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银行公司治理的“制度之困”

发布时间:2020-01-17 08:21:27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赵泽轩

“三会一层”制度在银行公司治理中,是管战略、管长远、管根本、管全局的,具有落实见效、标本兼治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具体实践看,“三会一层”一些制度建设执行遇到了一系列困惑,不仅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反而给银行公司治理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这些迫切要求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瞄准痛点、活血化瘀,实现制度管理价值目标最大化。

乱象变种

在公司治理中,银行领导者容易陷入一个思想误区,只要制定一个完美的制度,一切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久而久之,制度包打天下、包治百病的依赖心理悄然滋生,最终导致制度神话、万能化。从表面上看,这是对制度高度重视,实际上却把制度虚化悬置于现实之上,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一旦在现实中遇到制度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无从下手、无所适从,结局只能是对制度丧失信心,陷入“制度无用”的悖论怪圈。

在公司治理中,政随人走是最为强势的传统风气,守正笃实抵不过喜新厌旧,久久为功远不及立竿见影。经常出现的现象是换一任领导变一个思路、改一套制度。新任领导中,有的急于踢好“头三脚”,一味追求所谓的声势和魄力,将原有制度改头换面、掐头去尾;有的乐于点旺“三把火”,一味追求所谓的权威和艺术,对制度一知半解、生搬硬套,搞一些改弦更张的变种。这些只能是公司治理更加混乱。

在公司治理中,最为人知的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监督权力运行。但在现实工作中,大多数“笼子”都是由权力拥有者自己设计和编织的,权力色彩浓厚,“权力之上、制度靠边”的现象屡见不鲜,“家长式”的霸道屡禁不止,“一言堂”的独裁习以为常,“拍脑门”的决策司空见惯,制度受到权力的挤压,失去了发挥的余地和生存空间。

当前,公司治理对标转型带来一系列冲击,公司治理面临重新定位、重新洗牌、重新分配,制度在公司治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制度的供给总量过剩,越来越多的制度繁密交织;另一方面,制度的供给极不合理,真正管用的制度少之又少,甚至有时还会无规可依、无章可循,两种现象折射出的是转型换挡期的制度焦虑。

用零敲碎打的制度进行约束,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只能是条块分割、于事无补。再加上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体系的制度与时俱增,看似具体全面,实则支离破碎,久而久之,不同条块之间的制度之间难免产生分歧和矛盾,而执行制度的人往往在分歧争执中放弃执行,最终制度只能功败垂成。

乱象治理

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相互统一、衔接配套,才能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才能发挥应有的实际作用。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必须树立系统思想、统筹意识,注重上下衔接,既“搭天线”,考虑上级的政策规定,搞清制度出台的背景、意义,又“接地气”,多深入基层调研,多倾听职工意见。注重左右衔接,打破相互之间的藩篱,放下彼此之间的成见,让密切协作代替各自为政,形成一整套切实管用的制度体系。注重前后衔接,避免一味地另起炉灶,把行之有效的制度传承下来,把过期过时的制度垃圾废止,真正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强化监督,是防止权力任性的基础,没有监督约受的制度,就好比挣脱笼子的权力“猛虎”,必然会以权谋私、滋生腐败,最终形成经济学上的“木桶效应”“破窗效应”。在公司治理中,一定要把制度关进笼子里,按照“制度实施一个不能少”的原则,敢于运用监督这件有力武器,依靠组织天眼高悬监督利剑,借助群众慧眼延伸监督视线,引入社会法眼拓展监督渠道,给制度戴上“紧箍咒”、设定“高压线”,实现制度环境的风清气正,让违反制度者“无机可乘”。

制度的最终目的是切实管用。一些制度之所以成为摆设,一个最重要原因是陷入了程序化的“魔咒”,认为只要定了制度就是走了程序,只要制度“多而全”就能发挥作用,务必充分认识到“制度不是拿来看的,而是拿来用的”,拧紧制度建设的思想“总开关”,系好制度建设的“第一颗扣子”,坚决避免虚晃一枪、虚以应付,特别是在制度执行中,一定要以“常刮风”扭转“一阵风”,防止随意化,真正让制度发挥作用、增强实效。

乱象问诊

当前,用制度管人管权已成为共识,人们纷纷期待制度“包打天下”,但现实情况并不如愿,制度不是万能,也不是灵丹妙药,药到病除。用制度治疗痼疾,需要“望闻问切”“把脉问诊”,才能“对症开方、妙手回春”。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务必牢固树立问题导向,采取抽丝剥茧、寻根索源的方法,明确病理,找准病灶,由外而内,由表及里,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毛病一个毛病地治疗,防止小病酿大病,大病成大祸。

在公司治理制度执行中,因为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旦遇到权力施压、人情角逐、金钱诱惑,就走形变味,成了中看不中用“装饰品”。防止制度软弱失效,就必须在制度落实中,把刚性约束摆在上面,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一个标尺量到底,不搞因人施治,不能任人摆布,保持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

(作者单位:河南西峡农商银行)


