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尹江鳌:“三换三稳”,服务实体经济

发布时间:2019-12-14 23:39:56    作者:    来源:新华社

近日,由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第四届(2019)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成功召开。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中国银保监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参事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部门和机构,以及山东青岛市、湖北宜昌市等地方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金融业不忘初心”“新消费、新零售的变量与变局”“求解数据治理与数字化转型”三大议题分享有识之见。瞭望周刊社总编辑、党委书记冯瑛冰代表主办方发表致辞。

中国银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全国金融青联委员尹江鳌在论坛中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上午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围绕“金融业不忘初心”这一主题,谈谈个人看法,不代表所在单位部门。总体是三句话,即“三换三稳”。

第一句话,宏观上以时间换空间,通过逆周期政策稳增长。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上对于逆周期政策有一些不同看法。我感觉,各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宏观政策不能简单套用,比如,从人均GDP这一指标看,1975年美国是日本的1.7倍,到1995年日本是美国的1.5倍,到2015年美国又是日本的1.6倍。发达国家差异都这么大,因此不能不考虑发展阶段和技术革命的影响,简单套用他国指标去分析经济增长潜力和进行宏观决策。基于两方面原因,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我国更需要灵活运用逆周期政策,稳定合理增速,为保持科技创新势头和高质量发展争取时间。

一方面,我国实体经济周期性强于美国。2018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占比为7:40:53,而美国为1:18:81。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5.5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5倍;其中发电量6.8万亿度,是美国的1.6倍。所以,在经济收缩期,我国感受到的压力比美国更明显。另一方面,我国金融政策外溢性弱于美国。虽然我国GDP已达13.9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68%,实际上由于我国GDP低估,这个比例可能更高。但在全球支付和外汇储备中,美元分别占40%和62%,人民币分别只占约2%和1%。由于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的货币政策对全球资源配置有着巨大影响力,美国的经济金融风险可向全球转嫁,而我国的经济金融风险往往难以外溢,基本上只能内部消化吸收。

第二句话,中观上以股权换债权,通过调分子分母稳杠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金融体系以提供债务融资的银行业为主导,金融风险不容易分散。而债务融资就是杠杆,其本质是有息债务,杠杆越高,经济运行负担越重。目前,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50%左右,杠杆过高需要时间消化,降杠杆首先是要稳杠杆。当前,市场上对杠杆到底是多少、如何去杠杆也有很多看法。我感觉,怎么稳杠杆,也是两个方面,都与股权有关:

一方面是控分子。在我国220万亿元社融存量和今年19.4万亿元社融增量中,直接融资占比分别仅为13.7%和15.1%,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最低,不少发达国家这一占比达80%以上。因此,应当着力改革金融体系结构,建设强大的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为股权等直接融资提供巨大的源头活水,从分子的结构上防范高杠杆。比如,保险公司具有“资本转化器”功能,可以将负债端的闲散资金转化为资产端的稳定资本,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建设者。是否可以考虑以国家平台注资、引进社会资金等方式,支持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增加资本实力,建设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另一方面是强分母。除了做大经济总量这一分母降宏观杠杆之外,对于非金融企业而言,通过股权融资增强资本实力,自然也就降低了自身杠杆。可以考虑以科创板为契机,建设多元化资本市场,支持实体企业发展。比如,是否可以考虑对上市公司小额股权再融资设置快捷审批通道,或允许符合条件的头部股权投资公司上市融资。

第三句话,微观上以长期换短期,通过建长效机制稳融资。融资难、融资贵的背后是融资不稳,不可预期的放贷抽贷,好企业都容易被搞垮。所以,稳融资的长效机制很关键。美国的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非常发达,我国短期内达不到这个水平,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一下子也改不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在“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情况下,短期内怎么办?我感觉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通过长期合作缓解融资难。德国、日本同样是银行业比较发达,他们这方面有一些经验。可借鉴德国、日本的银行业与实体企业长期稳定合作的做法,支持银行机构与实体企业深度合作,通过信用替代抵押,推进融资便利,鼓励中长期贷款,改变短贷长投,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整治乱象缓解融资贵。前些年的伪金融创新,是短期行为,造成了“利率双轨制”怪象,推升了实体企业融资成本。要继续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回归本源,规范表外业务和通道业务,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逐步降低社会融资中的不合理成本。

