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拉一把,托好底”

发布时间:2019-12-30 08:32:15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康民

在全国扶贫领域最高奖项——2019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中国太保产险获得本年度创新奖。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传统的保险险种大多“保一人”,最多“保一家”,但返贫、“骤贫”对象很难事先框定,如何设计开发一种不固定具体个人而是针对一类群体的保险产品,是防止返贫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提高脱贫质量、防止返贫致贫,是脱贫之路上必须跨过去的一道坎。2017年初,河南省邯郸市委决定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魏县先行试点,通过政保联办、引入商业保险的方式,建立“未贫先防”机制,而中国太保财险开发的“防贫保”保障方案在当地政府的招标中符合标准,成为最合适的选择。

中国太保财险相关负责人王姝告诉记者,“防贫保”的保障对象由“某个人”转为“一类人”,这样的创新之举发现并填补了扶贫领域的空白点,力求让投保人“少花钱、多办事”,同时也实现了险种由“定人定量”到“群体共享”的突破性转变,扩大了保障覆盖面,推动了保险机制的推陈出新。

“防贫保”是如何运作的?简而言之,就是以上一年度国家贫困线的1.5倍为基准,以“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临贫、易贫人群为对象,针对因病、因灾、因学因素分类设置防贫保障线和救助标准。由地方政府出资为参保对象投保,保险公司根据政府需求制定保险方案,提供理赔服务。当受助群体因以上三种原因导致家庭收入低于防贫保障线时,保险公司就启动核查程序,对自付费用或损失超过标准部分分段实施救助。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的王章喜今年67岁,2014年脱贫后,他和老伴每年有6000多元收入,属于“非高标准脱贫户”。日子本就不宽裕,2018年初王章喜的老伴生病住院,医保报销后仍需自付1.3万元医药费,这让老两口犯了难。出乎预料的是,按照“防贫保”的标准,中国太保工作人员经过核查很快就将6000多元保险补偿金送上门,帮助两位老人重燃生活的信心。

“保险企业与政府携手,通过‘群体参保、基金管理、社会经办、阳光操作’的扶贫模式,在困难群众未贫将贫时,拉一把、托好底。”王姝向记者具体解释到,虽然临贫、易贫人群占比约为10%,但保险公司必须对参保地区所有农村人口进行情况核查,在服务流程和技术等方面做出调整,并有效配合民政、人社、教育、交管等政府部门的工作,“只有做成‘网格状’的监测平台,才能第一时间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手上。坚决不让一户群众再返贫,我们不含糊!”

如今,“防贫保”已经成为更多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新式武器”——截至今年三季度,河北、湖北、内蒙古、甘肃、云南、青海、四川等省份140个县超过5000万临贫、易贫人群有“防贫保”提供防贫托底保障,累计保险金额2.35万亿元,累计赔付金额近6000万元,其显著成效获得国务院扶贫办、地方政府和受助群众的高度认可。

在2019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拿到大奖后,中国太保集团董事长孔庆伟对媒体表示,开发“防贫保”的初心,就是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国家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中国太保创建商业防贫保险“防贫保”,有效解决了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边脱边返、边扶边增”的扶贫难题。

据介绍,中国太保“防贫保”研究院(武汉)在湖北通城县正式设立,后续将有针对性地定制符合各地实际、凸显太保特色的防贫保障方案,力争到2022年底实现“防贫保”覆盖全国1000个县区的“千县计划”,让“脱贫不返贫”的长效保障惠及更多临贫、易贫人群。同时,将积极探索“防贫保”与农业保险、产业扶贫的深度融合,变“输血”为“造血”,夯实稳定脱贫的基础,释放出更为长久的精准扶贫民生红利。


“拉一把,托好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2-30

□记者 康民

在全国扶贫领域最高奖项——2019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中国太保产险获得本年度创新奖。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传统的保险险种大多“保一人”,最多“保一家”,但返贫、“骤贫”对象很难事先框定,如何设计开发一种不固定具体个人而是针对一类群体的保险产品,是防止返贫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提高脱贫质量、防止返贫致贫,是脱贫之路上必须跨过去的一道坎。2017年初,河南省邯郸市委决定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魏县先行试点,通过政保联办、引入商业保险的方式,建立“未贫先防”机制,而中国太保财险开发的“防贫保”保障方案在当地政府的招标中符合标准,成为最合适的选择。

中国太保财险相关负责人王姝告诉记者,“防贫保”的保障对象由“某个人”转为“一类人”,这样的创新之举发现并填补了扶贫领域的空白点,力求让投保人“少花钱、多办事”,同时也实现了险种由“定人定量”到“群体共享”的突破性转变,扩大了保障覆盖面,推动了保险机制的推陈出新。

“防贫保”是如何运作的?简而言之,就是以上一年度国家贫困线的1.5倍为基准,以“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临贫、易贫人群为对象,针对因病、因灾、因学因素分类设置防贫保障线和救助标准。由地方政府出资为参保对象投保,保险公司根据政府需求制定保险方案,提供理赔服务。当受助群体因以上三种原因导致家庭收入低于防贫保障线时,保险公司就启动核查程序,对自付费用或损失超过标准部分分段实施救助。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的王章喜今年67岁,2014年脱贫后,他和老伴每年有6000多元收入,属于“非高标准脱贫户”。日子本就不宽裕,2018年初王章喜的老伴生病住院,医保报销后仍需自付1.3万元医药费,这让老两口犯了难。出乎预料的是,按照“防贫保”的标准,中国太保工作人员经过核查很快就将6000多元保险补偿金送上门,帮助两位老人重燃生活的信心。

“保险企业与政府携手,通过‘群体参保、基金管理、社会经办、阳光操作’的扶贫模式,在困难群众未贫将贫时,拉一把、托好底。”王姝向记者具体解释到,虽然临贫、易贫人群占比约为10%,但保险公司必须对参保地区所有农村人口进行情况核查,在服务流程和技术等方面做出调整,并有效配合民政、人社、教育、交管等政府部门的工作,“只有做成‘网格状’的监测平台,才能第一时间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手上。坚决不让一户群众再返贫,我们不含糊!”

如今,“防贫保”已经成为更多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新式武器”——截至今年三季度,河北、湖北、内蒙古、甘肃、云南、青海、四川等省份140个县超过5000万临贫、易贫人群有“防贫保”提供防贫托底保障,累计保险金额2.35万亿元,累计赔付金额近6000万元,其显著成效获得国务院扶贫办、地方政府和受助群众的高度认可。

在2019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拿到大奖后,中国太保集团董事长孔庆伟对媒体表示,开发“防贫保”的初心,就是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国家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中国太保创建商业防贫保险“防贫保”,有效解决了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边脱边返、边扶边增”的扶贫难题。

据介绍,中国太保“防贫保”研究院(武汉)在湖北通城县正式设立,后续将有针对性地定制符合各地实际、凸显太保特色的防贫保障方案,力争到2022年底实现“防贫保”覆盖全国1000个县区的“千县计划”,让“脱贫不返贫”的长效保障惠及更多临贫、易贫人群。同时,将积极探索“防贫保”与农业保险、产业扶贫的深度融合,变“输血”为“造血”,夯实稳定脱贫的基础,释放出更为长久的精准扶贫民生红利。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