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特斯拉进军保险业:一次科技驱动的跨界

发布时间:2020-02-24 11:07:26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李梦溪

近日,在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TESLA)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以下简称“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险将成为该公司的主要产品。

减少成本是初衷

特斯拉雄心勃勃进军保险业的步伐在2019年逐渐清晰。据了解,2019年4月,马斯克要以特斯拉品牌推出一款专为其汽车设计的保险产品,当年8月底,该产品已正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上线。

此前,特斯拉在澳大利亚等地率先开展了专属的汽车保险计划,与现有的保险公司开展相关合作,但现在特斯拉推出了自己的保险产品。据了解,对于那些有资格获得特斯拉保险的客户,该公司声称将提供比竞争对手低20%至30%的保费。

追求更低的保费——这确实是特斯拉公司进军保险业的动机之一。据了解,由于保险公司并没有多少关于电动汽车维修成本的历史信息,所以特斯拉汽车的保费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2018年的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S在25款保费最贵的车辆中排名榜首;201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特斯拉Model S平均每年的保费大约为3300美元。

特斯拉首席财务官扎克·科克霍恩(Zach Kirkhorn)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保险服务目前只在加州提供。下一步公司将考虑几个问题,一是如何将该业务拓展至更多区域,公司内部正在走相应的程序,为进入新市场合规审查做准备;二是努力调整加州的保费,这也需要监管方的许可,因为保险业本身就是监管非常严格的行业。”

马斯克补充道,目前保费占车价的比例太大,Model 3每月保费在400美元,而同样车型的加州车主,只要付100到200美元。

马斯克认为,如此高额的保费是因为保险公司不了解车主,也没有车主提供反馈的有效机制,而特斯拉具备这样的优势,可以实时了解这些基础数据。

核心科技是关键

对特斯拉来说,现阶段科技(即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确是其保险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特斯拉拥有来自所有驾驶员行为和车辆技术性能的实时数据,包括摄像头记录和传感器读数,因此可以准确地估计事故风险和维修成本;其提供的保险费也是通过汇总的匿名数据计算出来的。

未来,特斯拉可以推出更多的定制服务。例如,保险公司可使用远程黑匣子提供的服务,根据司机的实际驾驶情况提供更便宜的报价。每次发生事故,特斯拉都能立即获得导致事故发生的司机行为数据,并通过评估自动驾驶仪、稳定性控制、防盗系统和防弹钢板等技术降低风险。

技术也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特斯拉汽车安全报告》显示,2019年四季度,在特斯拉推出的核心技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参与的驾驶活动中,特斯拉汽车每行驶307万英里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在没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参与但有主动安全功能参与的驾驶活动中,每行驶210万英里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在没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和主动安全功能参与的驾驶活动中,每行驶164万英里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相比之下,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每47.9万英里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特斯拉车型从安全性来说显然更有保障,这也许是其定价模型中较低费率的原因之一。

产业融合是趋势

对马斯克来说,进军保险业是非常符合他思维逻辑的举动,既能够解决目前保费占比车价太高的短期问题,也符合整体公司战略。更何况,在这个大数据为王的时代,马斯克的战略会加速推动车险市场的变革。

此前,股神巴菲特曾评论特斯拉进军保险业的行为,尽管他认为汽车公司在这方面不会影响到保险业:“这不是颠覆性的重构,但的确会形成威胁。”

著名杂志《Fast Company》的Alex Zarifis撰文表示,在评估了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全球32家保险供应商后,他发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边缘计算都在重塑保险的定义。在任何情况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的自动化都对行业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例如,像VitalityLife和Bupa等寿险公司,鼓励客户使用可穿戴监控设备,为他们提供改善健康和避免事故的指导。

从汽车市场看,英国《金融时报》表示,虽然汽车制造商凭借自身资产负债承担保险风险的想法比较罕见,但允许车辆和保险一起购买的模式正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据了解,安联保险公司已经成立的部门——安联汽车(Allianz Automotive)正在探索和特斯拉类似的业务方式。该公司已与包括大众和雪铁龙在内的40家汽车制造商达成了协议,今年又与宝马在荷兰签署了一项协议。安联汽车市场管理和创新负责人马丁·霍夫(Martin Hoff)表示,汽车正变得更加智能和互联:“与汽车制造商合作以求掌握新技术并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产品,我们认为这么做很有价值。”