以上是我的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尹江鳌:“三换三稳”,服务实体经济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9-12-14

近日,由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第四届(2019)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成功召开。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中国银保监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参事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部门和机构,以及山东青岛市、湖北宜昌市等地方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金融业不忘初心”“新消费、新零售的变量与变局”“求解数据治理与数字化转型”三大议题分享有识之见。瞭望周刊社总编辑、党委书记冯瑛冰代表主办方发表致辞。

中国银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全国金融青联委员尹江鳌在论坛中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上午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围绕“金融业不忘初心”这一主题,谈谈个人看法,不代表所在单位部门。总体是三句话,即“三换三稳”。

第一句话,宏观上以时间换空间,通过逆周期政策稳增长。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上对于逆周期政策有一些不同看法。我感觉,各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宏观政策不能简单套用,比如,从人均GDP这一指标看,1975年美国是日本的1.7倍,到1995年日本是美国的1.5倍,到2015年美国又是日本的1.6倍。发达国家差异都这么大,因此不能不考虑发展阶段和技术革命的影响,简单套用他国指标去分析经济增长潜力和进行宏观决策。基于两方面原因,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我国更需要灵活运用逆周期政策,稳定合理增速,为保持科技创新势头和高质量发展争取时间。

一方面,我国实体经济周期性强于美国。2018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占比为7:40:53,而美国为1:18:81。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5.5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5倍;其中发电量6.8万亿度,是美国的1.6倍。所以,在经济收缩期,我国感受到的压力比美国更明显。另一方面,我国金融政策外溢性弱于美国。虽然我国GDP已达13.9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68%,实际上由于我国GDP低估,这个比例可能更高。但在全球支付和外汇储备中,美元分别占40%和62%,人民币分别只占约2%和1%。由于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的货币政策对全球资源配置有着巨大影响力,美国的经济金融风险可向全球转嫁,而我国的经济金融风险往往难以外溢,基本上只能内部消化吸收。

第二句话,中观上以股权换债权,通过调分子分母稳杠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金融体系以提供债务融资的银行业为主导,金融风险不容易分散。而债务融资就是杠杆,其本质是有息债务,杠杆越高,经济运行负担越重。目前,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50%左右,杠杆过高需要时间消化,降杠杆首先是要稳杠杆。当前,市场上对杠杆到底是多少、如何去杠杆也有很多看法。我感觉,怎么稳杠杆,也是两个方面,都与股权有关:

一方面是控分子。在我国220万亿元社融存量和今年19.4万亿元社融增量中,直接融资占比分别仅为13.7%和15.1%,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最低,不少发达国家这一占比达80%以上。因此,应当着力改革金融体系结构,建设强大的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为股权等直接融资提供巨大的源头活水,从分子的结构上防范高杠杆。比如,保险公司具有“资本转化器”功能,可以将负债端的闲散资金转化为资产端的稳定资本,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建设者。是否可以考虑以国家平台注资、引进社会资金等方式,支持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增加资本实力,建设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另一方面是强分母。除了做大经济总量这一分母降宏观杠杆之外,对于非金融企业而言,通过股权融资增强资本实力,自然也就降低了自身杠杆。可以考虑以科创板为契机,建设多元化资本市场,支持实体企业发展。比如,是否可以考虑对上市公司小额股权再融资设置快捷审批通道,或允许符合条件的头部股权投资公司上市融资。

第三句话,微观上以长期换短期,通过建长效机制稳融资。融资难、融资贵的背后是融资不稳,不可预期的放贷抽贷,好企业都容易被搞垮。所以,稳融资的长效机制很关键。美国的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非常发达,我国短期内达不到这个水平,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一下子也改不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在“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情况下,短期内怎么办?我感觉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通过长期合作缓解融资难。德国、日本同样是银行业比较发达,他们这方面有一些经验。可借鉴德国、日本的银行业与实体企业长期稳定合作的做法,支持银行机构与实体企业深度合作,通过信用替代抵押,推进融资便利,鼓励中长期贷款,改变短贷长投,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整治乱象缓解融资贵。前些年的伪金融创新,是短期行为,造成了“利率双轨制”怪象,推升了实体企业融资成本。要继续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回归本源,规范表外业务和通道业务,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逐步降低社会融资中的不合理成本。

以上是我的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