银行公司治理的“制度之困”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1-17

□赵泽轩

“三会一层”制度在银行公司治理中,是管战略、管长远、管根本、管全局的,具有落实见效、标本兼治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具体实践看,“三会一层”一些制度建设执行遇到了一系列困惑,不仅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反而给银行公司治理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这些迫切要求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瞄准痛点、活血化瘀,实现制度管理价值目标最大化。

乱象变种

在公司治理中,银行领导者容易陷入一个思想误区,只要制定一个完美的制度,一切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久而久之,制度包打天下、包治百病的依赖心理悄然滋生,最终导致制度神话、万能化。从表面上看,这是对制度高度重视,实际上却把制度虚化悬置于现实之上,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一旦在现实中遇到制度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无从下手、无所适从,结局只能是对制度丧失信心,陷入“制度无用”的悖论怪圈。

在公司治理中,政随人走是最为强势的传统风气,守正笃实抵不过喜新厌旧,久久为功远不及立竿见影。经常出现的现象是换一任领导变一个思路、改一套制度。新任领导中,有的急于踢好“头三脚”,一味追求所谓的声势和魄力,将原有制度改头换面、掐头去尾;有的乐于点旺“三把火”,一味追求所谓的权威和艺术,对制度一知半解、生搬硬套,搞一些改弦更张的变种。这些只能是公司治理更加混乱。

在公司治理中,最为人知的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监督权力运行。但在现实工作中,大多数“笼子”都是由权力拥有者自己设计和编织的,权力色彩浓厚,“权力之上、制度靠边”的现象屡见不鲜,“家长式”的霸道屡禁不止,“一言堂”的独裁习以为常,“拍脑门”的决策司空见惯,制度受到权力的挤压,失去了发挥的余地和生存空间。

当前,公司治理对标转型带来一系列冲击,公司治理面临重新定位、重新洗牌、重新分配,制度在公司治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制度的供给总量过剩,越来越多的制度繁密交织;另一方面,制度的供给极不合理,真正管用的制度少之又少,甚至有时还会无规可依、无章可循,两种现象折射出的是转型换挡期的制度焦虑。

用零敲碎打的制度进行约束,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只能是条块分割、于事无补。再加上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体系的制度与时俱增,看似具体全面,实则支离破碎,久而久之,不同条块之间的制度之间难免产生分歧和矛盾,而执行制度的人往往在分歧争执中放弃执行,最终制度只能功败垂成。

乱象治理

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相互统一、衔接配套,才能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才能发挥应有的实际作用。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必须树立系统思想、统筹意识,注重上下衔接,既“搭天线”,考虑上级的政策规定,搞清制度出台的背景、意义,又“接地气”,多深入基层调研,多倾听职工意见。注重左右衔接,打破相互之间的藩篱,放下彼此之间的成见,让密切协作代替各自为政,形成一整套切实管用的制度体系。注重前后衔接,避免一味地另起炉灶,把行之有效的制度传承下来,把过期过时的制度垃圾废止,真正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强化监督,是防止权力任性的基础,没有监督约受的制度,就好比挣脱笼子的权力“猛虎”,必然会以权谋私、滋生腐败,最终形成经济学上的“木桶效应”“破窗效应”。在公司治理中,一定要把制度关进笼子里,按照“制度实施一个不能少”的原则,敢于运用监督这件有力武器,依靠组织天眼高悬监督利剑,借助群众慧眼延伸监督视线,引入社会法眼拓展监督渠道,给制度戴上“紧箍咒”、设定“高压线”,实现制度环境的风清气正,让违反制度者“无机可乘”。

制度的最终目的是切实管用。一些制度之所以成为摆设,一个最重要原因是陷入了程序化的“魔咒”,认为只要定了制度就是走了程序,只要制度“多而全”就能发挥作用,务必充分认识到“制度不是拿来看的,而是拿来用的”,拧紧制度建设的思想“总开关”,系好制度建设的“第一颗扣子”,坚决避免虚晃一枪、虚以应付,特别是在制度执行中,一定要以“常刮风”扭转“一阵风”,防止随意化,真正让制度发挥作用、增强实效。

乱象问诊

当前,用制度管人管权已成为共识,人们纷纷期待制度“包打天下”,但现实情况并不如愿,制度不是万能,也不是灵丹妙药,药到病除。用制度治疗痼疾,需要“望闻问切”“把脉问诊”,才能“对症开方、妙手回春”。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务必牢固树立问题导向,采取抽丝剥茧、寻根索源的方法,明确病理,找准病灶,由外而内,由表及里,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毛病一个毛病地治疗,防止小病酿大病,大病成大祸。

在公司治理制度执行中,因为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旦遇到权力施压、人情角逐、金钱诱惑,就走形变味,成了中看不中用“装饰品”。防止制度软弱失效,就必须在制度落实中,把刚性约束摆在上面,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一个标尺量到底,不搞因人施治,不能任人摆布,保持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

(作者单位:河南西峡农商银行)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