特斯拉进军保险业:一次科技驱动的跨界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2-24

□记者 李梦溪

近日,在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TESLA)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以下简称“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险将成为该公司的主要产品。

减少成本是初衷

特斯拉雄心勃勃进军保险业的步伐在2019年逐渐清晰。据了解,2019年4月,马斯克要以特斯拉品牌推出一款专为其汽车设计的保险产品,当年8月底,该产品已正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上线。

此前,特斯拉在澳大利亚等地率先开展了专属的汽车保险计划,与现有的保险公司开展相关合作,但现在特斯拉推出了自己的保险产品。据了解,对于那些有资格获得特斯拉保险的客户,该公司声称将提供比竞争对手低20%至30%的保费。

追求更低的保费——这确实是特斯拉公司进军保险业的动机之一。据了解,由于保险公司并没有多少关于电动汽车维修成本的历史信息,所以特斯拉汽车的保费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2018年的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S在25款保费最贵的车辆中排名榜首;201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特斯拉Model S平均每年的保费大约为3300美元。

特斯拉首席财务官扎克·科克霍恩(Zach Kirkhorn)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保险服务目前只在加州提供。下一步公司将考虑几个问题,一是如何将该业务拓展至更多区域,公司内部正在走相应的程序,为进入新市场合规审查做准备;二是努力调整加州的保费,这也需要监管方的许可,因为保险业本身就是监管非常严格的行业。”

马斯克补充道,目前保费占车价的比例太大,Model 3每月保费在400美元,而同样车型的加州车主,只要付100到200美元。

马斯克认为,如此高额的保费是因为保险公司不了解车主,也没有车主提供反馈的有效机制,而特斯拉具备这样的优势,可以实时了解这些基础数据。

核心科技是关键

对特斯拉来说,现阶段科技(即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确是其保险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特斯拉拥有来自所有驾驶员行为和车辆技术性能的实时数据,包括摄像头记录和传感器读数,因此可以准确地估计事故风险和维修成本;其提供的保险费也是通过汇总的匿名数据计算出来的。

未来,特斯拉可以推出更多的定制服务。例如,保险公司可使用远程黑匣子提供的服务,根据司机的实际驾驶情况提供更便宜的报价。每次发生事故,特斯拉都能立即获得导致事故发生的司机行为数据,并通过评估自动驾驶仪、稳定性控制、防盗系统和防弹钢板等技术降低风险。

技术也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特斯拉汽车安全报告》显示,2019年四季度,在特斯拉推出的核心技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参与的驾驶活动中,特斯拉汽车每行驶307万英里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在没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参与但有主动安全功能参与的驾驶活动中,每行驶210万英里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在没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和主动安全功能参与的驾驶活动中,每行驶164万英里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相比之下,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每47.9万英里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特斯拉车型从安全性来说显然更有保障,这也许是其定价模型中较低费率的原因之一。

产业融合是趋势

对马斯克来说,进军保险业是非常符合他思维逻辑的举动,既能够解决目前保费占比车价太高的短期问题,也符合整体公司战略。更何况,在这个大数据为王的时代,马斯克的战略会加速推动车险市场的变革。

此前,股神巴菲特曾评论特斯拉进军保险业的行为,尽管他认为汽车公司在这方面不会影响到保险业:“这不是颠覆性的重构,但的确会形成威胁。”

著名杂志《Fast Company》的Alex Zarifis撰文表示,在评估了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全球32家保险供应商后,他发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边缘计算都在重塑保险的定义。在任何情况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的自动化都对行业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例如,像VitalityLife和Bupa等寿险公司,鼓励客户使用可穿戴监控设备,为他们提供改善健康和避免事故的指导。

从汽车市场看,英国《金融时报》表示,虽然汽车制造商凭借自身资产负债承担保险风险的想法比较罕见,但允许车辆和保险一起购买的模式正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据了解,安联保险公司已经成立的部门——安联汽车(Allianz Automotive)正在探索和特斯拉类似的业务方式。该公司已与包括大众和雪铁龙在内的40家汽车制造商达成了协议,今年又与宝马在荷兰签署了一项协议。安联汽车市场管理和创新负责人马丁·霍夫(Martin Hoff)表示,汽车正变得更加智能和互联:“与汽车制造商合作以求掌握新技术并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产品,我们认为这么做很有价值。”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