡觉还要保持戒备,随时可能拉紧急集合,动作慢了要被罚。然而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渡海登岛500米障碍的训练课目,十几个障碍物中,软桥、螺旋梯、绳网、高低横木、摇摆平台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翻越高墙——助跑、起跳、攀爬……助跑、起跳、攀爬……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我甚至对这堵两米多的高墙产生了心理畏惧,甚至失去了再去尝试的勇气。难以入睡的夜晚,躺在床上冥思苦想;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我意图寻找答案;在白公馆、渣滓洞参观见学时,我力求找准症结……为什么一堵高墙成了我不可逾越的“大山”?终于,在一次长征精神的讲座上,我找到了答案,红军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围堵,爬雪山、过草地,攻打娄山关、腊子口,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在那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全体将士不畏艰险、矢志不渝,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不正是我苦苦寻找的答案吗?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我再次向高墙发起了挑战,战术课上,向教员和同学虚心请教动作要领;课间休息,我主动加压进行训练;队伍带回,我单独留下反复尝试……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我终于成功了——攀上去,把高墙踏在脚下,翻过去,把高墙甩到身后。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的激动和喜悦,这次成功的挑战不但记录了我的成长,而且让我始终铭记这种精神,战胜了军旅路上一个又一个“高墙”。军校期间,我努力学习,刻苦训练,被评为优秀学员,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到部队当排长,我积极发挥通信专业优势,主动参与大项任务,在2008年北京奥运安保、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通信保障中,不知熬过多少夜,忘了组织过多少次大小演练,最终圆满完成任务;任连队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期间,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规范党务工作,狠抓风气建设,把连队带成了先进连队;任机关干事7年间,坚持把“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当作工作常态,无论是搞调研、写报告,还是做方案、办会议,都严格要求、自我加压、提高标准、保证质量,养成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在战胜一个个“高墙”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历练成长,个人多次立功评先。

铭记初心志酬党建伟业

常读摆在案头“一本书”,读到的是一串串动人故事,悟出的是坚如磐石的为民初心。“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面对军队改革大潮,2017年我向组织申请转业,经过3个月的复习备考,顺利安置工作,在2018年机构改革中,我有幸被安排到机关党委从事机关党建工作。第一个月,我从支部领到了一本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职业生涯又一个新起点,我从这本书中读到了青春的密码和真理的光辉。书中记述了一曲嘹亮的青春之歌,生动揭示了奋斗是青春密码的成长规律。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川梁家河大队插队,在7年的艰苦生活中,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的知识青年,到乡亲们眼中爱读书、能吃苦的好后生,再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大队支书,他积极追求真理和进步,把为老百姓谋幸福作为人生理想,立志改变梁家河面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知识青年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和对为民初心的执着坚守。在书中,我感受到了总书记矢志为民谋幸福的崇高理想、克服艰难困苦干事创业的历史担当和永葆赤子情怀的初心本色。总书记的梁家河精神,穿越时代的变迁,仍然具有无比强大的感召力,在心灵洗礼中不断迸发着催人奋进的力量。

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携手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很多人都拼搏在奋楫前行的路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梁家河。这条河,或是一张刻着“早”字的书桌,镌刻着“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的寒窗苦读;或是一本揣在衣兜里的乡情笔记,记录着“扶贫济困趟雨露,走村串户历山川”的匆忙脚步;抑或是键盘敲击出的一串串指令代码,见证着“神舟飞天游寰宇,蛟龙探海问深蓝”的科技创举。而我的梁家河,正在新的伟大工程中流淌。新机构组建,以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了银行保险监管事业新的征程,银行保险监管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能,为经济社会民生保驾护航。身为银保监会机关党建事业的一颗螺丝钉,在平凡岗位弘扬梁家河精神,践行为民初心,把对党忠诚的信念融入血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对事业对同志保持春天般的温暖;用扎实过硬的工作实绩确保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为监管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用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锐意开拓进取;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慎独慎初慎微,永葆共产党人廉洁无私的初心本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今世情错综复杂,国情机遇挑战并存,党情全面从严向好,党建事业大有可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情回望峥嵘岁月与爱国记忆,展望人类文明最辉煌壮丽的事业,我蓦然发现,当繁华落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唯奋斗而已——唯有奋斗,方能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唯有奋斗,方能不悔过往、不愧将来!唯有奋斗,方能志酬伟业、报效家国!

(本文获银保监会系统“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一等奖)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